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完善食品安全犯罪

行政法規完善食品安全犯罪

發布時間: 2022-05-23 15:28:51

①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麼責任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

公安機關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和監察機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一百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行政法規完善食品安全犯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七十八條公安機關對發現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經審查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立案偵查後認為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予以行政拘留的,應當及時作出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不需要予以行政拘留但依法應當追究其他行政責任的,應當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移送同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

第八十條發布未依法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食品檢驗信息,或者利用上述檢驗信息對食品、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等級評定,欺騙、誤導消費者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②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七條設定的違法情節嚴重情形有什麼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第六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至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二條以及本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情形: (一)違法行為涉及的產品貨值金額2萬元以上或者違法行為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 (二)造成食源性疾病並出現死亡病例,或者造成30人以上食源性疾病但未出現死亡病例; (三)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隱瞞真實情況; (四)拒絕、逃避監督檢查; (五)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後1年內又實施同一性質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或者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刑事處罰後又實施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對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處以罰款時,應當依法從重從嚴。

③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如下: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有兩個版本(1)現行版本----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十一屆)第九號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修訂 主席令第二十一號公布 ,將於2015年10月1日實施。

二、國務院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頒布日期:20090720 實施日期:20090720 頒布單位:國務院

三、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頒布日期:20130502 實施日期:20130504 頒布單位: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四、部委規章
1、《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070119 實施日期:20070501 頒布單位:商務部
2、《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090730 實施日期:20090730 頒布單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3、《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00304 實施日期:20100501 頒布單位:衛生部
4、《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01020 實施日期:20101201 頒布單位:衛生部
5、《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10913 實施日期:20120301 頒布單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6、《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
頒布日期:20141231 實施日期:20150201 頒布單位: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④ 《刑法修正案》關於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懲治有哪些內容

一、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較大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二)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後,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銷售失效、變質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為以假充真的產品提供製假生產技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服務業的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使用的產品屬於本法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的,依照本法對銷售者的處罰規定處罰。
《計量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製造、修理、銷售的計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傷亡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標准化法》第二十條、《標准化法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鍋爐、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擅自用於製造,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九條規定: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製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以及鍋爐清洗過程,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未經定點,擅自生產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容器等,觸犯刑律的,對責任人員依據危險物品肇事罪、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生產、銷售產品需要取得許可證照或者需要經過認證的,應當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產品,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者不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是指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人員重傷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一條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於本法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或者為以假充真的產品提供製假生產技術,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二條規定:服務業的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使用的產品屬於本法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的,依照本法對銷售者的處罰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家標準的建築和裝修材料,構成犯罪的,依照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三、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是指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標準的有害細菌的;
(二)含有可能導致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其他污染物的。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乳品質量安全國家標準的乳品,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四、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應予立案追訴。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四條規定: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在生鮮乳收購、乳製品生產過程中,加入非食品用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照。

五、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條,生產、銷售偽劣農葯、獸葯、化肥、種子罪是指生產假農葯、獸葯、化肥,銷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或者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冒充合格的農葯、獸葯、化肥、種子,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使生產遭受損失二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的情形。

六、詐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計量法》第二十八條、《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三條規定:製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計量器具,構成犯罪的,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以詐騙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是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偽造、盜用、倒賣強制檢定印、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棉花經營者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偽造、變造、冒用棉花質量憑證、標識、公證檢驗證書、公證檢驗標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違法接受並使用他人提供的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偽造、變造許可證證書、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八、非法經營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同種非法經營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進行同種非法經營行為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企業未依照本條例規定申請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擅自生產列入目錄產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壓力容器設計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三條規定:鍋爐、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以及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未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擅自用於製造,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維修或者日常維護保養,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移動式壓力容器或者氣瓶充裝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一條規定:未經核准,擅自從事本條例所規定的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型式試驗以及無損檢測等檢驗檢測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擅自開工生產危險化學品等,觸犯刑律的,對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危險物品肇事罪、非法經營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三條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生產、銷售產品需要取得許可證照或者需要經過認證的,應當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不按照法定條件、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生產、銷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產品,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生產經營者不再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繼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或者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照而未取得許可證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經許可生產食品添加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重大責任事故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重大責任事故罪是指工廠、礦山、林場、建築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工,由於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發生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的製造、安裝、改造以及壓力管道元件的製造活動,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七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維修或者日常維護保養,觸犯刑律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生特種設備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者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者逃匿的;
(二)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特種設備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九條規定: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事故發生,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條規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違反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責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奶畜養殖者、生鮮乳收購者、乳製品生產企業和銷售者在發生乳品質量安全事故後未報告、處置,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事故單位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進行處置、報告,毀滅有關證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二)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三)虛假證明文件虛構數額在一百萬元且占實際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在提供虛假證明文件過程中索取或者非法接受他人財物的;
2.兩年內因提供虛假證明文件,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的。
(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產品質量檢驗機構、認證機構偽造檢驗結果或者出具虛假證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計量法實施細則》第五十九條規定:計量檢定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檢定數據的;
(二)出具錯誤數據,給送檢一方造成損失的;
(三)違反計量檢定規程進行計量檢定的;
(四)使用未經考核合格的計量標准開展檢定的;
(五)未取得計量檢定證件執行計量檢定的。
《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認證結論,或者出具的認證結論嚴重失實,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嚴重失實,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棉花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未實施公證檢驗而編造、出具公證檢驗證書或者粘貼公證檢驗標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承擔發證產品檢驗工作的檢驗機構偽造檢驗結論或者出具虛假證明,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第十七條規定: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三條、第九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構成犯罪的,對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一、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承擔資產評估、驗資、驗證、會計、審計、法律服務等職責的中介組織的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出具的證明文件有重大失實,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給國家、公眾或者其他投資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認證認可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的認證結論,或者出具的認證結論嚴重失實,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三條規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出具虛假的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或者檢驗檢測結果、鑒定結論嚴重失實,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中介組織人員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二、妨害公務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履行職責的行為。
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產品質量法》第六十九條規定: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九十八條規定:特種設備的生產、使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拒不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的安全監察,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妨害公務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三、危險物品肇事罪
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危險物品肇事罪是指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由於過失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以刑事案件立案追訴: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傷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⑤ 關於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哪些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法規
《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503號)
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糧食流通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
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糧食收購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食鹽專營辦法
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
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

部門規章
商務部、財政部令2008年第9號《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生豬定點屠宰廠(場)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注銷程序管理規定》將於3月1日正式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
衛生部關於印發《食品衛生許可證管理辦法》的通知
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管理
出口食品質量管理
獸葯注冊辦法
獸葯產品批准文號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許可管理辦法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04)
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
集貿市場食品衛生管理規范
食鹽價格管理辦法
衛生行政執法文書規范
獸葯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
農業野生植物保護辦法

⑥ 食品安全法處罰條例99處罰條例136條

食品安全法處罰措施:
第九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食品安全法處罰條例共九十八條,處罰條例沒有136條。
而《食品安全法》第136條規定:「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當前,由於與《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的法規和規章等還沒有出台,在查處食品經營企業時,對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由於該條對「免於處罰」的條件規定過於籠統,沒有細化免除的標准,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導致執法人員對此類案件查處的困惑,為防止復議撤訴或訴訟敗訴追責,杜絕濫用自由裁量權而造成涉嫌失職瀆職犯罪,對《食品安全法》第136條的正確適用和准確把握提出探討性意見,以求形成對此類案件依法處理的共識,規避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涉嫌犯罪的風險。以上供參考。

⑦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麼責任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和監察機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是有可能構成犯罪行為的,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食品衛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國家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頒布了一系列關於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建立起對食品衛生的管理制度。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就是對這一制度的侵犯;同時,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無疑會對消費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因而,這種行為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公安機關在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依法應當追究行政責任的,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和監察機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處理。公安機關商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提供檢驗結論、認定意見以及對涉案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等協助的,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提供,予以協助。
第一百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 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⑧ 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含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嗎

包含的,只要是現行有效的。

⑨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麼責任

違反食品安全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二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發現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移送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立案偵查。

第一百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行政法規完善食品安全犯罪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實施細則》中規定:

第六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至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百三十二條以及本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情形:

第五點 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行政處罰後1年內又實施同一性質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或者因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受到刑事處罰後又實施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第七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對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的違法情形且情節嚴重,可能需要行政拘留的,應當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移送同級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需要補充材料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及時提供。公安機關經審查認為不符合行政拘留條件的,應當及時將案件及有關材料退回移送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

熱點內容
北京勞動法病假 發布:2025-02-04 20:26:20 瀏覽:373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