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教案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教案

發布時間: 2022-05-23 23:50:02

⑴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這是練習題呢還是真事呢?如果是真事,時效性已過。
如果是練習題:答案是,設計院版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權《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國發[1981]36號, 第三條職工探親假期: (一)職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給予一方探親假一次,假期為三十天。 第六條職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
由此可知,李某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訴,當李某拿到紀律處分,或者是當月工資條(證明扣工資)起,60天內向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

⑵ 勞動法中得勞動關系有哪些具體內容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在工作事件、休息時間、勞動報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勞動紀律及獎懲、勞動保護、職業培訓等方面形成的關系。 2、此外,與勞動關系密不可分的關系還包括勞動行政部門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在勞動就業、勞動爭議以及社會保險等方面的關系。 3、工會與用人單位、職工之間因履行工會的職責和職權,代表和維持職工合法權益而發生的關系等等。 正確處理企業勞動關系,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兼顧各方利益原則。 2、協商為主的解決原則。 3、以法律為准則。 4、勞動爭議預防為主。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改善內部勞資關系: 1、立法。 2、發揮工會及黨組織的作用。 3、培訓主管人員。 4、提高職工的工作生活質量。 5、職工參與民主管理。 相關閱讀: 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勞動法》中所規范的勞動關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法律特徵: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更多] 勞動關系的具體含義? 勞動關系的具體含義? 勞動關系又稱為勞資關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對勞動關系作了明確的界定,是指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關系。《勞動法》從法律的角度確立和規范勞動關系,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

⑶ 試述勞動關系和勞動法律關系的聯系與區別。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關系。其主體是確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必然是勞動者。遇有個體工商戶雇請幫工的情形,則個體工商戶屬於用人單位的范疇。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內容包括七項必備條款和雙方自主協商的約定條款。
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法律規范在調整勞動關系過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關系。勞動法律關系是勞動關系在法律上的表現,是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符合勞動法律規范、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關系。

⑷ 勞動關系和勞動法律關系的區別

就廣義而言,勞動關系是指人們在參加社會勞動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也稱為「社會勞動關系」。勞動法范疇里的勞動關系則是狹義上的勞動關系, 即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社會關系。從這個定義中不難看出,勞動關系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第一,勞動關系的當事人是特 定的,一方是用人單位,另一方是該用人單位的勞動者;第二,勞動關系與集體勞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基於集體勞動而產生的,這是由現代化大生產所決定的; 第三,勞動關系是基於職業的有償的勞動而發生的,否則不屬於勞動法范疇里的范疇。
勞動關系為勞動法律規范所調整而形成的勞動權利、義務關系,則稱為勞動法律關系。例如,實行勞動合同制以後,企業與職工依法用勞動合同的形式確定勞動關系,是一種比較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勞動法律關系屬於上層建築的范疇。總之,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律關系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分屬於兩個不同的范疇。
另外,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一種社會關系是勞資關系。在國際上多數國家為資本主義國家,是以私有經濟為基礎的,因此普遍將我們所說的勞動關系 稱為勞資關系。在我國目前以國有經濟形式為主、多種經濟形式並存的情況下,仍應稱勞動關系。勞資關系只是勞動關系的一種形式,存在於外商獨資企業和私營企業之中,這種勞資關系在現實中有增加的趨勢。

⑸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第六條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⑹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的案例分析

1、企業處理是正確的,因為根據《勞動法》第25條之規定,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回人單位規章制度答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王某連續曠工28天,嚴重違反了勞動紀律,企業完全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2、仲裁委員會不應接受企業變更退工理由的請求,因為根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41條第2款之規定,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出變更仲裁請求的,應另案處理。據估算,在本案中,企業提出變更退工理由時,舉證期限肯定已經屆滿了。
3、本案應首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或不願調解的,應當裁決駁回申請人(王某維持勞動關系)的仲裁請求,法律依據是前述的《勞動法》第25條。
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行政法由哪兩部分組成 發布:2025-02-04 19:15:17 瀏覽:543
經濟法期末測試卷 發布:2025-02-04 19:07:38 瀏覽:580
錦州法律咨詢在哪裡 發布:2025-02-04 19:05:12 瀏覽:509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