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99條
① 什麼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二審期間可以提起刑
一、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99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
二、二審期間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第一審期間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在第二審期間提起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可以在刑事判決、裁定生效後另行提起民事訴訟。
② 刑事附帶民事不支持死亡賠償金有何法律依據
刑事附帶民事不支持死亡賠償金的法律依據有兩個,一是刑事訴訟法第99條,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38條。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③ 新刑事訴訟法第99條所規定的物質損失包括醫療費和誤工費嗎
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承擔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等費用。
《刑事訴訟法》第99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
④ 刑訴法98條和99條關於釋放
刑訴法98條和99條沒有關於釋放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內容如下: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八條內容如下: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發現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有違法情況,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予以糾正,公安機關應當將糾正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⑤ 刑法1人以上是什麼意思,包含1人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 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
可以判斷:刑法一人以上包括一個人,即包括大於和等於一個人。
⑥ 遼寧省刑事訴訟法第99條
1、遼寧省抄沒有單獨的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是全國施行的、統一的。
2、此條法律規定的是有關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問題。
相關法條: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⑦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是指司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在解決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解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所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賠償問題而進行的訴訟活動。 刑事訴訟法第99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如果是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如下:
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於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三條被告人非法佔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第四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權利構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第五條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後,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⑧ 證據的三性
您好,證據的三性包括: 1、證據的合法性要求。1、證據必須由法定人員收集2、證據必須是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3、證據必須具有合法的種類。2、證據的關聯性要求。證據的關聯性要求納入訴訟過程的證據材料必須與案件事實有實質相關並對案件事實有證明作用。3、證據的客觀性要求。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的內容本身必須是客觀的。
證據的三性是哪三性?具體內容有哪些
無論是怎樣的證據,要想被法院採納的,都必須要滿足法律規定的三性。那麼大家知道證據的三性是哪三性嗎?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講,可能都不太清楚。下面就讓律圖小編為您做詳細解答吧。
(一)證據的合法性要求
依照《刑事訴訟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法律對證據合法性要求包括:
1、證據必須由法定人員收集。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收集證據的法定人員包括檢察人員、審判人員、當事人及其辯護人、代理人。非上述法定人員所收集的證據,法律不認為其具有證據能力。
2、證據必須是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我國《刑事訴訟法》對法定人員收集證據的程序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這些程序性規定涉及收集證據的方法、手段、步驟和途徑。有的是從積極方面予以規定,如《刑事訴訟法》第91條至95條規定了關於收集犯罪嫌疑人口供的具體方法、步驟;有的則是從消極方面予以規定,如《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
3、證據必須具有合法的種類。為了從形式上保障證據內容具有客觀性,我國法律對證據的種類作出了明確規定。依據《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刑事證據包括以下七種,即: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和視聽資料。
4、證據必須具備合法的來源。合法的來源是指證據的獲取途徑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法律對證據的來源作出了規定,包括提供證據的主體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而不能是其他人;法律還對各提供證據的主體作出了一定條件的限制。例如,對於證人證言,必須是由合格的證人作出。《刑事訴訟法》第48條規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這是對證人資格的法律要求。再如,對於鑒定結論,鑒定人必須經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對於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的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還必須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遇有法定迴避情形還應當迴避。這是對鑒定人提出的法律要求。
5、證據必須具備法定的形式。《刑事訴訟法》第95條和第99條分別規定偵查訊問(詢問)所得的被告人供述、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都應由訊問人和被訊問人簽名或蓋章,勘驗檢查筆錄應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鑒定結論應由鑒定人簽名;視聽資料應當附有製作者、製作時間、地點、對象、製作過程及設備有關情況的書面說明等,其目的是證明其來源出於合法的途徑。
此外,收集、調取的書證、物證應當是原件或原物。採用副本、復製件或拍攝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內容的錄像或照片應符合一定的條件:製作人不得少於二人;應當附有關於製作過程的文字說明及原件、原物存放何處的說明;由製作人簽名或蓋章。
6、證據必須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物證必須當庭出示,讓當事人辨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庭宣讀,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二)證據的關聯性要求
證據的關聯性要求納入訴訟過程的證據材料必須與案件事實有實質相關並對案件事實有證明作用。關聯性是證據三大特性之一。這說明證據必須與本案事實相關,否則對本案無實際意義,應予摒棄。換言之,原則上一切無關聯性的證據都應排除,這就是關聯性規則。證據的關聯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證據與案件事實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二是證明事實對案件事實有正面或反面的證明作用。」[1]
證據的關聯性可從下列幾方面理解:
其一,關聯性是證據的一種客觀屬性,即證據同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是客觀聯系而不是辦案人員的主觀想像和外部強加的聯系。
其二,證據的關聯性應具有實質性意義。即證據與案件的基本事實相關,在刑事案件中是指關系當事人是否犯罪、犯罪性質及罪責的輕重等。
其三,相關的形式或渠道多種多樣,包括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正面相關和反面相關、必然相關與偶然相關,肯定性相關與否定性相關,單因素相關以及重合相關等等。關聯性應達到一定程度,如果關聯性過於間接和十分微弱,此證據被視為不具有關聯性。
其四,關聯性的實質意義在於證明力,即有助於證明案件事實。與案件事實關聯程度的強弱直接影響到證據的證明力。如證人甲僅證明犯罪嫌疑人某段時間到過現場,而證人乙卻能具體證明某時某刻曾親眼目睹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過程。毫無疑問,後者與本案關聯更為緊密,其證明力較前者強。
(三)證據的客觀性要求
證據的客觀性具有以下幾層含義:
1、證據的客觀性首先是指證據形式的客觀性,指證據必須具備客觀存在的形式,能以某種方式為人們所感知。
2、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實,必須是對客觀存在的事實的反映,而不是一種假設或虛擬,更不是對事實的杜撰或捏造。證據的這個特性是獨立於人的意志以外,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的內容本身必須是客觀的。證據的客觀性除了要求證據是對客觀事實的反映以外,還要求證據的內容本身必須符合客觀發生過的實際情況,如書證上所反映的內容,必須符合客觀真相,必須是確有其事的。例如張三借給李四5萬元錢。這個內容必須符合客觀發生過的實際情況。如果張三客觀上沒有借給李四5萬元錢,那麼,就可以說這個證據不具有客觀性,是偽造的,是違背事物的本來面貌的。
4、證據的客觀性使案件事實的認定具有可靠性和說服力。在證據的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神示證據制度、法定證據制度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認識案件事實,但它是一種游離於案件事實的外在方法,與通過證據認定案件事實相比,具有主觀、武斷和片面的特點。而證據是一種以事實來證明事實的方法,與其他方法相比,它對案件事實的認定是最可靠、最具說服力的。
任何證據都有一定的來源,不論是控告、舉報、自首、坦白所提供的證據,還是通過勘驗、檢查、搜索、扣押或詢問、訊問所搜集的證據,各自都有確定的來源。證據的來源除必須合法外,還必須是客觀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證據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做到:
1、詢問證人、被害人,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應用原話記錄,以准確表達陳述人言詞的原意,對於陳述者陳述時的神態、語氣應反映出來,以客觀全面、准確地反映案件事實的本來面目,而不能斷章取義,甚至違背陳述者原意記錄。
2、在詢問證人、被害人,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時禁止誘導性詢問。誘導性提問對被詢(訊)問者起到暗示的作用,直接影響到他們所作供述、陳述、證言的真實性。
3、我們在收集書證、物證時,對書證不得塗改,對特定物的物證不得以同類物來代替,以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
4、要求證人所言是其親眼所見所聞,不是轉述他人所述,更不是道聽途說或主觀猜測。
需要明確一點是,證據的客觀性並不等於證據的真實性。某個證據具有客觀存在的形式,並不等於這個證據就是真實可靠的。某個證據的內容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也不等於這個證據的反映就是准確的和沒有任何誤差的。客觀性既是證據的採納標准之一,也是判斷證據真實可靠性的依據之一。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條,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針對證據證明力有無以及證明力大小進行質疑、說明與辯駁。
⑨ 刑事拘留意味著什麼最多拘留多長時間
被刑事拘留意味該人員與案件關聯較大。一般進行拘留時長是不能超過二個月的,除非有特別嚴重的情況,則可以延長一個月的拘留時間,但一般不能夠超過三十七天。
資料擴展:
一旦親屬被刑事拘留,就意味著親屬已經涉嫌犯罪,接下來需要走漫長的刑事案件程序。
刑事案件基本都要經過三個階段,即:公安機關的偵查階段、檢察院的審查起訴階段和法院的審理階段。刑事拘留發生在案件的偵查階段,法律規定最長是37天,在這三十七天之內如果沒能成功辦理取保候審;
接下來是逮捕階段,一般最長2個月,但是可以延長期限;然後案件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期限是一個半月,但是可以退回公安機關2次,一次以一個月為限;然後到法院審理階段,一般是三個月以內審理完畢,但是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與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可以再延長六個月。
第一,刑事拘留不同於行政拘留,刑事拘留一般要比行政拘留嚴重。
一般來講,行政拘留最長十五天,刑事拘留是刑事案件的一個階段,最長三十七天,以後還要經過漫長的刑事程序;行政拘留是羈押在拘留所,刑事拘留是羈押在看守所。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親屬羈押在看守所里,並且下發了《拘留通知書》,那你的親屬就已經涉嫌刑事犯罪,事情已經比較嚴重了。
第二,刑事拘留是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了五種刑事強制措施,分別是:拘傳、拘留、逮捕、取保候審和監室居住。刑事拘留是五種刑事強制措施的一種,是針對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犯罪嫌疑人採取的一種刑事措施,也同時刑刑事案件初始階段採取的強制措施。
第三,刑事拘留是刑事案件開始的標志,接下來是漫長的刑事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