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證據不足不予定罪的是第幾條

刑事訴訟法中證據不足不予定罪的是第幾條

發布時間: 2022-05-24 19:52:09

A. 刑法有一條是不是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 就算放了也不能定罪

是刑事訴訟法的規定。

第一百六十二條 【評議、判決】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B. 刑事案件中證據不足怎麼判

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能定罪判刑,法院會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證據是證明(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C. 犯罪嫌疑人認罪,證據不足案件如何定罪量刑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明確兩個問題,首先,認罪不等於口供,口供除包含認罪外還需要交代整個犯罪的詳細經過;其次,缺乏充足證據意味著有一定數量的證據但沒有能夠鎖定犯罪事實或者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據。

因此,結合法律規定,我認為一般來說,如果嫌疑人認罪但是對自己的供述並不完整清晰,且與查明的事實及證據無法相互印證,則從疑罪從無的原則上應判決無罪;如果嫌疑人認罪且供述清楚完整,與已查明的事實和證據相互應證,那麼應判決有罪。
嫌疑人承認犯罪,只是一種態度問題。可以作為法院量刑的依據,比如認罪態度較好等。但是,在偵查的過程中,偵查機關不能僅僅憑嫌疑人承認犯罪,就作為定案的依據。偵查機關應該核實相關證據,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才能移送起訴。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查證屬實」才是關鍵!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還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D. 證據不足的案件怎麼結

證據不足的案件,結案方式有三種:

1、公安機關立案後,經過初步調查取證發現證據不足的,公安機關將會不予立案或者撤銷立案,釋放被拘留的嫌疑人,終結法律程序。

2、證據嚴重不足的嫌疑人被

拘留的,檢察院將不會批准逮捕嫌疑人,嫌疑人將獲得取保候審。

3、移送起訴到法院的證據不足的案件,法院將依法作出無罪判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定: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E. 刑事案件的案件證據不足怎麼辦

刑事案件證據不足的處理:應當作無罪判決處。在刑事案件審判中,應當堅持罪行法定原則、疑罪從無的原則和證據裁判原則,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證據不足的,不能認定為犯罪並給予刑事處罰。所以,刑事案件中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作無罪處理。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F. 證據不足不予立案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1、案件已經經過了補充偵查。這是對案件已經經過補充偵查,仍作不起訴決定的時機控制,也是作該決定的程序條件。一般而言,未進一步收集證據就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2、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這是指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至於即使提起公訴,法院經過開庭審理,也很可能會宣告被告人無罪。人民檢察院對此種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G. 審理司法案件證據不足怎麼定罪

如果在審判時證據不足的,法院應當判決為無罪。同時,檢察院可以提起抗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也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
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後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並且答復請求人。

熱點內容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