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網路公告送達

民事訴訟法網路公告送達

發布時間: 2022-05-24 21:40:48

⑴ 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的規定

受送達人或者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法律分析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如果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如果受送達人是軍人的,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如果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受送達人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如果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⑵ 民事訴訟法公告送達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中的公告送達是用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經過法律規定的一定時間,即視為送達。在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下採用。將需要送達的訴訟文書張貼在人民法院布告欄內或公共場所,或者登報、廣播、在電視上播映。國內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針對的主體是下落不明的人或者採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情況,還需要經過六十日的公告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⑶ 公告送達的法律規定

公告送達是民事訴訟中的特殊規定,是一種特殊的送達形式,還有在其他的送達方式均不能送達時才可以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的規定,公告送達適用於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情況,或者是用其他方式都無法送達時,才可以採用公告送達,此時只要經過六十日就視為送達,並且需要在案卷中進行記載。
法律分析
1、法院送達文書具有多種方式,包括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等等,其中最為特殊的是公告送達,只有在很少數的情況下才可以適用公告送達。
2、公告送達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中,適用於以下的情況:(1)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無法送達的,或者(2)通過其他的方式,比如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託送達、郵寄送達等均無法送達的,只有以上兩種情況下才可以適用公告送達,只要是其他方式能夠送達的,都不可以適用公告送達。
2、適用公告送達的,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進行公告,也可以在受送達人的住所地進行公告,還可以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進行公告,方式有很多,以便利的為首選。
3、在期限上,公告滿六十日即視為文書已經送達。
4、使用公告送達方式的,必須在案卷中詳細記明採用公告送達的原因以及經過,以便充分保證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⑷ 民事訴訟法網路公告送達的優點是什麼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網路公告送達的優點:為法院拓寬公告的覆蓋面,提高公告作用創造了條件。大大拓寬信息的傳播面,也使得法院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網上公告提供了便利。為當事人節省了公告費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路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後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准。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採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

⑸ 有關公告送達的法律規定是什麼

公告送達是用公開宣告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經過法律規定的一定時間,即視為送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公告送達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或規則:
(1)法院採取公告送達,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法律對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
(2)公告送達起訴狀或上訴狀副本的,應當在公告中說明起訴或上訴的要點,受送達人答辯期限及逾期答辯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傳票的,應當說明出庭地點、時間及逾期不出庭的法律後果;公告送達判決書、裁決書的,應當說明裁判主要內容;裁判是第一審法院作出的,還應當說明上訴權利、上訴期限和上訴審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⑹ 民事訴訟公告送達期限是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 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⑺ 民事訴訟法公告送達期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二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⑻ 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的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的適用條件:
1、當事人向法院立案時,應該告知提供雙方當事人當前的詳細地址情況和聯絡方式;
2、送達時未找到被送達人或者郵寄送達訴訟文書被退回的,不可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宜直接採取公告送達;
3、被送達人下落不明要有證據材料證實。
被送達人下落不明應該有公安部門或其單位、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的證明材料予以證實,必要時要對被送達人的近親屬進行調查詢問,不能因為起訴人主張被送達人為下落不明而確定被送達人下落不明,採取公告送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五條
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
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熱點內容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
最新勞動法保胎怎麼發工資 發布:2025-02-04 14:12:58 瀏覽:161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