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二十三條
『壹』 有關新勞動法第二十三條
先引用法商網關於競業禁止的敘述是這樣的:
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准、支專付形式等屬未作約定,勞動者已經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雙方當事人由此發生爭議的,可按勞動爭議處理程序解決。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准及雙方約定的競業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應當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用人單位放棄對剩餘期限競業限制要求的,應當按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確認的標准支付已經履行部分的經濟補償金。
即本次新規定的競業期經濟補償金不再規定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底線,也不再規定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違約金的上限.主要是根據企業與員工的合同約定來看,而並不絕對就是按每月工資是多少來補償.即可高於每個月工資,也可低於每個月工資.沒有約定的,由勞動爭議部門再確定.
『貳』 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嗎
勞動合同終止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分終止情形而定。
勞動合同終止,在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從立法文義上可以明確說明,勞動合同期滿屬於自然終止,而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屬於事實終止。一般當事人約定的終止條件在實務上可以是: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的合同,而工作任務結束就產生了終止條件等。在民法上,這種屬於附條件的民事行為,當所附的條件成就時候行為就發生法律效力。
解除勞動合同這個從法理上屬於行為,即當事人單方或者協商一致下解除合同的行為。這個與自然終止或者附條件事實出現的情況不同。區別在於解除是當事人主觀意志決定的行為,而後者終止則是非主觀意志所能決定的法律事實。
勞動法上規定的「經濟補償金」這個概念,是指在勞動合同解除時,企業按照《勞動法》及其配套規章《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的規定,支付給職工一定數額的補償金。(見勞動部辦公廳關於終止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復函1996年11月14日)而勞動法上對於經濟補償金的規定也是依據解除勞動合同行為進行規定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勞動合同終止有六種情況: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不續簽或者降低勞動條件勞動者不續簽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本單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本人工資經濟補償金。其他情形合同終止的沒有經濟補償。
『叄』 關於勞動法第二十三條「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是必須的
不給經濟補償 保密協議生效 但是競業限制協議無效 勞動者可以內到相同或類似行業容工作
無法達成一致那就是不簽競業限制協議 如果你簽了協議就表明雙方對補償問題已近達成共識
保密協議不需要進行經濟補償 競業限制協議才需要經濟補償
『肆』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是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應該是可以的,不管是按月支付還是一次性支付,只要按約定足額回支付就可以。
公司一次性答支付經濟補償,從另一方面考慮是弊大於利,如果一次性支付完了,之後勞動者並未遵守競業限制的約定,公司雖然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但同時就要負舉證責任,舉證的難易不提,且事情到最後了想從勞動者手中拿到之前的支付的補償金,應該很不易吧,當然,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伍』 勞動法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工資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十章勞動爭議
第十一章監督檢查
第十二章法律責任
第十三章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主義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
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第十二條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十三條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第十四條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陸』 有關勞動法第23條!
千把塊不是錢呀,兄弟
我只能說,如果你認倒霉了,你就是個法盲
你去一個公司是千把專,再換屬一個公司還是一樣
反正我就是這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
扣30%的工資本來就不合法,如果是我,30%我都會追回
我們在外面打工的都不容易,窮的地方千把可是一年的收入
『柒』 合同到期終止屬於勞動法第幾條第幾款第幾項的規定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沒有分款和項
勞動法
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捌』 2015年新勞動法那一條規定55歲不能辭退
沒有規定55歲不能辭退。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或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8)勞動法第二十三條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