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勞動法工資發放

新勞動法工資發放

發布時間: 2022-05-25 18:02:17

⑴ 新勞動法規定多長時間能下發工資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一般一個月,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⑵ 勞動法工資發放規定及違法

勞動法中工資發放規定是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必須當月結清。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一、勞動法中工資發放規定是怎樣的
勞動法中工資發放規定是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必須當月結清。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工資支付的形式
工資作為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主要支付形式有:一種是以貨幣形式支付,極個別是以實物形式支付。一般來講,工資主要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勞動法》第五十條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五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其原因有三: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是價值尺度。
①它能准確衡量所有商品和勞務價值;
②它能更好反映勞動者個人實際支付勞動量與勞動報酬的關系,有利於寒現按勞分配;③它便於勞動者之間進行比較,有利於貫徹同工同酬原則。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擔負交換手段、支付手段的職能,在經濟生活中起媒介作用。以貨幣作為支付形式有利於充分實現勞動者的消費慾望。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3、以貨幣形式作為支付工資的基本形式,符合國際通行的做法。可以加強對工資分配的管理,使勞動者個人收人貨幣化、規范化。這將有利於清理各種工資性收人,提高收人分配透明度;加強對用人單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和財務監督,抑制工資外收人擴張。也有利於建立個人收人申報制度,強化個人所得稅調節收人分配的功能。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達成勞動關系,勞動者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自身的義務,那麼用人單位將按照規定支付勞動者工資薪酬,保障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並且用人單位不能拖欠勞動者工資,如果存在用人單位有拖欠工資的情況,那麼將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⑶ 新勞動法是否明確每個月的幾號發工資

並沒有規定企業會在每個月幾號發工資發工資的話是根據這個企業的規模來判定的,一般的這個企業會在每個月的7號到10號也有可能會在15號發工資。

⑷ 新勞動法是否規定工廠先簽完工資單再發工資

這個勞動法沒有具體規定,都是可以的。如果是打工資卡這事就好處理了,你可以先簽並回註明工資答打工資卡,這個可以防止簽字單位耍賴。如果是給現金,當場給也沒關系,簽完了不給,你給搶過來給撕掉。就怕讓你簽名,說明天給,那就不行,單位耍賴的話,你風險很大。

⑸ 勞動法新員工上班幾天有工資

法律分析:一般如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子啊合同中約定的是月薪,上班天數應當是每月22天,每天8小時,超過8小時以外的,應當算加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⑹ 勞動法有沒有關於薪資發放日期的具體固定,我們公司發放日為次月20號左右,是否合法

在前一個計薪周期結束後一個月內發放工資都是合法的,超過一個月就是違法的。

⑺ 勞動法規定每個月什麼時候發工資

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每個月工資的發放時間。但是每個月都是需要進行工資的發放,不得拖欠工資,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⑻ 農民工勞動法2021新規定

農民工工資支付擔保是指擔保人對業主或承包商支付民工工資義務的擔保。一旦業主或承包商違約,不能按時、足額支付民工工資,擔保人將代為支付(之後擔保人再向業主或承包商追償),以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民工工資擔保是一種防止民工工資的清欠和防欠的保障法以第三方擔保的形式來保障民工工資的正常發放,以及顧主破產情況下,可以優先權保護工人因其就業而產生的債權,以使工人能在非優先債權人獲得其份額之前,從破產僱主的資產中獲得償付。承包商通過本公司為其提供擔保,保證承包商按工程項目為單位辦理如期按時將工資支付給農民工。也可按建築承包企業為單位提供擔保,如果承包商沒有如期支付民工工資,將由擔保公司代為支付農民工工資。

、《勞動法》新規定工資是多少?

《勞動法》中並沒有明確工資標准,有針對工資的相關條款。《勞動法》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勞動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勞動報酬約定不明,《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也有明確的規定: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二、單位拖欠工資怎麼辦?

如果沒有理由就拖欠工資的,可以到勞動局進行反映和投訴用人單位。反映之後還沒有發工資的,可以通過先仲裁,後訴訟的方式來解決。

在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情況下,農民工要先和用人單位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則可以通過以下法律途徑來解決:

1、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

2、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3、通過訴訟途徑解決。

三、單位拖欠工資的法律後果是什麼?

1、用人單位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加發相當於工資報酬25%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50%以上100%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依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規定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綜上所述,員工入職提供勞動,就應當拿到工資,《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對工資都有相關條款。《勞動法》明確單位應當實行同工同酬,按勞分配,合理制訂工資水平,向員工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並且應當貨幣方式支付。

熱點內容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試題 發布:2025-02-04 08:49:15 瀏覽:279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