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獨有原則的是

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獨有原則的是

發布時間: 2022-05-25 19:20:35

A. 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有哪些

一、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包括包括哪些

(一)基本原則

民事訴訟的原則通常分為兩類:

1)共有原則,即與憲法、法院組織法、刑事訴訟法及行政訴訟法同時共有的原則。

2)民事訴訟法本身特有的原則

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主要有: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一律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不得因任何原因而限制任何當事人的權利或賦予其特權。

2、法院調解原則

法院調解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對能夠調解解決的案件,在當事人自願的前提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基礎商,可以促使當事人以協議的方式解決糾紛的准則。

3、同等原則與對等原則

同等原則,是指在我國人民法院起訴或應訴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或組織,同我國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一樣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具有同等的訴訟義務。

對等原則,是指如果一國法院對在其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我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訴訟權利給予限制的,我國的法院也可以對在我國法院進行民事訴訟的該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給予同樣限制。

4、辯論原則

辯論原則是指訴訟過程中,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都有權就案件所涉及的事實與法律問題,陳述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證明,相互反駁及辯論,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處分原則

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支配自己依法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二)基本制度(合議制度、迴避制、公開審判制度、兩審終審的制度)

1、合議制度

合議制度是指由3名以上呈單數的審判人員組成的審判組織,行使審判權,對案件審理裁判的制度(合議制)。

2、迴避制度

迴避制度是指審判人員或者與案件審理有關的法院其他人員,遇到法律規定的迴避情形時,應當退出審判活動的制度。

3、公開審判制度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的活動,除合議庭評議的程序外,原則上依法應當向當事人和社會公開的制度。

法律規定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有:

1)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

2)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離婚案件和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4、兩審終審的制度法律

兩審終審的制度是指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的制度。

二、刑事訴訟法特有的原則有哪些?

1、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2、審理刑事案件實行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

3、刑事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的原則;

4、保障刑事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訴訟權利的原則;

5、刑事審判實行陪審制度。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哪些特點?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法律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刑事訴訟和其他性質的訴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等,我們稱為一般原則。另一類是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基本原則,如: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等,即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一些具體的制度或原則,由於只適用於刑事訴訟的某一階段或僅適用於某一專門機關或訴訟參與人,解決具體的訴訟問題,因此不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如:兩審終審原則,上訴不加刑原則等。

4、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法律約束力。

三、如何理解人民法院獨立行使職權?

1、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大的監督,在此前提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2、檢察院上下級之間是領導和被領導關系,其獨立使檢察權體現於檢察系統的獨立。

3、法院上下級之間則是監督與被監督關系,其獨立使審判權在法院系統獨立前提下,主要體現於審級獨立。

杭州律師:網頁鏈接

4、我國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不同於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

B. 民事訴訟法獨有的原則是

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法院調解原則;處分原則;辯論原則;支持起訴原則

C. 我國民事訴訟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

(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

(2)同等與對等原則。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他國公民、組織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同等的訴訟義務。對等原則,是指一國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他國公民、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同樣限制的原則。

(3)法院調解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4)辯論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就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辯論,說明和論證自己主張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反駁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和主張。

(5)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處置自己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

(6)檢察監督原則,是指檢察機關有權對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施法律監督。

(7)支持起訴原則,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D. 下列哪些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2.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和制度

(l)調解原則。

調解是解決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在民事訴訟整個過程中,人民法院都可以主持調解。人民法院主持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和合法的原則,即調解的進行,應當是在雙方當事人願意調解的基礎上,調解程序應當合法,調解的協議也應合法。若調解未能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及時判決,不應久調不決。

(2)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依法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規定:「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3)支持起訴原則。

支持起訴是指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支持起訴的限於侵權行為而產生的糾紛。

(4)辯論原則。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的,參加者是當事人雙方及依法享有辯論權的訴訟代理人。辯論的內容,是案件事實及爭議的問題,包括案件實質性問題和程序性問題。辯論的形式,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辯論權的行使,貫穿於訴訟全過程,而不僅僅是限於辯論階段。人民法院應當保障雙方當事人充分行使辯論權,為當事人行使辯論權提供方便。人民法院應當重視辯論的作用,未在法庭L辯論和質證的證據,不得作為法院裁判的根據。

(5)財產保全。

財產保全的范圍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財產保全分為訴訟前保全和訴訟中保全。

訴訟前保全要求具備以下條件:①發生了財產權益爭議;③利害關系人申請並提供擔保;③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可能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

訴訟中保全要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①案件具有財產給付內容;②存在著由於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將來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能性。

財產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變賣、限制支取到期應得收益、限制實現到期債權等。

(6)先予執行。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①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②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③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其他案件。但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二是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7)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財產案件除交納受理費外,並按照規定交納其他訴訟費用。」訴訟費用實行「由敗訴方負擔」的原則,此外,依據不同的情況,還存在按比例負擔、人民法院決定負擔、原告負擔、協商負擔、自行負擔、申請人負擔、被申請人負擔等情形。

E. 民事訴訟法的原則

民事訴訟法的原則有:
1、當事人訴訟平等原則;
2、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3、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的原則;
4、辯論原則;
5、處分原則;
6、檢查監督原則;
7、支持起訴原則。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五條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F. 民事訴訟基本原則

民事訴訟基本原則包括如下:

1、當事人訴訟平等原則;

2、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3、法院調解自願和合法的原則;

4、辯論原則;

5、處分原則;

6、檢查監督原則;

7、支持起訴原則。

(6)不屬於民事訴訟法獨有原則的是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反應民事主體權益之爭,民事主體不論在實體上還是在程序上,都有依法處分其權利的自由。民事訴訟中的原告有權依法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

被告也有權處分其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正因為如此,民事訴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機制,訴訟中的和解制度和調解制度,對當事人處分其權利具有獨特地意義和作用。

G. 民事訴訟的5個原則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1、訴訟權利平等原則,是指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過程中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訴訟權利。2、同等與對等原則。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他國公民、組織享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同等的訴訟義務。對等原則,是指一國法院在民事訴訟中對他國公民、組織的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他國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同樣限制的原則。3、法院調解原則,《民事訴訟法》第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4、辯論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有權就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在法院的主持下進行辯論,說明和論證自己主張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反駁對方當事人的意見和主張。5、處分原則,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由處置自己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6、檢察監督原則,是指檢察機關有權對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實施法律監督。7、支持起訴原則,是指支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條 同等原則和對等原則 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在人民法院起訴、應訴,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

第六條 法院獨立審判原則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七條 法院審判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八條 當事人平等原則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 法院調解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十條 審判基本制度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十二條 辯論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三條 誠信原則和處分原則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十四條 檢察監督原則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十五條 支持起訴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H. 下列哪一項不是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解答,選擇D解析: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在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中,或者在重要的訴訟階段起指導作用的准則。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特定要求制定的基本原則,反映了民事訴訟法的特殊規律性,稱為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這里只闡述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 (一)當事人訴訟權利平等原則 (二)辯論原則 (三)自願與合法的調解原則回答完畢。

熱點內容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