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法未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

發布時間: 2022-05-26 00:55:19

① 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怎麼賠償

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一、勞動合同法未簽訂合同有什麼處罰?
1、雙倍工資的懲罰
如果用人單位超過1個月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還面臨一個信用風險,即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原達成口頭協議,不用簽訂勞動合同,但如果用人單位最終沒有滿足勞動者的一定的需求,勞動者可以隨時向勞動部門舉報,而要求支付兩倍工資,所以企業為了減少經營成本和風險也應簽訂勞動合同。
2、認定無固定期限合同關系成立
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超過一年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里需要注意的一個概念就是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曾經有人將不定期合同與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混淆,認為既然是無固定期限,則可以隨時通知終止合同,這是錯誤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在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錢可以在用人單位工作的長期合同,因此其也是有期限的,只是不便於統一而已;當然即使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也不是捧上鐵飯碗,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只是時間上是不雙方再約定,其他問題也是需要雙方約定的,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用人單位一樣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如果成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則如果勞動者不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情形,那麼用人單位便不能隨意解除合同,因此用人單位降低了勞動者的可選擇的性,對於用人單位來講便可能出現物可用之人或為發展另聘人才而閑置前任的情形,造成人員與資源的浪費。
二、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風險有哪些?
1、未簽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2、若簽了合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辭職需提前30日通知企業。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辭職可能會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沒簽合同,勞動者可隨時解除關系,不用承擔賠償責任。這樣一來企業對勞動者的約束力就變弱了。
3、未簽合同能引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成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對企業是不利的。
4、單位不能以試用不合格為由辭退職工。《勞動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簽了合同約定了試用期,企業就能在試用期內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隨時辭退職工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未簽合同就不存在試用期的問題,辭退職工就必須給付經濟補償金。
5、未簽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法律規定只要勞動關系存在,企業就應履行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若不履行,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綜上所述,如果用人單位超過1個月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則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兩倍的工資。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超過一年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② 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法的賠償問題

法律分析: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自用工之日起第二個月開始,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③ 公司沒有和員工簽定勞動合同可以隨時離職嗎

雖然單位沒有同你簽訂勞動合同,屬於違法,公司未簽合同員工是可以隨時辭職的,但前提也是必須要在通知了用人單位的情況之下才可以,但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在申請辭職的時候也可以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自己的所有賠償。
法律分析
雖然可以隨時離職,但仍應提前30天通知用人單位才能離職。同時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員工是可以隨時辭職的,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的員工可以隨時辭職的情形就包括,在入職之後公司遲遲不簽合同。但是,假如員工都已經在這種狀態下連續工作的時間有好幾年了,到辭職的時候才以不簽合同為由隨時辭職的話就顯得有些笨拙了。以不簽勞動合同為由隨時辭職的話最好是入職以後的一個月之內,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員工當即能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維權意識的話,公司也是不敢輕視的。如果員工當初默認公司不簽合同的做法,那辭職的時候最好還是按照公司的規定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④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沒有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也是受勞動法規范的保護的。
法律分析
因為勞動法相關規范保護的是勞動者,其認定標准在於是否與用人單位構成了勞動關系,而不在於雙方是否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只要認定了構成勞動關系,自然就是勞動法的保護對象。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違反規定的單位將受到行政處罰。沒有簽合同的員工應當及時向用人單位表明情況,盡快補簽勞動合同。我國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需要承擔一切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即使後續補簽了勞動合同,也無法免除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⑤ 公司不與員工簽勞動合同算不算違法

違法。企業不及時與職工訂立合同的後果是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甚至於直接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⑥ 不給工人簽訂勞動合同違反哪個法律

一、造成勞動者損害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如果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政府部門責令改正;如果造成了勞動者損害,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不簽署勞動合同而造成如未說明工作隱患、公司規定等情況員工損失的,則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二、未簽訂勞動合同應當支付雙倍工資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用人單位因為想要在勞動關系中讓自己佔得更多的利益,不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或者只是口頭約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資。

⑦ 用人單位不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違反勞動法了嗎

用人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勞動者入職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工資。

⑧ 用工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違法嗎

用工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是違法的,公司未與勞動者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隊投訴,並要求公司支付雙倍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分析
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除非當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餘正當理由,否則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首先,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實,如工資單,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⑨ 沒有和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現在他起訴我,怎麼處理

可以與對方進行協商,解決問題,無法協商解決的需要按照流程應訴,讓法院進行判決。一般法院在收到起訴狀並立案後會在規定時限內向被告送達起訴狀副本,這時被告就可以看到原告的起訴原因及相關訴求,如果不想進行訴訟可以私下協商解決,讓對方撤訴。協商不成的,被告需要按時遞交答辯狀,准備相關證據,按時參加開庭。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的雙方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受法律保護,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用人單位必須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不滿一年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並依法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如果對方實際在用人單位工作了,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職工可以收集存在勞動關在系的證據,到當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會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還是受到勞動法保護的,確認了勞動關系之後,再到法院起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職工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相關機構有權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熱點內容
商法之商 發布:2025-02-04 09:23:02 瀏覽:154
工商局合同科向群眾宣傳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09:09:19 瀏覽:363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試題 發布:2025-02-04 08:49:15 瀏覽:279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