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本休還休

勞動法本休還休

發布時間: 2022-05-26 01:34:59

1. 勞動法規定雙休還是單休

法律分析:沒有規定。勞動法只是對每周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進行了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 中國勞動法,我們員工是雙休嗎

《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結論:在每周至少讓員工休息一天,又不超過法定加班時間限制,又經過人社局審批的情況下,特殊工時制下的單休,是合法的。不一定是周六、日休息,一周內安排任意一天均可。

注意事項:企業安排勞動者在特殊工時制度崗位上工作的,應當事先與勞動者協商一致。

(2)勞動法本休還休擴展閱讀:

《勞動法》的顯示意義:

一、《勞動法》充滿了市場經濟的基因與活力

《勞動法》打破了企業的所有制界限,確立了勞動力資源市場配置的原則,建立了統一的勞動力市場規則,為勞動力這一重要的生產要素在價值規律作用下,按照市場規則自由流動打開了通行的閘門;

《勞動法》以劃定基本勞動標准條件為法律底線,所有企業統一執行;以平等自願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建立勞動關系,以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方法調整勞動關系,所有企業統一遵循;

建立一體化覆蓋所有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制度等規定,確立了所有企業和勞動者平等的市場主體資格和統一的勞動制度規則,確定了法定標准與契約自由相結合的勞動關系調控原則。

《勞動法》解決了市場經濟發展的制度瓶頸,遵循了市場化勞動關系發展的客觀規律,適應了以市場手段調整勞動關系的客觀需要,呈現了鮮明的市場特色,這也是《勞動法》的生命力所在。

《勞動法》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制度活力。

二、《勞動法》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公平與和諧

勞動法》開宗明義將「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作為立法基本宗旨,通過確立基本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程序,以及勞動監察、爭議處理和社會保險等制度,

全面規范企業用工行為,積極倡導正確的用工理念,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從而推動勞動關系的公平公正,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維護市場經濟的基本秩序。

正是《勞動法》的向勞動者「傾斜」,以及其確定的勞動標准條件和協調勞動關系的規則既符合國際勞工標準的要求,又符合中國發展的國情,才維持了「強資本、弱勞動」前提下傾斜性的勞動關系相對平衡穩定,

才使得市場經濟條件下充滿利益沖突的勞資雙方相對和平和諧,才保證了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績效的相對持續向好。《勞動法》為勞動者依法主張和維護權益,企業依法規范和管理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諧發展提供了依據和保障。

三、《勞動法》促進了勞動法治的建設與完善

《勞動法》作為基本法,旨在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則,其確立了向勞動者傾斜的基本原則,所有用人單位不分所有制統一適用的原則;確立了自主招工自由擇業,協商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協商民主審議,及時調整勞動關系的集體合同制度;

建立了工時、工資、休息休假、安全衛生等法定勞動基準,勞動監察制度,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和訴訟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等等。

這些原則、制度需要其他勞動法律法規加以細化和完善,也為後來制定《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法律法規、勞動規章奠定了基礎,保持協調統一;

為勞動關系雙方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監管、行政處罰,為執法機關依法審理、強制執行,即勞動立法、守法、執法、司法提供了遵循和依據,實現了勞動關系法治化。《勞動法》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勞動法是否規定本休停休算曠工

你好:抄
勞動法制定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勞動法是否規定本休停休算曠工?這個屬於企業內部管理事務,由公司自行制定。若企業規定有不合理之處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謝謝!!!

4. 勞動法員工休假制度(具體的各種休假制度)

全年日歷天數:365天
公休天數:全年52個周,每周休兩天,52*2=104天

法定節日:元旦1天
春節3天
五一節3天
國慶節3天 共10天

每月應工作天數=(365-104-10)/12≈20.92(天)

附:勞動法有關規定: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5. 法定節假日遇到我本休,是不是單位應該按勞動法付我3倍加班工資,再還我一天本休,補休一天

休息日加班的可以安排調休,但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應當支付加班費。

《勞動內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容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6. 勞動法關於綜合工時制如遇國定假本休是否有補休

綜合工時制國慶節安排工作應當支付加班費。
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勞部發[1997]271號)第五條規定,實行綜合工時制的,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國慶節放假期間工作,屬於法定假日的10月1——3日安排工作的,應當按照工資的300%支付工資報酬。
勞動部
《關於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
勞部發[1997]271號
五、經批准實施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在計算周期內若日(或周)的平均工作時間沒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但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工作超過8小時(或40小時),『超過』部分是否視為加點(或加班)且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依據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五條的規定,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採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7. 關於勞動法對職工休假的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第五條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8. 請問法定節假日中的本休應當償還嗎

法定節假日不存在本休的問題,如果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單位應當支付3倍日工資

9.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雙休日是單休還是雙休

強制規定了 每星期至少休息一天。 每月加班不能超過36小時。 也就是說可以單休~~~~~蛋是需要支付加班費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也就是說單休的要給200%的加班工資

10. 勞動法關於綜合工時制如遇國定假本休是否有補休

綜合計算工時制,如遇國定假日,分兩種情況:
一是國定假日剛好上班,視為國定假日加班,應支付300%的加班工資。
二是國定假日剛好輪休,視為休國定假日(帶薪假),本休未休,應調補休。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