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分錢什麼意思
『壹』 勞動法有規定當天走一分錢也拿不到
勞動法並 有規定勞動者當天走一分錢也拿不到的,但是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因為勞動者的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貳』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
法律分析:應當遵循按勞分配的選擇,實行同工同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叄』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區別分別在什麼情況下適用
區別: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額外的油費補貼不單獨作為賠償項目,符合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或者賠償金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
適用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剩餘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並辦理離職手續等;
2、用人單位不得拖欠勞動者工資,若存在拖欠,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3、勞動者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3)勞動法分錢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通過,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肆』 勞動法里有規定勞動分紅的比例嗎
沒有,都是股東自己約定或者按照公司章程
『伍』 勞動三分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1.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2.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企業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3.個人依託平台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第1、3兩項對應的是勞動關系和民事關系,分別由勞動法和民法調整,構成我國現行勞動法律框架,稱之為「勞動二分法」。而第2項「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是首次出現在我國規范性文件體系中,標志著我國勞動制度正式引入了第三種勞動形態,與之相關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具有填補「勞動法—民法」之間制度空白的意義,表徵著我國勞動法律框架向「勞動三分法」轉型。
法律依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一、規范用工,明確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一)指導和督促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積極履行用工責任,穩定勞動者隊伍。主動關心關愛勞動者,努力改善勞動條件,拓展職業發展空間,逐步提高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推動勞動者共享企業發展成果。(二)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以下簡稱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指導企業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企業與勞動者的權利義務。個人依託平台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等,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三)平台企業採取勞務派遣等合作用工方式組織勞動者完成平台工作的,應選擇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企業,並對其保障勞動者權益情況進行監督。平台企業採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的,依法履行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責任。對採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平台企業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陸』 勞動法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什麼原則實行什麼
法律分析:按勞分配原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職工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殘疾、區域等差別,只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即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這對於勞動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標准,特別是一些弱勢群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柒』 勞動法中公司倒閉工會的錢員工可以分嗎
公司倒閉工會的錢員工是不可以分的。關於工會經費的相關規定並在《勞動法》中,而是在《工會法》中有所規定。工會合並,其財產、經費歸合並後的工會所有;工會分立,其財產、經費由原工會合理分配;工會撤銷或者解散,其財產、經費由上級工會處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第六十條 工會財產、經費和國家撥給工會使用的不動產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和任意調撥。
工會合並、分立、撤銷、解散前,其財產、經費應當在上級工會的指導下進行審計。工會合並,其財產、經費歸合並後的工會所有;工會分立,其財產、經費由原工會合理分配;工會撤銷或者解散,其財產、經費由上級工會處置。
『捌』 我想知道關於勞動法工資21.75是什麼意思
關於勞動法工資21.75天是因為每周休息二天,每天正班工作時間是8小時,一個月一般四周,也就是休息8天,30減8等於22,因為是按年平均來的,所以2月份只有28天,所以就是21.75天是每個月的工作日數。
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玖』 勞動法明確規定,員工不論以什麼樣的形式離職,老闆沒有權力拖欠剋扣一分錢
勞動法規定的員工,不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離職,老闆沒有權利拖欠剋扣一分錢
『拾』 勞動法怎樣規定,緊急辭職,是不是一分錢都拿不到
《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因此,勞動者只要經用人單位同意,是可以緊急辭職的,而且還可以得到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金和一次性結清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