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簡轉普

民事訴訟法簡轉普

發布時間: 2022-05-26 12:57:08

A. 簡易轉普通程序的後果是什麼什麼情況簡易程序能轉為普通程序

簡易轉普通程序的後果: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後,按照普通程序要重新開庭審理,不能再轉為簡易程序。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的相關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但是,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並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計算。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簡易程序能轉為普通程序的情況:

一是當事人改變或增加訴訟請求,導致案情復雜化;

二是因當事人依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申請證人出庭等原因致使案件在3個月內難以審結;

三是無法直接或者留置送達應訴通知書,需公告送達;

四是雖然案件較為簡單,標的額不大,但代表一類案件,可能影響大量相同或類似案件審理;

五是案件較為簡單,但關繫到基本的生產生活,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1)民事訴訟法簡轉普擴展閱讀

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區別:

1、適用范圍不同:《民事訴訟法》一百五十七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由此可知,簡易程序只存在於民事訴訟案件一審過程中,且只適用於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的一審民事訴訟案件;並且,需要同時具備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等條件,才能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2、提起方式要求不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原則上原告必須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起訴狀,只有在原告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時,才可以口頭起訴。

3、審理人員組成不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應當依法組成合議庭,並且在合議庭人員確定後,3日內告知當事人。

4、審理過程要求不同:簡易程序是對普通程序的簡化,對於審理前的准備、法庭調查順序和法庭辯論順序等沒有普通程序那樣嚴格規定,可以用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如果是雙方同時到基層法院請求解決糾紛,甚至可以當即審理。

5、審理期限不同: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於審理期限的規定,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不同,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短,且不可以延長。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轉化:我國民事訴訟法律關於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轉化規定的是有條件單方向轉化,即: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無論是否發生了情況變化,不得改用簡易程序審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B. 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情形

法律分析:簡易程序應轉為普通程序的情形應把握實質要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C. 怎麼理解:民訴中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計算

即簡易程序審理所花費時間包括在轉化為普通程序後的審限內,可按照普通程序的審限計算,到裁判宣告之日或調解書送達之日為止,期限的一般長度為六個月,可延長的次數是兩次,延長的理由是特殊情況的存在,初次延長的批准主體是本院院長,再次延長的批准主體是上級法院,初次可延長時間是六個月,再次可延長的時間為三個月。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到期後,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審理期限。延長後的審理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六個月。人民法院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並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計算。

D. 簡易轉普通程序對原告好嗎

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結果是要重新開庭審理,原案件承辦人可以擔任合議庭成員。但對於原告來說,最終的訴訟結果更加合理,但增加了訴訟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司法實踐中,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當事人改變或增加訴訟請求,導致案情復雜化;

二是因當事人依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申請證人出庭等原因致使案件在3個月內難以審結;

三是無法直接或者留置送達應訴通知書,需公告送達;

四是雖然案件較為簡單,標的額不大,但代表一類案件,可能影響大量相同或類似案件審理;

五是案件較為簡單,但關繫到基本的生產生活,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除此之外,司法解釋還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就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法院認為異議成立的,應當將案件轉入普通程序審理,並將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以書面形式通知雙方當事人。 轉入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自法院立案的次日起開始計算。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三條 轉為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E. 民事案件簡易程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轉變成普通程序

法律分析:一是當事人改變或增加訴訟請求,導致案情復雜化;二是因當事人依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申請證人出庭等原因致使案件在3個月內難以審結;三是無法直接或者留置送達應訴通知書,需公告送達;四是雖然案件較為簡單,標的額不大,但代表一類案件,可能影響大量相同或類似案件審理,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所以,在此期間內不能審結的要轉為普通程序。

F. 法院將簡易程序轉普通程序,需要通知被告嗎

法院會通知被告。

G. 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意味著什麼

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意味著案件出現了特殊情況,結案時間要延長了。
《最高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到期後,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審理期限。延長後的審理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六個月。
人民fa院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並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第二百八十條 因當事人申請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提出反訴、追加當事人等,致使案件不符合小額訴訟案件條件的,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其他規定審理。

前款規定案件,應當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H. 民事案件簡易程序什麼情況下可以轉變成普通程序

簡單程序具有法定適用范圍。按照法律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爭議較小的簡單民事案件時,適用簡易程序,但下列情況之一的情況除外:
(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
二發回重審的;
(三)共同訴訟中一方或雙方當事人人數過多的;
(四)法律規定應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以及企業法人破產償還程序;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適合採用簡易程序審理。
實際上,簡易程序有擴大適用的趨勢,例如,有關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民商事案件,一般適用簡易程序,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參照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若干規定》第一條
第一條關於適用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審理民商事案件的意見
案件適用簡易程序,但當事人不同意應如何處理
按照有關司法解釋,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對簡易程序適用提出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並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一)異議成立的,應當將案件轉至普通程序審理,並將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及有關事項以書面形式通知雙方當事人;(二)異議不成立的,應口頭告知雙方當事人,並將上述內容記入記錄。從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轉入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
參照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若干規定》第十三條
三、法庭要花多長時間
如採用普通程序審理,審理期限為6個月;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同意,可延長6個月。如需延期,須報請上一級法院批准,可再延長3個月。因此,適用普通程序的初審案件的審理期限不得超過15個月。
參照法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I. 簡易轉普通程序的後果

簡易轉普通程序的後果包括要重新開庭審理和原案件承辦人可以擔任合議庭成員。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但是,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並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計算。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後,按照普通程序要重新開庭審理,不能再轉為簡易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熱點內容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
道德經第77章 發布:2025-02-04 05:58:04 瀏覽:946
民法典司法機關 發布:2025-02-04 05:51:44 瀏覽:963
道德和情理 發布:2025-02-04 05:48:43 瀏覽:743
常人方法學的創始人是 發布:2025-02-04 04:47:18 瀏覽:415
刑事訴訟法中案情重大的標准 發布:2025-02-04 04:39:23 瀏覽:498
法治頻道懺悔錄 發布:2025-02-04 04:37:05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