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中關於臨時工的規定
① 勞動法關於學生臨時工的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沒有臨時工的說法,只有合同期限長短的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② 新勞動法是不是規定了工廠不可以直招臨時工
工廠是可以直招臨時工。但是臨時工的工資要按照其崗位正式工的工資來計算,並需要按照規定簽訂勞動合同,違反勞動合同開除的,需要根據規定進行補償,未補償屬於違法行為。
法律分析
臨時工跟合同工一樣,都需要簽訂法律允許的勞動合同。臨時工合同注意事項:1、簽訂合同時,勞動者首先要弄清單位的基本情況,要判斷是否是合法企業,它的法人代表姓名、單位地址、電話要知道,這些信息可以通過上網查詢工商登記信息獲取,同時,要求將這些內容明確寫在合同中。2、勞動者要弄清崗位具體工作,並在合同中標明工作的內容和具體地點。3、勞動報酬要約定清楚,避免口頭約定。4、關於試用期的問題要特別注意。法律規定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僅約定試用期的合同是無效的,試用期結束就要求勞動者走人是違法;在試用期間,用人單位不得無理由解除勞動關系;除非勞動者不符合招聘條件,才能走人。5、勞動報酬的支付方式與支付時間要明確,是現金還是通過銀行支付到賬戶中。6、勞動者工作時間與工作條件要明確,有的勞動者為多掙錢,默認了企業要求嚴重超時的加班加點,這是違反勞動法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工資爭議案就是因此而起。7、社會保險約定。8、不要簽空白合同。9、有些合同約定了不合法的內容,如女職工不得結婚生育、因工負傷的「工傷自理」,要求勞動者簽訂生死契約等,這些條款在法律上無效,勞動者可以拒簽。10、勞動合同蓋章後,勞動者本人和用人單位要各保管一份。勞動合同是發生勞動爭議時,勞資雙方可出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憑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 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
③ 勞動法對臨時工的保障
《勞動法》沒有臨時工的概念。
《勞動法》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打破不同身份職回工界限答。按《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勞動合同,所有勞動者都是合同制職工,只有合同期限的不同,沒有正式工與臨時工的概念。在用人單位,所有勞動者都應同工同酬,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④ 勞動法有規定臨時工最長使用期限嗎
臨時工沒有期限的限定,用工時常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來確定。《勞動合同法》的修訂案針內對的是勞務派遣工,容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是指的這樣一種。
《勞動法》第二條中"勞動者" 其范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不要認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別,而在享受《勞動法》所賦予的權益上不能依法去爭取。
⑤ 勞動法對臨時用工是如何規定的臨時工有哪些權益
勞動法出台沒有明條規定正式、臨時區分之說,該法律適用所有參加勞動人群,臨時工只不過是某些單位的招聘方式,如果出現違反勞動法之規定,照樣遵照該法。
⑥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多長時間為臨時工
有,一般在一家公司做臨時工6個月以上的,單位就應該按照正式員工開對待了。社保審計的時候我遇到了。
⑦ 民法典對臨時工的規定
法律分析:我國民法典中沒有關於臨時工的規定,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企業或僱主僱傭臨時工作人員的,可以訂立口頭協議或勞動合同。但是不得約定試用期。臨時工的工資應當在終止用工是支付,且最長支付周期不得超過15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⑧ 勞動法臨時工休假規定
1.根據《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第一條回的規定:答「一、 關於是否還保留「臨時工」的提法問題。《勞動法》施行後,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於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名稱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如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有關的福利待遇,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區別。 」
根據上面的規定可知,在《勞動法》實施以後,「臨時工」的概念早就不復存在。因此你們領導的說法是欠妥的,你在身份上就是單位的職工。
2.你也當然有享受年休假的權利。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只要累計工作滿一年的職工,都依法享有至少每年5天的年休假。
3.如果你有應休而未休的年休假的,那麼單位應當在年休假期間支付300%的勞動報酬。
⑨ 勞動法對臨時工的規定
法律分析: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也與公司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給予每工作1年1個月的工資,用人單位應給予少於一年的年度經濟補償,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勞動者可以向所在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請求介入調查,或者直接申請仲裁,請求發包單位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後,不按照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還應當支付相當於經濟補償金額50%的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六十九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 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⑩ 勞動法對於臨時工最低工資標准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對於臨時工最低工資標準的規定有:最低工資標准,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標准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准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其中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法律依據】
《最低工資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補發所欠勞動者工資,並可責令其按所欠工資的1至5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