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發布時間: 2022-05-26 21:02:44

A. 刑事訴訟法中告知期限在三日內的包括哪些

1、《刑事訴訟法》第33條第2款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回日起三日以內答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2、《刑事訴訟法》第40條第2款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3、《刑事訴訟法》第69條第1款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4、《刑訴解釋》第42條人民法院受理自訴案件後三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同時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B. 僅憑犯罪嫌疑人自己的正常口供能否對其進行定罪如果其後來又翻供的,先前的口供還有沒有證據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單憑犯罪嫌疑人自己承認有罪的供述而沒回有其他答證據時,不能對犯罪嫌疑人定罪。如果其後來又翻供的,要認定先前的口供還有沒有證據效力要看法院是否採信,如果沒有其他證據一般採信的可能性較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判處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判處刑罰。

(2)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擴展閱讀

可以用於定案的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C. 調取證據通知書刑訴法多少條

法律分析: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有下列七種: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鑒定結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我國的司法部門在正確適用刑事訴訟法的過程當中,其實就應該能夠體會到現今的刑事訴訟法是強化證據裁判的這種觀念的,所有的訴訟活動都是依託於證據的展開跟推進才能夠揭露刑事犯罪行為的。因此只有調取的證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才能夠對犯罪嫌疑人定罪的。關於調取證據的規定主要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並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D. 第四十六條 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是的,法條的意思很明確,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內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因容此如果只有甲的供述,但沒有其他任何證據,比如一些證物或者證言,則不能只憑甲的供述就認定其有罪。必須根據甲的供述核實案件情況,找尋相關證據以佐證其供述,才可定罪。

E. 刑訴法的規定的近親屬

《刑訴法》近親屬的權利是可以不出庭作證或者舉報犯罪,以及申請法律援助、委託訴訟代理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刑事訴訟法中近親屬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有出庭佐證特免權。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後,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並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F. 公訴案件被害人與被告人共享的訴訟權利

法律分析:公訴案件被害人與被告人共享的訴訟權利有申請迴避權、參加法庭調查權、參加法庭辯論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