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77條

行政訴訟法77條

發布時間: 2022-05-27 01:24:36

1. 一審駁回起訴不當的案件,二審應如何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果經審理認定一審裁定駁回起訴錯誤,二審應如何裁定?我們在對這一問題的討論過程中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裁定撤銷一審裁定,指令原審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另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裁定指令原審法院立案審理,而應裁定發回重審。請問,哪一種意見正確? 裁定駁回起訴,是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的起訴後,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起訴不符合提起訴訟的法定條件,決定駁回原告起訴的一種結案方式。如果原告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原告的起訴,而一審裁定駁回起訴,屬於錯誤採取駁回起訴的方式結案。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果發現這一問題,應撤銷一審裁定,發回重審。因為,原審人民法院已經立過案,並且已審理了該案件,不需要再指定原審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基於上述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貫徹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7條第二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認為一審裁定有錯誤,應裁定撤銷一審裁定,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編者注]司法解釋規定, 行政相對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起訴的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如果二審法院認為一審法院裁定錯誤,在撤銷一審法院裁定的同時,應當如何對原告的起訴進行處理。《意見》第77條第2款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8條對《意見》第77條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內容上稍有變化。該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裁定確有錯誤,且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或者繼續審理。

2. 行政訴訟法急救

1,李某可向縣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訴,也可以向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起訴。因為根據行政訴訟法18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做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經復議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
2,以市公安局為被告。因為26條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具體行政行為的以復議機關為被告。
3,不得加重處罰。因為77條規定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減損原告權益。

3.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怎麼處理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77條第1款,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修改後的行政訴訟法擴大了變更判決的適用范圍,增加適用了行政處罰以外的、對款額的確定或認定確有錯誤的行政行為。這主要是指涉及金錢數量的確定和認定的除行政處罰外的其他行政行為。確定是由行政機關作出決定,如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社會保險待遇案件中,對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費、社會保險金的確定。認定主要是對客觀存在事實的肯定,如拖欠稅金的案件中,稅務機關對企業營業額的認定。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4. 我想知道如何記住三大訴訟法

三大訴訟法的比較
關於調解
1、民事訴訟中: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第八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民訴意見)第92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堅持不願調解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
結論:1)、調解在民事訴訟中是一項基本原則,在自願和合法的基礎上,只要案件性質適合調解,人民法院都可以進行調解;(注意是可以)
(2)對離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須首先進行調解.(應理解為應當)
2,刑事訴訟中:
(刑事訴訟法)第172條: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即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高法解釋)第96條 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除人民檢察院提起的以外,可以調解。調解應當在自願合法的基礎上進行。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審判人員應當及時製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197條 人民法院對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訴。

結論:

(1),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可以進行調解;但第三類案件除外(即檢察機關提起的)

(2),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但第三類案件除外(即公檢應立案而沒以立案的)

(3)對公訴案件,不適用調解.

3,行政訴訟中:

(行政訴訟法)

第50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第67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結論:

(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注意是可以,不是應當,也就是說也可以不適用調解)這一點與民訴中審理離婚案件不同。

申請恢復訴訟的期日

1、民事訴訟中:

民事訴訟法第76條: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

2,刑事訴訟中:

刑事訴訟法第80條:當事人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的5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前完成的訴訟動.

3、行政訴訟中:

行政訴訟法第40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

說法不同,意思是一個樣,注意只有刑訴是5天。

作出判決的期限

1、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一百七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後二十日以內審結。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是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3、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四十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近親屬的范圍

1、民事訴訟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刑事訴訟中:

刑事訴訟法第82條: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刑訴中的近親屬往往與辯護人的資格結合在一起。比如高院解釋中規定不得為辯護人的,除前三類人外,其餘的如果是近親屬與監護人是可以擔任辯護人的。因此,法官爺爺在不是孫子監護人的情況下,是不能擔任辯護人的;而法官爸爸就可以了,不管是否為現職的。

3、行政訴訟中:

行訴解釋第11條: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行政訴訟中規定得最廣。在提起國家賠償中要注意。

撤訴或按撤訴處理後能否再次起訴

1、民事訴訟中:

(1),民訴意見第144條:當事人撤訴或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六個月內又起訴的,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七)項的規定不予受理。

2、刑事訴訟中:

(1)公訴案件:(高院解釋)

第177條:在宣告判決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理由,並作出是否准許的裁定。

第117條:依照本解釋第一百七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定準許人民檢察院撤訴的案件,沒有新的事實、證據,人民檢察院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自訴案件:第188條: 對於自訴案件,人民法院經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起訴。(六)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

上述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之所以會有如此不同的規定(民訴中一般受理,刑訴中一般不受理),其根本在於民訴中當事人有相當大的訴權處分權。

3、行政訴訟中:(高院解釋)

(1),第36條: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准予撤訴的裁定確有錯誤,原告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通過審判監督程序撤銷原准予撤訴的裁定,重新對案件進行審理。

(2)第37條:原告未按規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經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在按撤訴處理後,原告在法定期限內再次起訴,並依法解決訴訟費預交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

小總結:

民訴中撤訴後再起訴的,法院一般受理。刑訴中和行政訴訟中一般不受理。不過,要記住三大訴訟法各有一個例外。

二審的審理范圍

■1,民事訴訟中:

民事訴訟法第151條,第二審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當事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

最高人民法院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35條:第二審案件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范圍進行,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但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除外。

2,刑事訴訟中:

刑事訴訟法第186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高法解釋第246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刑訴與民訴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刑訴是不受上訴或抗訴限制的全面審查,而民訴只是在一定的條件下不受上訴抗訴的限制進行全面審查。

3、行政訴訟中:

行訴解釋第67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

行政訴訟中也是全面審查,不過內涵不同,這里所謂的全面不僅包括對原審判決的全面審查,而且還包括對原具體行為合法性的審查。注意只是對合法性的審查,而不包括合理性。當然,也有一個例外,就是行政處罰明顯不當的!

再審的案件是否停止原裁判的執行

■1、民事訴訟中:

相關法條這里不再羅列了,請大家自己動手查一下

相關法條:民事訴訟法第183條,民訴意見第199、200條,民訴意見第206條

結論:

得看再審的原因(1),如果是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2)如果當事人做出的再審申請的,須人民法院審查,認為符合應當再審的情形的,應當在立案後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

2、刑事訴訟中:

高法解釋第307條:人民法院決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再審期間不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3、行政訴訟中:

行訴解釋第77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總結:1、刑事訴訟中再審是不須停止原裁判的執行的。

2、民訴中按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再審與行政訴訟中的再審,應當要停止原裁判的執行。

3、民訴中依當事人申請的再審,不一定引起原裁判的停止執行!

三大訴訟法中的強制措施不同

行訴:訓誡、責令具結悔過、罰款、拘留(訴法49條)

刑訴: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逋(刑訴法50、61條)

民訴:拘傳、訓誡、責令退出法庭、罰款、拘留(民訴法100、101條)

刑事訴訟法161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這是刑事訴訟中的司法拘留,不是刑事拘留。

5. 請問行訴法77條第二款第二句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我跟你打架被公安局抓了,同樣被罰款500元,我和你都不服,都覺得對自己處罰太重,對方的處罰太輕,兩個人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公安機關撤銷對自己的處罰,加重對對方的處罰。在這種情況下,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認定,可以同時加重,也可以只加重一方的。

6. 駁回起訴上訴狀怎麼寫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果經審理認定一審裁定駁回起訴錯誤,二審應如何裁定?我們在對這一問題的討論過程中有兩種不同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應裁定撤銷一審裁定,指令原審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另一種意見認為,不應裁定指令原審法院立案審理,而應裁定發回重審。請問,哪一種意見正確?
裁定駁回起訴,是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的起訴後,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起訴不符合提起訴訟的法定條件,決定駁回原告起訴的一種結案方式。如果原告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原告的起訴,而一審裁定駁回起訴,屬於錯誤採取駁回起訴的方式結案。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果發現這一問題,應撤銷一審裁定,發回重審。因為,原審人民法院已經立過案,並且已審理了該案件,不需要再指定原審人民法院立案審理。基於上述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貫徹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77條第二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的上訴案件,如認為一審裁定有錯誤,應裁定撤銷一審裁定,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編者注]司法解釋規定,
行政相對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起訴的裁定不服,可以依法向上一級法院提出上訴。如果二審法院認為一審法院裁定錯誤,在撤銷一審法院裁定的同時,應當如何對原告的起訴進行處理。《意見》第77條第2款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8條對《意見》第77條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內容上稍有變化。該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審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的裁定確有錯誤,且起訴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或者繼續審理。

7. 二零一五年五月七日通過的什麼首次對國家安全含義做出了界定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國家安全包括11個基本方面,即政治安全、領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確保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國防安全的要求,進一步確保了我國在不受外國侵略的同時,防止內部矛盾、發展經濟的目標。延伸資料:基本原則一、確立國家和民族崛起的基本目標。第二,採取綜合措施。第三,新安全觀包括主權安全、綜合安全和合作安全。國家享有主權,包括獨立、管轄、平等和自衛。國家綜合安全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信息安全。經濟安全是國家綜合安全的核心。軍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支柱。第四,解決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脫節的問題。第五,樹立獨立發展的理念,在「全球化」的條件下將自己定位為民族國家。參考:網路-國家安全
國家的基本利益。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個基本方面,即國家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延伸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年)第二條:「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其他重大國家利益相對處於無危險、無內外威脅的狀態,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國家安全處於一種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既沒有外部的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的混亂和疾病。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個基本方面,即國家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年)第二條:「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其他重大國家利益相對處於無危險、無內外威脅的狀態,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既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個基本方面,即國家安全、領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延伸資料:國家安全日國家安全教育日是為增強國民安全意識,維護國家安全而設立的節日。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的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關於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國家安全法》第77條明確規定了以下幾個方面:1。遵守憲法、法律和國家安全法規的有關規定;2.及時舉報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線索;3.如實提供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已知證據;4.為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條件或者其他協助的;5.向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和有關軍事機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協助;6.保守國家秘密;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此外,該條還明確規定,任何個人或者組織不得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不得向危害國家安全的個人或者組織提供任何經濟資助或者幫助。來源:網路-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利益,是一個國家沒有危險的客觀狀態,即國家沒有外部威脅和侵害,也沒有內部混亂和疾病的客觀狀態。當代國家安全包括11個基本方面,即政治安全、領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應當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分不得復議。其他人可以申請復議。可復議的行政行為主要是指具體行政行為,包括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等。一般不可訴行政行為主要包括:國家行為、抽象行政行為、內部人事管理行為、行政終審行為、刑事司法行為、行政機關調解仲裁行為、無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駁回當事人投訴的重復處理行為、對相對人權利義務無實際影響的行為。

8. 司法考試

從歷年的司法考試情況來看,通常不會出現讓考生直接比較三大訴訟法的考題,但是,許多考生在記憶和回答問題時,卻時常將三法之中的某些相似規定「相混淆」。為了提醒考生在復習時有意識地注意一下這些易混淆的知識點,以達到更精確地把握,我們特將這些東西拎出來,希望對大家的復習有所幫助。
一、關於調解

(一)民事訴訟中:

1 . 調解是一項基本原則,在自願和合法的基礎上,只要案件性質適合調解,人民法院都可以進行調解;

2.對離婚案件,人民法院必須首先進行調解。(民事訴訟法第8條、第85條,《高法意見》第92條)

(二)刑事訴訟中:

1.對附帶民事訴訟部分可以進行調解;

2.對前兩類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

3.對公訴案件和第三類自訴案件,不適用調解。(《刑事訴訟法》第172條、《高法解釋》第96條、第197條)

(三)行政訴訟中:

1.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2.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訴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行政訴訟法第50條、第67條)

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一)民事訴訟中: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如專利糾紛案件等。(《民訴法》第19條,《高法意見》第1條、第2條)

(二)刑事訴訟中:

1.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2.可能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20條)

(三)行政訴訟中:

1.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2.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3.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行政訴訟法》第14條)

三、地域管轄的確定原則

(一)民事訴訟中:

1.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例外規定;

2.民事訴訟中有大量的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民訴法》第22條至第34條,《高法意見》第6條至第32條)

(二)刑事訴訟中:

1.犯罪地法院管轄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轄為輔;

2.最初受理地法院審判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轄為輔。

3.刑事訴訟中也有一些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刑事訴訟法》第24條、第25條,《高法解釋》第5條至第14條)

(三)行政訴訟中: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管轄為一般原則;

2.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提起的訴訟,也可以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3.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行政訴訟法》第17條至第19條)

四、管轄權的轉移

(一)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把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訴訟法》第39條)

(二)刑事訴訟中:依法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級人民法院管轄。(《六部門規定》第5條)

(三)行政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行政訴訟法》第23條)

五、審判組織的人數

(一)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3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民事訴訟法》第40條、第41條)

(二)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除了須是單數外,還要求:對於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組成,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合議庭審判時應由三人至七人組成;對於第二審案件,合議庭應由三人至五人組成。《刑事訴訟法》第147條)

(三)行政訴訟中:組成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是3人以上的單數即可,沒有更具體的人數要求。(《行政訴訟法》第46條)

六、迴避申請的決定權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一)民事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員等非審判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民事訴訟法》第47條)

(二)刑事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等非審判人員的迴避,由法院院長決定。(《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31條,《六部門規定》第8條,《高法解釋》第32條)

(三)行政訴訟中: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非審判人員迴避,由審判長決定。(《行政訴訟法》第47條)

七、公開審理的情形

(一)民事訴訟中:

1.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2.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民事訴訟法》第120條)

(二)刑事訴訟中:

1 . 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案件,以及14歲以上不滿16歲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2.當事人提出的確屬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應當不公開審理;

3.16歲以上不滿18歲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刑事訴訟法》第152條、《高法解釋》第121條)

(三)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行政訴訟法》第45條)

注意: 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在不同的訴訟中,是應當不公開審理還是可以不公開審理。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八、申請恢復訴訟期間的時間

(一)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順延期限。(《民事訴訟法》第76條)

(二)刑事訴訟中:當事人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而耽誤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5日以內,可以申請繼續進行應當在期滿前完成的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80條)

(三)行政訴訟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行政訴訟法第40條)

九、近親屬的范圍

(一)民事法律中: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

(二)刑事訴訟中: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事訴訟法》第82條)

(三)行政訴訟中: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行政訴訟法解釋》第11條)

十、立案以及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期間

(一)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後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並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人。(民事訴訟法第113條)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二)刑事訴訟中:

1 . 公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刑事訴訟法》第151條)

2.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但法律及有關文件沒有規定向被告人送達起訴書副本的時間。

(《高法解釋》第191條)

(三)行政訴訟中:

1.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後,應當在7日內決定立案或者不予受理;

2.在7日內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應當先予受理;

3.受訴法院7日內既不立案,又不裁定不予受理的,起訴人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訴或者起訴;上一級法院對符合條件的案件,應當受理。

(《行政訴訟法》第42條、《行政訴訟法解釋》第32條)

十一、是否准許撤訴

(一)民事訴訟中:在宣判前,原告自願申請撤訴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許;不準許原告撤訴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民事訴訟法第131條)

(二)刑事訴訟中:

1) 公訴案件:在宣判前,人民檢察院要求撤回起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許;(《高法解釋》第177條)

2 ) 自訴案件:在宣判前,自訴人出於自願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刑事訴訟法》第172條,《高法解釋》第198條)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三)行政訴訟中:在宣判前,原告申訴撤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準許,也可以裁定不予准許;不準許原告撤訴的,可以在原告拒不到庭時作出缺席判決。(《行政訴訟法》第51條,《行政訴訟法解釋》第49條)

十二、撤訴或按撤訴處理後能否再次起訴

(一)民事訴訟中:

1 . 當事人撤訴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訴處理後,當事人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高法意見》第144條)

2.原告撤訴或者按撤訴處理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6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高法意見》第144條)

(二)刑事訴訟中:

1 . 公訴案件:人民法院裁定準許人民檢察院撤訴的公訴案件,沒有新的事實、證據,人民檢察院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高法解釋》第117條)

2.除因證據不足而撤訴的以外,自訴人撤訴後,就同一事實又告訴的,人民法院不應受理。(《高法解釋》第188條)

(三)行政訴訟中:

1.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訴訟法解釋》第36條)

2 . 原告未按規定的期限預交案件受理費,又不提出緩交、減交、免交申請,或者提出申請未獲批準的,按自動撤訴處理。在按撤訴處理後,原告在法定期限內再次起訴,並依法解決訴訟費預交問題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受理。(《行政訴訟法解釋》第37條)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十三、第一審程序的審理期限及批准延長

(一)民事訴訟中:

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民事訴訟法》第135條)

2.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民事訴訟法》第146條)

(二)刑事訴訟中:

1.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和被告人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審理期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刑事訴訟法》第168條,《高法解釋》第109條)

2.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未被羈押的自訴案件:審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3個月;(《高法解釋》第109條)

3.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為20日。(《刑事訴訟法》第178條)

(三)行政訴訟中:

1 .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訴訟法》第57條)

2.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行政訴訟法解釋》第82條)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十四、送達判決書的時間

(一)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宣判後10日內向當事人送達判決書。(《民事訴訟法》第134條)

(二)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5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第163條)

十五、上訴的期限和對上訴的限制

(一)民事訴訟中:

1.對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5日;

2.對第一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0日;

3 . 法律規定當事人只能對「不予受理、管轄權異議、駁回起訴(包括駁回破產申請)」三種特定的裁定提起上訴,對其他民事裁定不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141條、第147條,《高法意見》第252條)

(二)刑事訴訟中:

1.對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抗訴的期限為10日;

2.對第一審裁定不服提起上訴、抗訴的期限為5日:

3.法律沒有限制可以提起上訴、抗訴的刑事裁定的種類。(《刑事訴訟法》第180條、第181條)

(三)行政訴訟中:

1.對第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5日;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2.對第一審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期限為10日。

(《行政訴訟法》第58條)

十六、二審的審理范圍

(一)民事訴訟中:

1.第二審的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當事人沒有提出請求的,不予審查;

2.第一審判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侵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的,第二審的審理范圍可以不受上訴請求范圍的限制。(民訴法第15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第35條)

(二)刑事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刑事訴訟法》第186條,《高法解釋》第246條)

(三)行政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行政訴訟法解釋》第67條)

十七、二審的審理期限及批准延長

(一)民事訴訟中:

1.對判決上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2 . 對裁定上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沒有可以延長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59條)

(二)刑事訴訟中:

1.審理對判決上訴、抗訴和對裁定上訴、抗訴的案件,人民法院都應當在1個月內審結,至遲不得超過1個半月,有法定情形之一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1個月。(《刑事訴訟法》第196條)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2.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訴、抗訴案件,其延期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刑訴法第196條)

(三)行政訴訟中: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訴訟法》第60條)

十八、二審維持原判的形式

(一)民事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用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民事訴訟法》第153條)

(二)刑事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用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89條)

(三)行政訴訟中: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應當用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行政訴訟法》第61條)

十九、申請再審的期限

(一)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民事訴訟法》第182條)

(二)刑事訴訟中:法律對提起再審沒有期限的規定。但是,對於申訴,只有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人民法院通常才予以受理;但是,超過兩年提出申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 轉自學易網 www.studyez.com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三)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行政訴訟法解釋》第73條)

二十、決定再審的案件是否停止原裁判的執行

(一)民事訴訟中:

1.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民事訴訟法第183條,《高法意見》第199條、第200條)

2 . 人民法院認為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符合應當再審的情形的,應當在立案後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高法意見》第206條)

(二)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決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再審期間不停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高法解釋》第307條)

(三)行政訴訟中: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應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行政訴訟法解釋》第77條)

二十一、拘傳的適用條件

(一)民事訴訟中:

1.拘傳屬於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2.拘傳只能針對必須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是必須到庭的,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才能適用;

3.必須經過兩次傳票傳喚而被傳喚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才可以適用;

4.法律沒有規定拘傳可以持續的最長時間。(《民事訴訟法》第100條,《高法意見》第112條)

(二)刑事訴訟中:

1.拘傳屬於刑事強制措施;

2.公檢法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在必要時決定適用拘傳,不以經過傳喚為要件;

3. 一次拘傳持續的最長時間不得超過12個小時。(《刑事訴訟法》第50條、第92條,《高法解釋》第64條、第65條,《高檢規則》第32條、第34條)

(三)行政訴訟中:行政訴訟中沒有拘傳的規定。

資料提供:考渡網

祝:備考順利、司考成功!

9. 誰知道法院判決書應當送達訴訟代理人的法律規定的具體條款

《民事訴訟法》第77條到84條詳細規定了送達的程序,你可以詳細研究。
判決或者調解書,可以當庭簽字視為直接送達,也可以按上述程序送達,傳票、判決書及調解書等都是法律文書。

熱點內容
股權轉讓司法解釋 發布:2025-02-04 02:20:18 瀏覽:963
盜用qq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01:17:37 瀏覽:467
社會與法野人歸鄉記 發布:2025-02-04 00:44:52 瀏覽:82
經濟法聯系實際對社會的作用 發布:2025-02-03 23:45:19 瀏覽:988
河北省城鄉規劃條例2016 發布:2025-02-03 23:11:40 瀏覽:465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