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法和勞動法誰大
❶ 國法大還是家法大 兵役法大還是地方法規大
是國法大
但是山高皇帝遠
實際操作中是家法大
同理:地方法規大於兵役法
祝福你...
❷ 中國都有哪些法律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又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等。這是因為存在既非國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獨立的社會利益。有鑒於此,有人稱社會法是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法律。
公法、社會法與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不同。
(二)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
1.憲法。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反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樣的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一主要的、居於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外,憲法部門還包括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附屬的較低層次的法律。
2.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規定行政管理體制的規范,確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定行政機關活動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規范,規定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方面有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等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單行民事法律組成。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單行民事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單行的民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等。
4.商法。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商法作為法律部門的地位才為人們所認識。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從表現形式看,我國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但民法規定的有關民事關系的很多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通用於商法。從這一意義講,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適應國家宏觀經濟實行間接調控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法律部門。經濟法這一法律部門的表現形式包括有關企業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等;有財政、金融和稅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有關市場主體、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如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6.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這一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有關用工制度和勞動合同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職工參加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和辦法的法律法規等。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這一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包括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法主要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這一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屬於自然資源法方面的,有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屬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8.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一個基本的法律部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人關注的一種法律。刑法這一法律部門中,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文件是刑法,一些單行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也可能規定刑法規范(如文物保護法中有關文物犯罪的准用性條款的內容)。
9.訴訟法。訴訟法,又稱訴訟程序法,是有關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它從訴訟程序方面保證實體法的正確實施,保證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訴訟法這一法律部門中的主要規范性文件為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的內容也大體屬於這個法律部門。
❸ 中國法律總體分幾大類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主要分為十部分,分別是:
(一)憲法
憲法部門在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中,處於中心的、佔主導的地位。現行的憲法部門有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及1988年、1993年和1999年三次修憲通過的17條修正案。第二層面主要有包括以下憲法性的法律文件和規范:1、國家機關組織法;2、選舉法和代表法;3、國籍法;4、特別行政區基本法;5、民族區域自治法;6、公民基本權利法;7、法官法、檢察官法;8、立法法和授權法;9、其他附屬法律和規范性法律文件等。第三層面是有關憲法的解釋。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指有關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具體包括由國務院制定的有關一般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地方國家機關制定的有關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行政法部門不像憲法、民法、刑法一樣有一部法典,而是由許多單行的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構成。這是由行政管理活動的多樣性、復雜性及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廣泛性決定的。
(三)民法和婚姻家庭法
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財產關系的內容很廣,民法主要是調整商品經濟關系,包括財產所有權關系、商品流通關系、遺產繼承關系、知識產權關系等等,它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即橫向的經濟關系。其他經濟關系,如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國家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的管理等縱向的經濟關系,主要由經濟法或行政法調整。民法還調整屬於民事范圍的人身關系,如婚姻關系、名譽權、肖像權、生命健康權、法人的名稱權等。
(四)商法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法律關系和商業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同民法、經濟法的區別,主要在於它調整的是商事關系或者商事行為,即企業組織和商業活動。不屬於商業行為的,不予調整。
屬於商法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1、公司法;2、票據法;3、保險法;4、擔保法;5、期貨交易法;6、海商法;7、破產法;8、貿易法等。
(五)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民經濟運行中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所調整的是經濟領域中的縱向關系。
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和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泛指的經濟法是不同的。泛指的經濟法,包括一切有關經濟內容的經濟立法和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而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則主要是指那些國家在調整國民經濟管理活動中和各種經濟組織之間的活動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經濟法和民法、商法、行政法等法律部門之間有既往極為密切的聯系,由於其調整對象都是經濟關系,故有關的法律規范之間有所交叉,如經濟合同法,既可以適用於經濟合同,又可以適用於民事合同。
(六)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勞動法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由勞動關系產生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有:勞動合同的訂立與解除、集體勞動合同的簽訂與執行、法定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制度,勞動報酬、工資制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勞動保護與勞動安全衛生的規定,勞動保障和生活福利,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職工培訓、工會和職工自主管理,勞動爭議的處理,勞動法的監督與檢查制度,勞動爭議調解、仲裁、訴訟制度,等等。
(七)軍事法
軍事法是指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該法律部門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組成該法律部門的法律規范有以下三個層次:
1、由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兵役法、徵兵工作條例、現役軍官服役條例、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預備役軍官法、軍官軍銜條例、文職幹部暫行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
2、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制定的軍事法規;
3、由中央軍委各總部、國防科工委等單獨制定或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的軍事規章。即軍事法律、軍事法規、軍事規章。涉及軍事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國防法、兵役法等。像《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既可以屬於軍事法律部門,又屬於刑法部門。
(八)環境法
環境法是指調整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和自然資源、污染防治和其他公害方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該法律部門主要包括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兩大類。自然資源法主要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目前,我國有關自然資源方面的法律規范主要有: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水法、水土保護法、土地管理法、節約能源管理條例等等。環境保護法主要是指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規范主要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九)刑法
刑法是指有關犯罪與刑罰方面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個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律部門。採用的調整方法是最為嚴厲的制裁方式即刑罰的方法。該部門是以調整方法作為劃分法律部門的依據的。在我國,凡是以刑罰的方法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都屬於刑法部門。該部門最主要的法律規范是1997年通過的《刑法》,還包括一些散見於經濟法規、行政法規中關於追究刑事法律責任的規定等。
(十)訴訟程序法
訴訟程序法是指調整訴訟活動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訴訟法律部門還有第二層次的部門法。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仲裁法、監獄法等。
❹ 選舉法和勞動法哪個大
這兩個法沒有沖突的,一切的基本法都是以憲法為基礎的,所以最終解釋權歸憲法!
❺ 我想知道法律效力問題,是勞動法大還是公司法大,還有勞動合同法呢
你好,《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公司法》都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討論通過的,在效力等級上是平級的,只是適用不同的領域。
縱橫法律網 畢華寶律師
❻ 關於服兵役的法律沖突等細節問題
您好,看你的問題我給你一個一個的解釋:
1、按你的年齡明年可以應征入伍的,因數為法定為20為歲之前都可以針對學歷高些的可以到22周歲。你完全符合這個條件,但最重要的是在體檢因為徵兵體檢是項目比較多 就不一一祥說了 就和正常體檢差不多 內科 外科 五官 血液等等吧 !(還要脫光衣服跑步了 呵呵)
一般徵兵在8 9月份就開始了 到時會有宣傳的(街道辦 居委會)在體檢前半個月最好少喝酒和吸煙注意保養 註:必要時要找找人 送送禮以確保成功!最大年齡是23周歲以下(如果政策沒變的話!) 不過這幾年部隊相關政策會有調整 包括待遇 安置 考學等等 如果你想當兵 我給你如下建議!會有幫助!切身體會!
1 體檢前少或別抽煙喝酒(對體檢有影響 不過只要沒大毛病基本沒問題 實在不行花點錢)!思想上作好離家的准備! 2、 你如果沒離開過家的話 那麼新兵連頭一個月內會很想家(因為條件沒家裡好 又累 又緊張 還不適應這些會導致想家)解決辦法基本沒有,電話也不是能常常打到!多和戰友接觸吧同年兵很親近的!和班長嗎起碼表面要裝的老實點他們也許和你差不多大但都會很拽!(虛榮心的問題!) 身體方面會比在家是勞動強度大除了訓練還要洗鍋刷碗 洗衣服!訓練基本以隊列為主每天都是走路甚麼的很累的!最重要是要服從紀律!這是最大的問題 沒有在家自由!要有心理准備!頭三個月其實主要就是適應的問題啊!也就是從百姓向軍人轉變啊! 3 在部隊最重要是工作好!(如果在戰斗班就是指訓練 後勤班當然就是指作飯啊) 人緣也要好!(犯了錯誤也有人為你說話!) 其實最最重要是你別犯錯誤!!否則背個處分 就是你的污點啦!部隊容易犯錯誤 意識因為壓抑 二是因為很多在地方不算錯誤的事在部隊里就是很嚴重啦! 4 整天訓練專門處理突發事件以及重大人員警衛和活動值勤的! 其餘中隊的弟兄有負責看護水利工程和看守監獄的! 當然不同的軍兵種任務區別很大要看你具體當什麼兵 ! 5 伙食新兵連時不行!下了連還湊合!不過再好的飯菜老吃也夠了! 6 軍種沒好壞!每個軍種都有不同的工作崗位!只有地域和工作之分!而且這不是你能選擇的啊!要看你那地方當年是哪些部隊徵兵 除非你花錢調部隊!而且好壞是指什麼?如果是求舒服那麼去部隊機關 院校 醫院 總之勤務兵都不苦! 7 上網基本沒有除非節假日出去網吧(別相信新聞上說的 可以上網玩的連隊絕對不多!) 8 籃球是部隊最普遍的活動!每個連隊的院子都是球場!(看到牆上的五句話標語和籃球場那就絕對是到部隊了!)如果球打的好會被受重視的哦!呵呵 9部隊的前途!義務兵服役期是兩年 之後可以繼續留下轉為"士官"(每月有工資拿 一般部隊都有名額限制 也就是合同兵 三年為一期 之後正常退伍或者繼續簽三年)
想當官就難了 要不你很出色直接提干!或者很大的關系直接提干!考軍校這兩年都要不對戰士開放了(主要是多吸收地方大學生提高科技含量考慮)
入伍不同於工作,是沒有合同的,只是你不能在中途中私自要求離開部隊,除非是身體不適合在部隊繼續煅煉或是其實部隊認定不適合繼續呆在部隊的方可退伍,否則算是逃兵是要受起訴上軍事法庭受處罰的。但是審批手續方面非常復雜,現在無法一一說清。正常完全服兵役的是不需要付什麼責任的。
2、你的戶口及檔案會由部隊幫你調入部隊所在地,你無需要為此而做什麼,到時你的身份證的地址都是部隊的。如果離開部隊後你的身份證再部隊幫你轉出。只是戶口你憑戶口本去辦理就行了。
你的問題基本是這樣 如果滿意就列為最佳 有疑問可以繼續問我! 總之當兵時也許會後悔 退伍後絕對不後悔!!
滿意就最佳 不明白的歡迎繼續問!呵呵
❼ 軍隊受勞動法律約束嗎
按照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四總部發布施行的《軍隊公勤人員聘用管理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認真履行與非
現役公勤人員訂立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變更、終止、解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該規定第二十六條還規定:「用人單位與非現役公勤人員發生勞動爭議
的,應當及時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應當向上級後勤聯勤機關人事勞動主管部門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
仲裁。」雖然上述規定只適用於軍級以上單位的機關和非作戰部隊統稱用人單位在規定的編制員額內,向社會招聘從事公勤崗位工作人員這一特定范圍,但對於
其他軍事機關處理與地方聘用人員的勞資糾紛有一定的參照意義。
❽ 勞動法和工作人員條例哪個效力大
勞動法大。
勞動法是法律,屬於除憲法之外的第二位階。條例最高為行政法規,處於第三位階。
❾ 《勞動法》關於按規定服兵役的規定
按照《兵役法》、《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的有關規定,義務兵入伍前原是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退伍後原則上回原單位復工復職。在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對應征入伍的職工,仍應執行上述規定。同時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的規定,執行義務兵優待辦法。」可見,勞動者服兵役期間,單位不能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你也無須支付工資!!
❿ 兵役制度的兵役制度概說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建立以來實行的兵役制度,大體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從建軍之日起到建國初期的1955年,一直實行的是志願兵役制。自願參軍的人員,長期地在軍隊服務。
從1955年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第一部兵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這一時期,除個別單位保留了極少數的志願兵役制士兵外,全軍基本實行清一色的義務兵役制。兵役法規定的義務兵服役年限為:陸軍3年,空軍4年,海軍5年。1965年經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改為陸軍4年,空軍5年,海軍6年。196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決定改為陸軍2年,空軍3年,海軍4年。
從1978年起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制度。1978年3月7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討論批准了《關於兵役制問題的決定》。決定指出,為了加速我軍革命化、現代化建設,決定實行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根據部隊需要和本人自願,將部分義務兵改為志願兵,並對現行義務兵的服役年限作適當延長。從1978年起,義務兵服現役的時間又恢復了1955年的規定,服役年限分別為:陸軍部隊的戰士3年,空軍、海軍陸勤部隊和陸軍特種技術部隊的戰士4年,海軍艦艇部隊、陸軍船舶分隊的戰士5年。
兵役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主體的義務兵與志願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每位公民,都有依照法律服兵役的義務,超期服現役滿5年的義務兵,根據軍隊需要和本人自願可改為志願兵,繼續服現役;退出現役的士兵和軍官以及其他符合兵役條件的公民,在規定的年齡內服預備役;民兵組織既是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又是預備役人員的基本組織形式。新的兵役法又將士兵的服役年限規定為陸軍3年,空軍、海軍4年。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案》(1998年12月29日發布實施)。新修訂的兵役法將陸、海、空軍義務兵服現役期限一律改為2年。取消了超期服役的規定。
兵役法的制定和修改1952年開始了擬制兵役法的准備工作。1953年3月23日,毛澤東主席正式簽署了中央軍事委員會命令,決定成立兵役法委員會,由聶榮臻任主任,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海軍、空軍、公安軍以及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的領導為委員,領導兵役法的起草工作。經過廣泛徵求意見,反復討論修改,於1954年12月擬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1954年12月16日,國務院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草案)》。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了第一部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修正案》(1998年12月29日發布實施)。兵役法修正案對《兵役法》11個條款進行了修改,新增加了3個條款。 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50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這一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根據這一決定作了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修改後的兵役法規定,在徵集期間,應征公民被徵集服現役,同時被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招收錄用或者聘用的,應當優先履行服兵役義務。應征公民是維持家庭生活唯一勞動力的,可以緩征。
根據修改後的兵役法,國家建立健全以扶持就業為主,自主就業、安排工作、退休、供養以及繼續完成學業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士兵退出現役安置制度。義務兵退出現役,按照國家規定發給退役金,由安置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接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可以發給經濟補助。
修改後的兵役法還規定,義務兵退出現役,報考公務員、應聘事業單位職位的,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錄用或者聘用。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有接收安置退出現役軍人的義務,在招收錄用工作人員或者聘用職工時,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招收錄用退出現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