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住證屬於行政法規
Ⅰ 請問中國哪條法律規定一定要辦暫住證哪條法律規定沒暫住證就要被拉去拘留
暫住證這個詞據說為深圳首創,是深圳移民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它讓初到深圳的外來人口擁有了暫時居住的權利和一個身份,這個詞語本身蘊涵著生活的不安定性。中國「打工博物館」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暫住證。後來暫住證制度在中國流傳開來,暫住證是特定時期的人口管理方式,目前中國不少地區已取消暫住證,由居住證代替。暫住證並沒有統一的全國性法規條例,只是由個地方省市出台具體管理辦法,據了解,武漢今年就准備取消《暫住證》制度,用居住證來代替。此前,全國已有10座城市出台了相關規定,用居住證代替暫住證。從目前已有的政策可見,與暫住證相比,持有居住證後,在醫療、教育、勞動保險、就業、社會保險等至少5個方面,外來人口將會逐步享受到與市民同等的待遇。 公安系統是無權對每有暫住證的暫住人口實施拘留的。
Ⅱ 暫住證有沒有違反《憲法》
《憲法》中沒有暫住證的相關規定,屬於行政法規,沒有違憲。
Ⅲ 唐山市暫住證條例
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997 文章錄入: admin
河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關於批准《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的決定
(1999年7月31日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
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決定,批准《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施行。
附:
唐山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
(1998年12月22日唐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1999年7月31日河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批准)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暫住人口管理,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暫住的公民以及一切留住、僱用暫住人口的單位和個人。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暫住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到本市以及本市跨縣(市、區)(路北區、路南區之間跨區暫住的除外)居住,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員。
第四條 市、縣(市、區)、農場、開發區公安機關負責本轄區內的暫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公安派出所負責暫住人口登記、發證和治安管理工作。
勞動、工商行政管理、衛生、計劃生育、民政、房產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暫住人口管理服務工作。
第五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暫住人口管理工作的領導,督促、指導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工作。
第六條 暫住人口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除公安機關可以依法收繳或者吊銷暫住證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暫住證和其他身份證件。
第二章 登記和發證
第七條 對暫住人口分別實行申報暫住戶口登記和申領暫住證管理。
第八條 年滿十六周歲、擬在暫住地居住一個月以上、從事勞務或者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在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的同時,應當申領暫住證。
其他暫住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只申報暫住戶口登記或者旅客登記,不申領暫住證。
第九條 暫住人員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應當提交以下證件或者證明材料:
(一)居民身份證或者戶籍所在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公安機關出具的身份證明;
(二)成年暫住人員應當提交原居住地出具並經暫住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部門查驗有效的《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三)從事務工、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還應當提供戶籍所在地鄉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外出人員就業證明。
第十條 暫住人員按照以下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一)暫住在居(村)民家中的,由戶主或者委託其成年家屬,持戶口簿同暫住人一起到暫住地居(村)民委員會辦理暫住戶口登記,從事勞務或者經營性活動的暫住人員,同時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領暫住證;
(二)居住在機關、團體、駐唐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的暫住人員,由留住單位統一登記造冊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1] [2] [3] [4] 下一頁
Ⅳ 居住證和暫住證有什麼區別
居住證和暫住證在申領條件、證件有效期以及持證人所享福利等方面有區別。下面北京市為例,具體如下:
一、申領條件不同
(1)暫住證申領條件
凡從本市行政區域以外來京暫住人員,均應向暫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
其中十六周歲以上(含十六歲)暫住期擬超過三個月的,必須申領《暫住證》。
(2)居住證申領條件
在京有穩定就業,是指未來可能在本市就業 6 個月以上;
在京有穩定住所,是指擁有未來可以在本市居住 6 個月以上的住所;
在京連續就讀(指在本市中、小學取得學籍的就讀以及在本市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和具有研究生培養資格的科研機構取得學籍並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就讀)。
二、證件有效期不同
(1)《暫住證》有效期一般為半年,最長不超過一年,逾期作廢;
(2)居住證有效期限擬定分為臨時和長期兩種。臨時居住證有效期為半年;長期居住證有效期為二年。
三、持證人所享福利
(1)居住證是流動人口在本地居住的重要憑證,是享有 6 項基本公共服務、5 項便利、3 項權利的前置條件;
(2)具體福利類型見鏈接《北京居住證》福利禮包">《北京居住證》福利禮包。
(4)暫住證屬於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暫住證過期申領居住證方法:
為了方便群眾辦理居住證業務,如《暫住證》過期不超過30日,可以作為證明在京居住六個月的證件使用,並符合在京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領《居住證》。
此外關於畢業學生辦理居住證的問題,按照《北京市辦理暫住登記和居住證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來京人員在京居住6個月以上,並符合在京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領《居住證》。居住時間證明:持有已滿6個月且在有效期內的《居住登記卡》或《暫住證》。
Ⅳ 關於《暫住證》的相關法律規定
暫住證申領辦法
【頒布單位】 公安部 【頒布日期】 19950602 【實施日期】 19950602 【章名】 全文 第一條 為加強流動人口管理,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治安
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暫住證是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市區或者鄉、鎮,在其
他地區暫住的證明。 暫住人在暫住地辦理勞務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證照時應當出示居
民身份證和暫住證。 第三條 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擬在暫住地居住一個月以上年滿16
周歲的下列人員,在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的同時,應當申領暫住證: (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僱用的人員; (二)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築業、運輸業的人員; (三)從事商業、飲食業、修理業、服務業的人員; (四)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人員; (五)其他需要申領暫住證的人員。 第四條 探親、訪友、旅遊、就醫、出差等人員,按照規定申報暫住
戶口登記或者旅客登記,不申領暫住證。 第五條 申領暫住證須持暫住人的居民身份證,並按以下規定辦理: (一)暫住在居民家中的,由本人攜帶戶主的戶口簿到暫住地公安派
出所申領暫住證; (二)暫住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或者工地、工
場和水上船舶的,由單位或者僱主將暫住人員登記造冊,到暫住地公安派
出所申領暫住證; (三)暫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房主攜帶租賃合同,帶領其到暫住地公
安派出所申領暫住證。 第六條 暫住證為一人一證,有效期限最長為一年。暫住期滿需繼續
暫住的,應當在期滿前辦理延期或換領手續。 第七條 暫住證丟失的,應當到公安派出所辦理補領手續。 第八條 暫住證登記項目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常住戶口
所在地、居民身份證編號、暫住地址、暫住理由、有效期限等。 暫住證登記項目需要變更、更正的,應當到公安派出所辦理變更、更
正手續。 第九條 居(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立暫住人口管理站,聘用戶口
協管人員;居住暫住人口較多的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水
上船舶等,應當根據需要確定戶口協管人員。 暫住人口管理站和戶口協管人員接受公安機關的委託,協助做好暫住
人口的登記、發證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條 僱用暫住人口的單位和個人,應當督促暫住人申報暫住戶口
登記,申領暫住證,不得僱用未申領暫住證的暫住人。 第十一條 暫住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 (二)按照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 (三)遇有查驗暫住證時,應當主動出示,不得拒絕; (四)不得使用假暫住證或者借用他人的暫住證; (五)離開暫住地時,應當到當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注銷暫住手續,交
回暫住證。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買賣暫住證。 第十三條 暫住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除公安機關依照本規定可
以收繳或者吊銷暫住證以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扣押公民的暫住證和其
他身份證件。 第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情節輕重,由公安機
關予以處罰: (一)不按規定申報暫住戶口登記、申領暫住證,經公安機關通知拒
不改正的,對直接責任人或者暫住人處以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二)騙取、冒領、轉借、轉讓、買賣、偽造、變造暫住證的,收繳
暫住證,處以5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行為人有非法所得的,除沒收
非法所得外,處以非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 (三)僱用無暫住證人員或者扣押暫住證和其他身份證件的,對法定
代表人或者直接責任人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第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
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暫住人,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情節吊銷其暫住證。 第十六條 被處罰人對依照本辦法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
《行政復議條例》的有關規定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第十七條 公安派出所負責辦理申領、換領和補領暫住證的日常工作
。 第十八條 暫住證的式樣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制定
。領取暫住證應當交納證件工本費。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Ⅵ 居住證和暫住證的區別在哪呢
有以下幾點區別,可參見下表:
(6)暫住證屬於行政法規擴展閱讀
暫住證:
暫住證(Temporary Residence Permit )這個詞據說為深圳首創,是深圳移民文化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它讓初到深圳的外來人口擁有了暫時居住的權利和一個身份,這個詞語本身蘊涵著生活的不安定性。中國「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的第一件展品就是暫住證。
後來暫住證制度在中國流傳開來,暫住證是特定時期的人口管理方式,目前中國不少地區已取消暫住證,由居住證代替。目前仍推行暫住證制度的城市有北京,上海(臨時居住證)等城市,被譽為「外來打工者永遠的痛」。
2015年2月15日,國家《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實施。將扎實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取消暫住證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新的暫住證辦理條件還需要房管局備案。
居住證:
居住證是中國一些發達城市借鑒發達國家「綠卡」制度進行的嘗試,為中國制定技術移民辦法,最終形成中國國家「綠卡」制度積累了經驗。持有居住證者,可享受當地居民的待遇。
2014年1月,北京市出台規定,居住證制度將替代現行的暫住證。同年12月4日國務院法制辦就《居住證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規定,公民離開常住戶口所在地,到其他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穩定就業、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申領居住證。
自2016年1月1日起《居住證暫行條例》開始 施行。
Ⅶ 暫住證是怎麼回事,詳細點哈拜託各位了 3Q
暫住證 什麼是暫住證 本市對外地來京人員實行暫住登記和《暫住證》制度。《暫住證》是外地來京人員在本市臨時居住的合法身份證明;外地來京人員到達本市後,應在三日內到其暫住地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其中,年滿16周歲,在本市暫住時間擬超過一個月的或者擬在本市從事務工、經商等活動的外地來京人員,應當在辦理暫住登記的同時申領《暫住證》。 暫住證由誰辦理 暫住在本市居民或者農民戶內的人員,由戶主帶領或者由本人持戶主的戶口簿,向暫住地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暫住在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建築工地、工棚內的人員,由留住單位向暫住地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暫住在出租房內的人員,由房主帶領或者由本人持房主的戶口簿和《房屋租賃許可證》、《房屋租賃安全合格證》,向暫住地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申領《暫住證》。 暫住在賓館、飯店、招待所等旅館業單位的人員,由店方進行住宿登記;對其中應當申領《暫住證》的人員,由店方向公安機關申領《暫住證》。 暫住證需要隨身攜帶嗎 《暫住證》由外地來京人員隨身攜帶,以備公安人員查驗。 《暫住證》有效期最長為一年,逾期作廢。有效期將滿的,應當在期滿前十日內到暫住地派出所重新辦理《暫住證》。 外地來京人員在《暫住證》有效期內變更暫住地址的,應當持《暫住證》到原發證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並向新暫住地派出所辦理遷入登記。 外地來京人員離開本市,應當向暫住地派出所辦理注銷登記;已領取《暫住證》的,應當將《暫住證》交回派出所。 外地來京人員遺失《暫住證》的,應當及時向暫住地派出所申報重新補辦。 對暫住證如何管理 為了保護外地來京人員和容留、僱用外地來京人員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打擊混跡其中的違法犯罪,公安機關依法對以下單位和個人進行檢查: 容留、僱用外地來京人員的單位和個人。 向外地來京人員出租房屋的單位和個人。 年滿16周歲,擬在京暫住一個月以上或在京從事務工經商及服務等活動的外地來京人員。 違反規定如何處罰 逾期不辦理《暫住證》或者暫住期滿未按規定辦理延期手續的 責令補辦並處以50元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 責令限期離京 塗改、轉借、冒用《暫住證》的 處以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偽造、變造或者買賣《暫住證》的 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並視情節輕重吊銷《暫住證》 單位或者個人容留無《暫住證》的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居住的 責令改正 並按每留住1人處以100元以下罰款 為其提供經營場所的 責令改正 並按每容留1人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對不履行治安責任保證書規定的治安責任的 處以警告 並可處以月租金10倍以下罰款 情節嚴重的 吊銷其《房屋租賃安全合格證》 外地來京人員拒絕、阻礙公安人員執行職務的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北京暫住證功能將變革 持證流動人口可享受市民待遇 北京市的「暫住證」功能將發生變革,由現在單一的「管人」和「卡人」,變成一個為外來人口提供各項服務的憑證。持證的流動人口可憑證享受到子女教育、醫療、購車、計劃生育等一系列市民待遇的服務。 暫住證制度的思考 公民只要離開自己的家鄉,就會被當地居民稱作「外地人」;而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應該是全民參與的過程。全民參與經濟建設,必然帶來人口遷徙、流動人口管理等各種問題,這是社會的客觀規律。政府不應該用行政的手段干預社會的客觀規律,出台限制國民正常流動的措施。 2004年7月1日實施的《行政許可法》沒有賦予國務院各部委(如公安部、財政部等)和省級政府設立行政許可的權利,所以原來由其發布的行政規章不應該繼續執行。盡管省級政府可以設立為期一年的臨時許可,但是一年後他們必須報請同級人大批准、形成法規後公布。然而到現在為止,全國沒有一個省級政府通過有關暫住證的行政法規。 樊鴻烈律師接受記者采訪時堅持認為:針對外地人群辦理,並且不辦暫住證就不允許在本地居住,這樣的規定是典型的行政許可行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在自己的國度里還需要辦理「暫住證」,這不符合最基本的法律精神。 【各地暫住證便利政策】 廣州可享受九大便利服務: 1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2 申請法律援助 3 申報科技成果 4享受計劃生育、婚前保健、孕期保健服務 5 參加社會保險 6 使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 7 子女義務教育 8 子女享受免疫 9 兒童保健服務 各地暫住證的最新收費標准和依據 廣州—— 廣東省物價局關於調整廣州市IC卡暫住證收費標準的批復 (粵價〔2006〕238號) 廣州市物價局、財政局: 你市物價局《關於降低IC卡暫住證收費標準的請示》(穗價〔2006〕124號)悉。根據《廣東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條例》和《國家計委、財政部關於暫住證卡收費標准有關問題的通知》(計價格〔2002〕633號)規定,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廣州市IC卡暫住證(含集成電路卡)收費標准自2006年10月1日起由每張20元降低為每張10元。請廣州市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的要求,進一步規范IC卡暫住證的收費管理,切實減輕群眾負擔。 二、請通知有關收費單位到當地物價部門申(換)領《廣東省收費許可證》(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收費公示。使用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收費收入委託銀行代收、按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發布部門:廣東省其他機構 發布日期:2006年09月29日 實施日期:2006年10月01日 (地方法規) 暫住證今年起實行自願辦理 市公安局局長馬振川昨天表示 流動人口將比照本市戶籍人口實行趨同化管理——— 本報訊 昨天,市公安局局長馬振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今年開始公安機關對北京市流動人口將比照本市戶籍人口實行趨同化管理,暫住證的辦理實行自願原則。 據了解,由於去年奧運期間北京警方對外地流動人口管理嚴格,很多外地流動人口主動登記暫住證,暫住證的登記人口數字從500萬上升到850萬。馬振川介紹,今年開始,本市警方對外地流動人口將實行趨同化的管理原則,對外地人沒有額外的限制,且暫住證也實行自願辦理。 馬振川說,暫住證對於流動人口來說,只起到統計數字和基礎資料備案的作用,公安機關正在逐步淡化它的作用。從公安的角度講,流動人口和戶籍人口是一樣的管理方式,不存在特殊化。 對於戶籍城鄉一體化統一管理的問題,馬振川稱,警方對於此舉沒有技術上的障礙,只要市政府統一部署,農變非只不過改個名字的問題。 馬振川說,在北京早已廢除了農村人口的流動限制,城鄉一體化在警方的戶籍登記上很簡單,警方對公民的日常管理也不存在城鄉差別。但城鄉一體化改革牽扯到醫療、教育、社保等問題,因此需要市政府統一部署。「目前警方已經做好准備,只要是市裡政令一出,警方可以迅速執行。」 北京市停收暫住證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 今年起暫住證費、小學和初中借讀費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停止收取。這是北京市發改委網站2月2日公布的。 日前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公布取消和停止徵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取消或停止徵收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此前,北京已在歷年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清理過程中取消和停收了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這次涉及北京市的包括市葯監局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費、市衛生局的執業醫師注冊費、市人事局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費、市公安局的暫住證費、市教委的小學和初中借讀費等。 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各類考試費中含有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取消的證書工本費一律取消,不得另行收費。調整後的收費標准另行公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37 項目名稱 暫住證核發 實施機關 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 《江蘇省暫住人口管理條例》(2003年6月24日江蘇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暫住證申領辦法》(公安部令第25號)
Ⅷ 居住證和暫住證的區別是什麼
居住證與暫住證的區別
一、證件受理和簽發機關不同:
暫住證是由派出所受理並制發給流動人員的,主要管理機關是派出所。而居住證的受理機關是城市社區或農村鄉鎮專門設立的居住證受理點進行受理審核,縣級公安機關統一制證。居住證的日常主要管理機關是城市社區或農村鄉鎮,流動人口只需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區(鄉鎮)申請就可以完成居住證的申領。
二、證件式樣不同:
居住證採用表面可擦寫內置晶元式IC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實行統一式樣、統一字樣,實行一人一證制度。居住證記錄持有人的姓名、性別、民族、戶籍地址、公民身份號碼、現居住地址、證件簽發機關、有效期限等信息,其中現居住地址、證件簽發機關、有效期限等項目可反復擦寫。居住證也可反復使用,到達新的居住證地址後,到居住地的居住證受理點重新簽住,更改證件表面信息後就可以使用。
三、制證周期不同:
居住證採用分散採集、集中制證的方式製作證件。首次申請證件的需五個工作日的制證周期;已經領取了居住證的流動人員,改變居住證地址或證件延期的可持居住證到所在的居住證受理點現場簽注後就可以使用。
四、證件有效期限不同:
居住證有效期限擬定分為臨時和長期兩種。臨時居住證有效期為半年;長期居住證有效期為二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請人自願申領有效期為長期的居住證:
(一)購買住房或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一年以上並實際居住的;
(二)按規定繳滿基本養老保險滿二年的或簽訂一年以上用人合同的;
(三)符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投資興辦企業條件;
(四)符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人才引進條件;
(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它情形;
不符合上述情形的簽發臨時居住證。
符合(一)、(三)、(四)情形的,與其共同居住的直系親屬也可申請相同期限的居住證。
五、證件所承載享有的權利不同:
按照自治區新頒布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辦法》規定,流動人口將享受到更多的法律法規、就業指導、衛生防疫、教育培訓等方面的權益,居住證是流動人口在本地居住的重要憑證,是享有以上權利的前置條件。隨著居住證的推廣使用,自治區和各職能部門將按照本部門職責任務出台流動人口的服務和管理規范性文件,將為流動人口提供更為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證件領取:
目前,自治區在博州已經開始居住證試點工作,部分流動人口已經領取到了居住證,目前全疆其他地區推行居住證工作正在進行中
Ⅸ 關於暫住證的問題
鄭州准備恢復暫住證 《鄭州市暫住人口登記規定》開始徵求公眾意見
在取消暫住人口居住證三年之後,鄭州市擬對暫住人口實施登記管理,重新發放居住證明。
登記不收費
領證要繳納工本費
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在其網站上全文公布了正在審查的《鄭州市暫住人口登記規定(徵求意見稿)》。沒有鄭州市市區常住戶口,到鄭州市市區范圍內(不含上街區)暫時居住的人員,可獲得公安機關發放的、有效期最長一年的居住證明。但寄養寄讀、探親訪友、出差、就醫、旅遊的人員,不需要辦理這種證明。
按照《規定》,擬在暫住地居住3日以上30日以內的,應當在到達暫住地3日內到公安派出所或者暫住人口登記站申報暫住登記。
暫住人員擬在暫住地暫住30日以上的,應當在到達暫住地7日內到公安派出所申報暫住登記,領取居住證明。
根據《規定》,公安派出所辦理暫住人員暫住登記,不收取任何費用。但是暫住人員領取居住證明的,將繳納工本費。在2003年鄭州市停止辦理暫住證前,其工本費為3元。
恢復暫住證據稱並無法律障礙
據了解,為了體現人文關懷,為暫住人口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務,暫住人口的登記將實行屬地管理,公安派出所將根據暫住人口居住情況就近設立暫住人口登記站。對於聘用的暫住人口協管員則要加強考核、管理。
新《規定》將暫住人口管理的重點向房屋出租人、單位轉移,強調房屋出租人不得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暫住人員居住。不按規定申報暫住人口登記,逾期仍不改正的,處以50元罰款。
據悉,暫住證辦理是非行政許可范圍的行政審批事項,屬於可保留事項,鄭州市恢復暫住證辦理並無法律障礙。
市府官員說
暫住登記意義積極
據統計,目前鄭州市的暫住人口為120萬人到150萬人。警方的統計稱,約八成刑事案件由暫住人口所為。
2003年9月,鄭州市曾宣布取消暫住人口居住證。鄭州市政府一位官員認為,恢復暫住人口登記管理有積極意義,能夠使政府獲得准確的人口數據,有利於正確、合理配置醫療、教育、交通等公共資源。還可及時有效地預防、打擊犯罪。
2005年河南報業網一項針對「鄭州暫住證有沒有必要恢復」的調查顯示,68.8%的參與者認為沒必要恢復。
社會各界人士可將修改意見和建議於9月30日前反饋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傳真:0371-67446680;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通訊地址:鄭州市中原路233號,郵編:450006。
Ⅹ 暫住證罰款條例
警方依據的《暫住證申領辦法》效力級別為部門規章,《外來戶籍規定》是地方政府規章。它們設定的罰款、警告、責令離京,都屬於行政處罰,其處罰行為和范圍,都必須受《行政處罰法》規制與約束。《行政處罰法》第十二、十三條,明確規定了「規章」的處罰許可權:「……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一)暫住人員不按規定申報暫住登記或申領《暫住證》,經通知仍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下罰款;
(二)為暫住人員提供暫住場所的單位和個人,不按規定為暫住人員申報暫住登記的,責令限期補辦;逾期不補辦的,處100元以下罰款;
(三)為暫住人員提供暫住場所的單位和個人,不按規定為暫住人員申領《暫住證》的,責令限期補辦,並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四)不按規定辦理《暫住證》的更正、換領、補領手續的,責令限期補辦有關手續,並可處50元以下罰款;
(五)僱用無《暫住證》的暫住人員的,責令限期補辦或清退,並可處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六)非法扣押《暫住證》的,責令立即改正,並可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單位對其僱用的暫住人員不履行管理職責,致使單位內部治安秩序混亂,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責令限期整改,並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處2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對單位處5000元以下罰款或警告。
第二十七條 罰款和沒收物品,應當出具統一的罰沒收據。罰沒收入一律上繳同級財政。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公安機關依照本條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復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申請復議、提起訴訟。
第二十九條 對冒用、塗改《暫住證》和拒絕公安人員查驗《暫住證》等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偽造、買賣《暫住證》的,沒收非法所得,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