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一事不再理
① 一事不再理原則法律規定
「一事不再理」是民事訴訟中的重要原則,又稱「禁止重復起訴」原則,起源於羅馬法的訴權消耗理論,意思是對於已經裁判並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的訴權已經消耗,不得再行提起訴訟,否則構成重復起訴。此原則對於已經起訴或者正在審理的案件也適用。
我國現行法律對於「一事不再理」的規定主要有兩處:
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訂)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該規定系「一事不再理」原則的一般性規定,但是對於何為「一事」即如何判斷重復起訴沒有具體規定。
二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該條規定了重復起訴的判斷標准。
「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一事不再理原則案例
當事人在前判決生效後又提起訴訟,後訴的訴訟主體、訴訟標的和訴訟請求與前訴同一的,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構成重復起訴。
案情
浙江省義烏市吉甘特進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甘特*司)與東陽市天怡服飾有*公司(以下簡稱天*公司)於2012年4月27日訂立合同,約定由吉甘特*司向天*公司訂購服裝,吉甘特*司先行支付貨款的30%作為定金。
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吉甘特*司以天*公司加工的貨物質量不符合要求為由向義烏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天*公司返還貨款16966.4元並支付違約金56300元。而天*公司則提起反訴,要求吉甘特*司支付貨款140750元和違約金56300元,並繼續履行合同。
裁判
義烏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天*公司已按約完成了生產,但吉甘特*司並未依約支付剩餘貨款,其行為已構成違約,故判令合同繼續履行,吉甘特*司支付天*公司貨款98525元及違約金56300元;天*公司交付涉案貨物
② 一事不再理和重復起訴的區別
一事不再理和重復起訴是有一定區別的,具體如下:
1、一事不再理是訴訟原則之一,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實再行起訴和受理;
2、重復起訴是基於同一個事實和理由而提起的訴訟,或者就同一案件向兩個法院提起的訴訟;
3、一事不再理原則就是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訴和審理,任何法律及刑事程序經終局判決判定有罪或無罪開釋者,不得就同一罪名再予審判或判刑,因此一事不再理原則是現代刑事訴訟普遍應遵循的國際准則;
4、 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構成重復起訴的條件有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③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事不再理原則是什麼
是指:對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版起訴和審理。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七條 ,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3)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一事不再理擴展閱讀
一事不再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情形:
1、同一訴訟標的的案件,已經為前訴法院所判決,且判決已經生效,當事人對此又提起訴訟,法院將不予受理;
2、同一訴訟標的的案件,前訴法院已經受理正在訴訟系屬中,尚未作出生效判決(具體包括:前訴案件已經審理但沒有作出裁判;前訴案件一審已經作出判決,但該判決尚未生效;前訴在上訴過程中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當事人向後訴法院再行起訴的,後訴法院將不予受理。
④ 同一個案件不同訴訟請求是屬於一事不再理嗎
不屬於一事不再理。雖然是同一法律事實,但訴訟請求不同則不構成重復起訴,因此,不屬於一事不再理原則處理的范圍。
從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一事不再理處理需要滿足多個條件:1、訴訟正在進行中或者裁判已經生效;2、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3、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4、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凡有一個條件不符合規定,則不適用一事不再理原則,因此訴訟請求不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沒有否定前訴裁判結果則不屬於一事不再理原則處理的范圍。
⑤ 法律規定:什麼情況下叫一事不再理民事告村委會被法院受理開庭,又以主體資格不合挌被判決駁回,告錯了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⑥ 一事不再理民訴法解釋
法律分析:裁判發生法律效力後,發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⑦ 一事不再理原則
一事不再理原則的法律規定是: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五、七項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⑧ 民事訴訟法中的「一事不再理」的原則是什麼
一事不再理原則是對判決、裁定已經產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訴版和審理。
法條依權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二百四十七條 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後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後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後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後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後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8)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一事不再理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中,一事不再理原則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第一,當事人不得就已經向法院起訴的案件重新起訴;
第二,一案在判決生效之後,產生既判力,當事人不得就雙方爭議的法律關系,再行起訴。
從法院角度講,就是不得再受理。 所謂「一事」是指同一當事人,就同一法律關系,而為同一的訴訟請求。因為這個同一事件已在法院受理中或者已被法院裁判,當然就不得再起訴,法院也不應再受理,避免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也避免當事人糾纏不清,造成訟累。
⑨ 什麼是一事不再理原則
該原則就是對判決、裁定已經產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的被告人,不得再次起訴和審理。
一事不再理在我國又被稱為禁止重復起訴原則,是民事訴訟制度的一項約束性原則。該約束性原則的目的在於,避免被告應訴的負擔過重、司法資源的浪費以及因矛盾判決造成司法秩序的混亂等。
所謂「一事」是指同一當事人、就同一法律關系,而為同一的訴訟請求。因為這個同一事件已在法院受理中或者已被法院裁判,當然就不得再起訴,法院也不應再受理,避免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也避免當事人糾纏不清,造成訟累。
一事不再理原則的判斷標准
1、前訴與後訴的當事人是否相同。
判斷是否重復訴訟,首先就是要看當事人是否相同。如果前訴與後訴的當事人是不同的,那麼就不會構成重復訴訟,因為民事訴訟是一種「只要達到糾紛相對性解決之程度即可」的糾紛解決手段。
2、前訴與後訴的審判對象(請求對象)是否相同。
如果前訴和後訴在審判的對象(訴訟上的請求、訴訟標的)上是相同的,那麼後訴就會因為構成重復訴訟(一事再理)而被法院予以拒絕。
3、前訴與後訴在主要爭點上是否是共通的。
如果前訴與後訴在其主要爭點方面是共通的,那麼後訴的提起也同樣應被視為重復訴訟。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一事不再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