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稅收關系是行政法調整對象

稅收關系是行政法調整對象

發布時間: 2022-05-27 22:02:39

① 張某與某市稅務機關因繳納稅款而發生糾紛屬於民法調整范圍嗎

摘要 您好,稅收原本就屬於《行政訴訟法》,稅收絕對不是民事法律關系,稅務機關是行政機關,納稅人是公民,如果納稅人偷逃稅款,稅務機關當然依據職權對納稅人進行行政處罰。民法的當事人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當事人對另外一方當事人的職權。稅法究竟是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始終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重要課題。應當說,稅法的絕大部分屬於經濟法的范圍,即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而稅法的形式則更多地體現行政法的特徵,如主體一方必是行政主體(稅務機關)、法律與國家行使權力直接相關(征稅權)、當事人不能將權利和義務自由處分等。因此,簡單地將稅法歸於經濟法或行政法都不準確。

② 稅收法律關系中最實質的東西是什麼

即權利主體所享受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
在稅收法律關系中,最重要的主體是征稅主體和納稅主體。
稅收法律關系主要是靠行政法給予調整的。我覺得最實質的還是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
因為稅收具有強制無償固定的特點,是國家權力的體現。

③ 稅法與行政法的聯系

「稅法與行政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專一般特徵:屬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④ 關於稅法的三個問題

稅法的特徵 作為一種法律規范,稅法與其他法律一樣,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體現國家意志,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社會規范。這種法律規范具有一般法律規范的共同特徵。但是,由於稅法是以稅收關系為調整對象的,因而又有區別於其他法律的地方。 1. 稅法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我國立法體制和立法許可權的多層次性導致了稅法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法有法律、條例、規定、辦法、實施細則等多種表現形式;二是稅收關系不僅由單行稅法所調整,而且被其他法律所調整,如憲法、刑法、經濟法、行政法等。 2.稅法結構的規范性。稅法的調整對象主要是稅收征納關系,而稅收的固定性直接決定了稅法的規范性或統一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稅種與其法的相對應性,即一法一稅;二是稅收要素的固定性。雖然各個稅種法的具體內容千差萬別,但就基本要素而言卻是比較固定的,每一部稅種法都必須規定稅率、納稅人、征稅對象、納稅環節等。 3.稅法的相對穩定性和適當靈活性。稅法與其他法律一樣,一旦按照立法許可權和程序制定出來,不得隨意更改。但穩定性是相對的,為適應國家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變化狀況,作為稅收政策法律化表現的稅法也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 4.稅法實體性與程序性的統一。稅法規定的實體性權利和義務是稅法的核心內容,但權利和義務的實現並不是隨意性的,要求征納雙方也必須按照稅法規定的程序來切實保障權利和義務的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稅法是實體性和程序性的統一。

⑤ 專家請問 稅收關系 屬於民事法律關系嗎

絕對不是民來事法律關系,稅務機關源是行政機關,納稅人是公民,如果納稅人偷逃稅款,稅務機關當然依據職權對納稅人進行行政處罰。民法的當事人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當事人對另外一方當事人的職權。

稅法究竟是屬於行政法還是經濟法,始終是法學理論界爭論的重要課題。應當說,稅法的絕大部分屬於經濟法的范圍,即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而稅法的形式則更多地體現行政法的特徵,如主體一方必是行政主體(稅務機關)、法律與國家行使權力直接相關(征稅權)、當事人不能將權利和義務自由處分等。因此,簡單地將稅法歸於經濟法或行政法都不準確。

⑥ 稅法的調整對象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一、稅法的調整對象
稅法是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調整對象是國家稅收活動中所發生的稅收關系。稅收關系是因國家組織稅收收入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二、稅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一) 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稅法屬於部門法,其位階低於憲法,依據憲法制定,這種依從包括直接依據憲法的條款制定和依據憲法的原則精神制定兩個層面。
(二) 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民法作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時間較早。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但是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 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1. 稅法與行政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徵:
(1)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2)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
(3)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2. 稅法雖然與行政法聯系密切,但又與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
(1)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並且是經濟利益由納稅人向國家的無償單向轉移,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備的;
(2)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是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3)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⑦ 向稅務機關納稅屬於行政法調整的范圍嗎

向稅務機關納稅不屬於行政法調整的范圍。向稅務機關納稅屬於經濟法調整范疇。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

⑧ 行政法與稅法的關系是什麼 請提供詳盡的回應!

稅法從調整的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和行政法一樣,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版所以從權本質上來講屬於行政法的范疇。但是在中國,稅法現在一般歸於經濟法的范疇之內。其實在國外理論看來,國家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如稅法、公司法等等也都是屬於行政法的范疇,只是中國因為曾經在人民法院專門設立過經濟審判庭,後來雖然撤銷,但經濟法卻利用那個機會發展了起來。
當然為了本學科的利益,許多經濟法領域的學者都主張經濟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從本質上來看,它仍然是屬於行政法,許多經濟法老師私下也持這種觀點。

⑨ 稅收征管屬不屬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經濟法具有自己獨立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

稅收征管屬於行政行為,不是經濟調整行為。

⑩ 在稅收分配活動中,稅法的調整對象是

稅收權利義務關系
稅法是指有權的國家機關制定的有關調整稅收分配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熱點內容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