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辯論

民事訴訟法辯論

發布時間: 2022-05-27 23:47:22

①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原則與處分原則的關系

民事訴訟中的辯論原則和處分原則是相關法律確立的兩項基本原則,是在保護當事人的辯論權和處分權,以防禦法官的審判權,保障程序的正當性。兩個關系相互獨立相互依存。
法律分析
辯論原則被稱為辯論主義。辯論主義是指認定案件事實的有關訴訟資料只能由當事人提出,否則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根據的一項訴訟制度或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作為審理對象的訴訟標的首先由原告提出,原告同時還要以具體的事實主張和證據來進一步明確審理對象,被告則通過否認、自認和反證、反訴等防禦活動,同時發揮著形成審理對象的作用。因此當事者以什麼樣的事實作為請求的根據,又以什麼樣的證據來證明所主張的事實存在或不存在,都屬於當事人意思自治領域。當事人的處分權對法院審判權的制約是現代法治國家民訴法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則,民事訴訟理論稱之為處分權主義。當事人的處分權對法院審判權的制約是現代法治國家民訴法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則。法院和當事人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對矛盾,二者同時作為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依法享有特定訴訟權利,承擔特定的訴訟義務。學理界通過對這兩大原則的內涵、依據和起源進行了歷史考察和分析研究,從而發現這兩項原則與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民事訴訟法中所規定的辯論主義和處分權主義原則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辯論原則與處分原則最能反映當事人的訴訟行為與法院的審判行為之間的基本關系,而我國民訴法就其本質上僅僅是規定了當事人享有辯論權和處分權,以及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辯論權的認可,而且是將當事人的處分權與國家干預並行,甚至可以說當事人的處分權是受到較強的國家干預之下的處分權。因此,重新認識辯論原則和處分原則的內涵及理論依據,並對之進行改造具有積極意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三條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② 民事訴訟法辯論原則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③ 民事訴訟法庭辯論的順序

【為您推薦】鶴壁律師
滑縣律師
灤南縣律師
廣漢市律師
棲霞市律師
織金縣律師
蒙城縣律師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因為立場的不一樣難免會和其他人發生摩擦與沖突,有的人會在雙方的溝通調解中和解,有的人會因為溝通的不順利而選擇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小編今天就重點幫大家普及一下民事訴訟法庭辯論順序,好幫助大家更好的調解雙方的矛盾。
一、民事訴訟是什麼意思
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或者說,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得各種關系的總和。
法庭調查後,當事人、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為維護自己一方的訴訟請求、反駁對方提出的主張,可以在審判人員主持下在法庭上相互進行辯論。
二、民事訴訟法庭辯論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後,先由原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陳述自己的意見。原告陳述後,原告有代理人的,由其代理人對原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完畢,由被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發言,並針對原告的發言進行答辯。被告有訴訟代理人的,在被告發言完畢後,其訴訟代理人對被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被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進行發言和答辯。
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原、被告發言、答辯後,法庭應當讓第三人發言或者答辯,讓他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以及原、被告的發言、答辯,提出自己的意見。第三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經過上述法庭辯論順序後,審判員應當讓雙方當事人、第三人就本案的問題互相向對方發問,辯駁對方的主張並闡述自己的意見。審判人員在當事人互相辯論時,應當使辯論集中在案件必須解決的問題上,必要時,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啟發、引導,審判人員必須公平地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權利。當事人不得濫用辯論權利,無理狡辯,互相爭吵,甚至哄鬧滋事。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時,都有陳述最後意見的權利。因此,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以充分保證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在訴訟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對方有針對性的話語而在法庭上互相爭吵,要相信審判員會公正的處理給大家一個公平的結果。以上就是本次對民事訴訟法庭辯論順序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網站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延伸閱讀:
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2017
民事訴訟案件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關於強制執行有哪些

④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辯論的環節包括

法律分析:法庭辯論的環節包括:原告及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答辯;相互辯論。法庭辯論是在法庭上或准司法機構面前進行的辯論。是案件審判的必經程序。其目的是在法庭上起訴犯人,或為其辯護,或決定某一特殊案件的適用法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⑤ 民事訴訟法的辯論原則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辯論原則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當事人辯論的范圍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內容,也可以是實體方面的內容;辯論權是當事人進行辯論的基本權能;當事人行使辯論權的形式;經當事人辯論所形成的「材料」應當是法院作出判決的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三條 民事訴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當事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處分自己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

⑥ 民事訴訟法庭辯論的順序是怎樣的

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辯論應遵循以下順序:
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答辯。

辯論階段主要是針對某項具體的事實或爭執點展開。其順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然後由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要經過審判長的許可,並圍繞著案件事實和爭執點進行。在法庭辯論中,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新的事實和證據,審判長有權決定停止辯論,恢復法庭調查。如果新的事實或證據在法庭上難以查清,並且對案件的裁判有重要影響的,應對案件延期審理。法庭辯論終結時,審判長應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征詢當事人的最後意見。至此,法庭辯論終結。在法庭辯論終結後,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⑦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庭辯論的環節包括

法律分析:法庭辯論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後,先由原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陳述自己的意見。原告陳述後,原告有代理人的,由其代理人對原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完畢,由被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發言,並針對原告的發言進行答辯。被告有訴訟代理人的,在被告發言完畢後,其訴訟代理人對被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被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進行發言和答辯。

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原、被告發言、答辯後,法庭應當讓第三人發言或者答辯,讓他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以及原、被告的發言、答辯,提出自己的意見。第三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經過上述法庭辯論順序後,審判員應當讓雙方當事人、第三人就本案的問題互相向對方發問,辯駁對方的主張並闡述自己的意見。審判人員在當事人互相辯論時,應當使辯論集中在案件必須解決的問題上,必要時,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啟發、引導,審判人員必須公平地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⑧ 法庭辯論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法庭辯論內容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公訴人、被害人或其訴訟代理人、被告人、辯護人圍繞犯罪事實能否認定、被告人是否實施了犯罪行為、是否應負刑事責任、應負什麼樣的刑事責任等問題,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各自的意見,相互進行辯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⑨ 民事訴訟辯論意見有什麼技巧

法律分析:一、緊追不舍,迫其吐真。二、提示矛盾,爭取主動。在同一案件中,證據與證據間可能會存在矛盾,這些矛盾只要認真細致地研究案卷材料,是完全可以發現的。三.調整思路,集中出擊。如何根據庭審情況,把握好論辯中一輪、二輪或三輪的時間和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熱點內容
五年來的法律援助工作 發布:2025-02-03 22:44:31 瀏覽:191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8 發布:2025-02-03 22:20:24 瀏覽:162
婚姻法與物權法的碰撞 發布:2025-02-03 22:20:23 瀏覽:775
香港遺囑認證及遺產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3 21:56:18 瀏覽:122
青島市法院拍賣 發布:2025-02-03 21:21:22 瀏覽:761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