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員工罰款符合勞動法么
1.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工廠不可以對員工進行罰款
工廠單位沒有罰款的權利,沒有法律依據。罰款,是行政處罰手段之一,是行政執法單位對違反行政法規的個人和單位給予的行政處罰。需要行政執法單位依據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罰決定即可執行。
法律分析
法律並未明文規定企業罰款權,並對適用的情形、程序、罰款額幅度進行嚴格規制的情形下,承認企業罰款權不利於保持企業用工自主權與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平衡。企業行使經濟處罰權是以剝奪勞動者的經濟利益為代價的,對勞動者是不公平的。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剋扣勞動者工資,是用人單位違法或違反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沒有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報酬的行為。除法定允許代扣工資的情況外,用人單位一律不得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在如下情況下,允許用人單位減發勞動者工資: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的,如用人單位可以代扣代繳勞動者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如雙方在合同中約定,職工病假只能享受病假工資,這種情況下可以減發工資;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 老闆罰員工錢符合法律規定嗎
老闆,罰員工的錢要看他的公司規定,如果說遲到或者是,員工的重大失誤,導致公司的重大損失,那麼老闆是可以要求員工賠償的,或者是罰錢的,所以罰錢具體還是要看情況,如果說公司無緣無故的罰你的錢,那麼肯定是違法的。
3. 你好,我想問一下公司罰款員工符合勞動法嗎
①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由於自身過錯造成經濟損失,公司是可以對員工進行罰款的,嚴重內的還可以開除,不用支付容賠償金。
②員工承擔的賠償金額應明確地遵循「權責一致」的基本規則。
③員工違反了公司的規章制度,法律是給予了公司充分的自治權的,但是公司應該合理的制定罰款制度,罰款上限,保障勞動者一定的經濟收入。
望採納
4. 公司對員工罰款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罰款是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只能由行使國家行政權力的行政管理機關或者法律授權行使行政權力的機構行使。而勞動法上的用人單位不是行政執法機關,無權對職工的違法行為進行罰款。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員工違反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可以對其進行處罰,但是不能罰款的。勞動法有規定,如果職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印發的通知》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5. 上班遲到罰款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不可以對員工進行罰款,若遲到可以扣除未提供勞動部分的工資,員工犯錯了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可以在工資中扣除,不能對員工進行罰款。罰款是一種剝奪公民財產權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行政處罰行為。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部門:勞動者有權提議修改制度「如果認為用人單位關於遲到的規章制度不適當,勞動者有權向公司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