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病假需提供什麼
❶ 請病假要向公司出具什麼證明
一、請病假需要提供什麼證明材料?
請病假需要提供的證明材料包括醫院的診斷證明以及住院情況證明,任何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職工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期。
《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二、 病假究竟要怎麼請呢?
法律上並沒有明確規定。那麼就要以單位合法的,經過民主程序的制度為准;單位有權依據制度規定病假需要提供的材料,以及審核材料,同時要求與員工隨診或復查。申請病假要符合單位程序性要求,並得到批准。但本人處於緊急情況,可以假後補正,或由家人代辦。
三、 病假完全等於醫療期嗎?
並不是,醫療期是《勞動合同法》規定了單位不能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保護時間。病假是醫療期的子集,請病假的時間都要納入醫療期內。醫療期的長短按照本人社會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綜合計算。以《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內容為准。
四、 病假期間如何發工資呢?
仍然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公負傷醫療期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但是上海市除外,依據《上海市勞動保障局關於病假工資計算的公告》:疾病休假工資標准: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請病假過長的,則當年不再享受帶薪年休假,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職員在生病之後若是不能及時醫治,可能會危害其身體健康,一般來說,只要職員提交病假請求時的材料齊全,那麼單位都會受理職員的病假請求。職員在請假期間,單位不會全額支付相應的工資而是會扣除一定的比例,病假結束之後,需要到單位上班。
❷ 勞動法規定員工請病假需要提供什麼證明
法律並無明確規定病假一定需要醫院證明。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請帶薪病假,又為了避免職工濫用帶薪病假,根據用人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通常需要提供一些證明:
1、醫院出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要有主治醫生簽名並加蓋醫院公章才有效;
2、請假條。或者用人單位內部類似的其它證明。
職員上班請病假的,一般不能扣工資。用人單位在員工請病假時,應以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60%至100%之間確定員工病假期間的工資標准,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勞動法病假需提供什麼擴展閱讀:
具體內容有:
(1)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
(3)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❸ 請病假需要提供什麼材料
法律分析:一般提供醫療機構的相關病歷資料給用人單位,告知需要請病假,並按公司規定的流程請假即可。勞動者請病假,應當由職工本人到用人單位指定的醫療機構,經執業醫師檢查後,需要停工治療休養的,由執業醫師出具病假條,職工持病假條按用人單位規定程序辦理請假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一條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❹ 病假要提供什麼資料
法律分析:法律並無明確規定病假一定需要醫院證明。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請帶薪病假,又為了避免職工濫用帶薪病假,根據用人單位的具體情況確定,通常需要提供一些證明:
1、醫院出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要有主治醫生簽名並加蓋醫院公章才有效;
2、請假條。或者用人單位內部類似的其它證明。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❺ 請病假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法律分析:沒有明確規定職工請病假的手續,一般都是以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就診病例或休假證明為依據的。可以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❻ 單位請病假需要什麼證明材料
【法律分析】
單位請病假主要看單位規定要提供的病假材料,一般需要准備請假條及醫院開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需要主治醫生簽名和加蓋醫院公章。附: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 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❼ 因病不能上班勞動法需要什麼手續對於因病不能上班是如何規定的
勞動者在身體患病無法從事工作時,可以向用人單位提供相關醫學證明申請病假。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職工請病假的證明必須由公司指定的正規醫院開據;員工拿回公司的病假憑證必須包括:
1、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情診斷書;
2、二級以上指定醫院醫生的病假建議書。如果公司發現病假證明不合格將視為事假扣除該員工當天相應的工資及全勤獎;如有造假行為且情節嚴重者公司將予以開除。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的身體狀況無法勝任工作的,經相關醫學證明,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病假,病假時常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齡及在本企業工齡進行計算。
❽ 休病假需要提供哪些證明
1、醫院出具的病假證明書。證明書要有主治醫生簽名並加蓋醫院公章才有效;
2、請假條。或者用人單位內部類似的其它證明。
職員上班請病假的,一般不能扣工資。用人單位在員工請病假時,應以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60%至100%之間確定員工病假期間的工資標准,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❾ 病假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我國《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職工請病假的手續,一般都是以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就診病例或休假證明為依據的。可以根據公司的規章制度,按照公司規章制度執行。
我國《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勞動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❿ 勞動法關於何為病假需要什麼證明提供門診病歷可以算病假不
提供門診病歷證明,一般都能請掉假,補假條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