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臨時工病假的勞動法
❶ 勞動法對病假事假的規定有哪些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內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容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①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②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③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④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⑤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❷ 臨時工病假工資怎麼算
法律分析:臨時工請假和正式員工一樣,關於請假,按現行規定,事假期間,用人單位不用支付工資的,病假期間用人單位要支付80%工資。(1)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資:①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②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③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❸ 勞動法對病假的規定
【法律分析】:病假,是指勞動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勞動者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假期。病假期勞動者可照常拿工資,對於病假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80%。勞動者生病用人單位無權不批准。勞動者享受健康權,這是基本的人權,勞動者生病請病假,用人單位有權根據管理制度要求履行請假手續。但是,如果勞動者確實需要治療的,用人單位無權拒絕。
【法律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❹ 勞動法臨時工休假規定
1.根據《勞動部辦公廳對《關於臨時工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238號)第一條回的規定:答「一、 關於是否還保留「臨時工」的提法問題。《勞動法》施行後,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各類職工在用人單位享有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於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名稱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如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並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使其享有有關的福利待遇,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區別。 」
根據上面的規定可知,在《勞動法》實施以後,「臨時工」的概念早就不復存在。因此你們領導的說法是欠妥的,你在身份上就是單位的職工。
2.你也當然有享受年休假的權利。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只要累計工作滿一年的職工,都依法享有至少每年5天的年休假。
3.如果你有應休而未休的年休假的,那麼單位應當在年休假期間支付300%的勞動報酬。
❺ 新勞動法事業單位臨時工長期病假
勞動部勞部發[2014]15印發《實施〈勞動法〉中有關勞動合同問題的解答》的通知規定:企業中長期病休、放長假和提前退養的職工(註:固定工),仍是企業職工,與用人單位保持著勞動關系,按照《勞動法》關於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的規定,長期病休期間仍需憑病假建議書辦理續假手續。單位勞動鑒定委員會(小組)或勞動人事部門,應定期對長期病休職工進行復查,復查間隔期限不應超過3個月。一般長期病假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三)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病假超過規定醫療期的,需重新評定崗位級別,醫療期後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病假期間員工工資的發放標准: 連續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本企業工齡不滿2年者,為本人工資60%;已滿2年不滿4年者,為本人工資70%;已滿4年不滿6年者,為本人工資80%;已滿6年不滿8年者,為本人工資90%;已滿8年及8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100%。 連續醫療期間超過6個月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三條乙款的規定,病傷假期工資停發,改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月付給疾病或非因工負傷救濟費,其標准如下:本企業工齡不滿1年者,為本人工資40%;已滿1年未滿3年者,為本人工資50%;3年及3年以上者,為本人工資60%。
❻ 勞動法病假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對病假規定如下:
1、工齡10年以下,在單位工作5年以下的病假時間為3個月,在單位工作5年以上的,病假時間6個月;
2、工齡10年以上的,在單位工作5年以下的病假時間為6個月;在單位工作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的,病假時間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病假時間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病假時間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病假時間為24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❼ 臨時工請病假有工資嗎
法律分析:臨時工請假和正式員工一樣,病假期間工資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❽ 新勞動法對病假的規定是什麼
首先新勞動法關於病假的規定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單位的職工因為生病或者意外受傷的,需要暫停工作到醫院接受治療的,用人單位應當根據職工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綜合判定職工的病假,一般是基於三個月到兩年的病假。
2、職工在享受病假期間可以享受病假工資。
3、病假期間的工資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其次,對於病假期間工資的計算標准主要需要考量兩個變數,一個是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另一個就是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計算病假期間的工資基數主要依照的是勞動合同的約定,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員工工資的標准確定病假工資標准,如果單位和員工關於計算基數無任何約定的需要按照員工所在崗位的月工資的百分之七十確定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計算系數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確定,一種是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和超過6個月的兩種情形。
一: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單位按以下標准支付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放;
2、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發放;
3、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放;
4、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放;
5、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發放。
二: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單位按以下標准支付病休假工資:
1、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發放;
2、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發放;
3、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放。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❾ 勞動法中關於病假的規定
法律分析: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