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糾錯案例題

刑事訴訟法糾錯案例題

發布時間: 2022-05-28 20:07:38

『壹』 法律 刑事訴訟法 案例題

1 人民檢察院認為一審法院對甲、乙、丙判刑都偏輕,也直接向上一級法院提出回抗訴。 這里錯了答。 刑訴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法院。
2 不正確, 根據刑訴司法解釋247條規定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只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對部分被告人的判決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3二審法院對甲改判比原判重沒有違反了上訴不加刑原則。 根據刑訴第一百九十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上訴不加刑的限制。

『貳』 刑事訴訟法案例題4

你看一下:

漏罪,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的判決宣告以後,又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還有其他沒有判處的罪。
發現被判處徒刑的罪犯還有沒有被判處的漏罪,也就是犯罪分子一人犯有數罪,對一人犯有數罪的犯罪分子,應當執行數罪並罰。
對有漏罪的犯罪分子的數罪並罰,應當按照刑罰的規定確定,即,首先對漏罪進行判決,確定漏罪的執行刑期,再與前罪判決的執行刑期合並計算總和刑期,決定數罪並罰的執行刑期,最後減去前罪已執行完的刑罰,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還應當執行的刑期。
如犯罪分子因搶劫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刑期執行三年後,又發現有故意傷害罪被有期徒刑五年,兩罪總合刑期為十四年,決定執行十二年,在後罪判決前犯罪分子前罪已服刑三年,在決定十二年的執行期限中減去三年,犯罪分子最後還將執行刑罰九年。
對漏罪的數罪並罰,執行「先並後減」原則。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1]
法規定: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漏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期。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叄』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快給我找出10個錯誤並且說明理由

1、7月2日拘傳,4日訊問。錯在訊問沒有立即進行,超過規定的最長時間。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修正)》第三十四條拘傳持續的時間從犯罪嫌疑人到案時開始計算。犯罪嫌疑人到案後,應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填寫到案時間,並在拘傳證上簽名或者蓋章,然後立即訊問。訊問結束後,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在拘傳證上填寫訊問結束時間。犯罪嫌疑人拒絕填寫的,檢察人員應當在《拘傳證》上註明。
一次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拘傳的方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2.檢察院對自偵案件可以決定逮捕,但執行逮捕需要交由公安機關執行。錯在被檢察院的偵查人員執行逮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強制措施採取和執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檢察院作出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3.保證金和保證人屬於取保候審的保證措施,對取保候審人應當適用,但不允許同時適用只能選擇適用。錯在同時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取保候審保證方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六十九條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人民法院決定取保候審時,可以責令其提供一至二名保證人:
(一)無力交納保證金的;
(二)未成年人或者具有其他不宜收取保證金情形的。
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告人取保候審,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責令其交納保證金。保證金僅限於現金。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起訴指控犯罪的性質、情節、被告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決定應當收取的保證金數額。
保證金應當依照有關規定交由公安機關收取和保管。
第七十二條對同一被告人決定取保候審的,不能同時使用保證人保證與保證金保證。
4.案件起訴到法院後,法院認為有逮捕必要,應由本院決定逮捕。錯在提請檢察院逮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逮捕的許可權和執行】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法釋〔1998〕23號 1998年9月2日發布 自1998年9月8日起施行)
第七十七條人民法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告人,認為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決定依法逮捕。
5.監視居住應在被告人的住所而不應在法院賓館。在法院賓館等於變相羈押。錯在場所。
6.保證金只能對取保候審的被告人收取,監視居住不應收取保證金。
7.即使是取保候審的保證金,法院也不能收取。因為取保候審要交由公安機關執行,應由公安機關收取保證金。
8.收取保證金不能打入法院賬戶也不能打入公安機關賬戶,應當上繳財政專戶。
9.張某會見律師不違法,不能以此為由變更強制措施。
10.如果被告人違反規定,可以變更強制措施,法院決定逮捕。但不能由法警執行逮捕,應當交由公安機關執行逮捕。

『肆』 刑事訴訟法案例與分析

找點案列分析的書看一下不就解決了嗎?

『伍』 刑事訴訟法案例題3

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專的法定代理人如果不服一屬審判決或者裁定,有權在法定期限內以書狀或者口頭形式提出上訴;被告人的辨護人和近親屬在法定期限內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判決或者裁定中的附帶民事部分提出上訴。

按照民通意見21條,夫妻離婚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因此,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母一方仍是子女的監護人,即法定代理人。
因此,母親有權提出上訴。法定代理人的上訴權是獨立上訴權,即母親有權不經兒子同意提起上訴
民法通則 第十四條 【監護人的法定代理權】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民通意見
21.夫妻離婚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除外。

『陸』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一)1999年6月5日,張某因犯強奸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2001年3月被提前釋放。2005年5月20日下午,張某將一中年婦女放在自行車欄內的一隻皮包搶走,內有現金1800
元、身份證一張,張某在逃跑途中被群眾抓獲,後扭送到當地派出所。派出所民警王某和侯某立即進行調查取證,當取證結束後,民警王某和侯某認為犯罪嫌疑人張某能主動承認錯誤,認罪態度較好,決定予以取保候審,並由張某的朋友李某(無固定收入)為保證人。
問題:
1、採取取保候審是否恰當?
2、如取保候審,李某是否可以作為保證人?
答:1、不恰當。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對累犯、犯罪集團的主犯,以自傷、自殘辦法逃避偵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嚴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審。
2、李某不能擔任保證人。《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
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李某無固定收入,不符合第(二)(四)項規定,李某不符合保證人的條件。

(二)1997年4月23日晚上10時許,某市棉紡廠女職工張雲被強奸。罪犯作案之後逃走,匆忙中留在現場一塊手錶。事後,張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提供了罪犯的一些特徵。據被害人反映,罪犯是一名年紀大約在30歲上下的男子,身材不高但身體強壯,滿臉胡須。張雲還向公安機關提交了罪犯遺留在現場的手錶。經偵查人員查看,手錶為黑色紅蓮牌機械表,已經半舊。於是,公安機關以這塊手錶為線索開始了案件的偵查活動。一個多月之後公安機關找到了手錶的主人某公司職員劉俊楓。經公安人員詢問,劉俊楓承認手錶是自己的,但是聲稱已經與兩個月以前丟失,而且不承認自己犯有任何罪行。但是劉俊楓提不出證據證明自己曾經丟失手錶。於是,偵查人員認為本案已經證據確鑿,隨即拘留了劉俊楓。然後公安人員找到被害人張雲,告訴她已經找到了遺留在現場那塊手錶的主人,讓張雲辨認一下,該人是不是罪犯。張雲仔細觀察了劉俊楓之後,對偵查人員說:「這個人的身高、體型和罪犯都差不多,而且長相也很象,我覺得就是他。」於是,偵查人員立即作出決定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劉俊楓。
(問題)在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公安人員的做法不當之處?並請說明理由
答:
1、對劉俊楓採取拘留措施不當,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2、在主持辨認時採取了單獨辨認的方式
3、在辨認之前將被辨認人的有關情況告知辨認人

(三)犯罪嫌疑人江某,男,68歲,農民,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拘留後公安機關發現其患有嚴重肺結核,經醫院檢查屬實,需要隔離。公安機關遂做出取保候審決定,要求江某提供保證人。江某向公安機關提出由其弟做保證人。公安機關調查發現,江某之弟有一定資財,但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住處較多,行蹤極不穩定,因此沒有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
問題:
(1)本案中可否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的做法是否正確?
(3)若江某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公安機關還可以採取什麼處理方式?
答案:
(1)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採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60條第2款規定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採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本案中,江某患有嚴重的肺結核,理應對其採取取保候審的強制措施。
(2)公安機關不同意江某之弟做保證人是正確的。《刑事訴訟法》第54條規定:「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本案中,江某之弟無固定的住處,不符合第(二)(四)規定,公安機關不同意其做保證人的做法是正確的。
(3)江某若無法提供別的保證人,可通過交納保證金,而被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
5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據此,我國的取保候審分人保和物保(財產保)兩種,若江某無法提供保證人,可選擇財產保,交納保證金。但如江某既無法提供保證人,又無法提供保證金。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符合取保候審條件的犯罪嫌疑人既不交納保證金,又無保證人擔保的,可以監視居住。」據此,公安機關可以對江某監視居住。

『柒』 熟悉刑事訴訟程序的朋友進,這是道案例分析題,找出其中的11項錯誤

孫某1986年5月5日生,2002年10月10日因涉嫌酒後故意殺人,被A縣公安局拘留。10月25日公安局作出逮捕決定,(1逮捕決定超時)隨後,孫的同學王某是在校法律系學生,受孫某家人的委託到公安局要求做辯護人進行閱卷等工作(8辯護人只能到法院做閱卷工作,偵查期間不能),被批准(2不需要被批准可以直接做)。2003年1月20日公安局將案件移送給A縣檢察院(3公安偵查應在1月內確定,超時)。經審查,檢察院認為被告人的年齡存在戶口有誤的問題,但故意殺人事實清楚(4應補充偵查)。遂於2003年4月5日向A縣法院提起公訴(5可能判處死刑,為中級法院管轄)。A縣法院審理查明孫某行為時年齡已滿16歲,於2003年8月8日判孫某死刑(6審判超時),緩期2年執行。王某不服,代孫某上訴,(7辯護人不可不經被告人同意直接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後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判決以後,孫某被押往監獄執行。

『捌』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 紀某、李某的行為可以按照我國刑法進行處理。

  2. 因為紀某、李某都是中國人。刑法第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玖』 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程序錯誤的的案例分析題

不一定全抄面
1、公安襲機關應當在將王甲拘留後的三日內向人民檢察院提請逮捕,也就是說要在2月28日之前提請逮捕。2、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決定,也就是說應該在3月22日前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決定。3、批准逮捕後,對嫌疑人的羈押不得超過二個月。4、交通肇事罪非自訴案件,人民法院應該受理。

『拾』 刑事訴訟法案例題

1、交通肇事罪罪重的處罰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而該案件一審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管轄的是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一審案件。法律依據為《刑事訴訟法》第二十條。
2、市檢察院不服裁定,不能直接向上級法院提出抗訴。因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並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並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3、意見供參考。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