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議企業兩年勞動法
Ⅰ 關於工作服兩年一發的合理化建議怎麼寫
親愛的領導:
介於員工工作服使用現狀,我謹代表全體一線員工為企業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希望公司採納企業工作服兩年一發提出合理化建議。
(根據企業現狀,發表陳述。這里我以電子公司為範本)
眾所周知,我們企業是做電子設備及電子元件企業。工作服的在日常工作中,不僅維系員工的日常工作安全同時兼顧著企業安全生產發展。所以工作服對於我們企業發展來說極為重要。
其次,良好的員工形象可代表企業形象。是展現與社會廣面的重要載體。俗話說,人靠衣裝,工作服為員工帶來的精神面料,是企業文化發展重要元素之一。同時,員工穿戴的工作服也是企業的活廣告。
(企業現狀)
而如今,我們企業發展正在穩步向前,我們需要在各方面為企業發展做好准備。三中全會中人大代表提出的:時刻堅守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重要傳承,受到媒體一致響應。所以企業安全發展少不了工作服,同時工作服也在安全生產中維系企業文化提升。
所以,我提出一下合理化建議:
1.建議企業配發工作服兩年一發。
2.建議企業工作服配備春秋,夏冬等三款工作服。
3.建議企業選擇符合企業文化類型的工作服。
4.建議企業選擇華盾工裝的工作服,一套頂三套。
以上建議,望領導重視。作為企業員工,我們深感驕傲。此番深意,也是我們對企業日後壯大發展提出的倡議,也表達我們對企業的熱愛之心。
您的員工:XXXX
Ⅱ 人大代表的民營企業該怎樣解決勞動監察投訴
哦 違反勞動法你要是看不下去就去勞動監察機關舉報 人大代表的品行問題 你可以去人大反映 如果你還想干 就默默的忍受吧 民營企業就這樣 都是霸王條款
Ⅲ 這次人大代表員代表會,有說勞動法偏袒勞動者,而要修法,有可能嗎
提出者人大代表曹寶華:勞動合同法部分條款偏袒勞動者,建議修改
具體會不會修改要通過復雜的程序
普通法律的修改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以全體代表或委員的過半數通過即可。
Ⅳ 連續與公司簽訂兩次兩年合同後,勞動法有何相關規定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兩次勞動合同以後,第三次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Ⅳ 關於公司裁員問題!企業對於滿兩年員工的賠償應該是如何的新勞動法
是這樣的。 第一,如果是企業主動提出辭退你的,那麼需要提前一個月通知你,不能提回前一個月通知的,需要答多補你一個月工資。 第二,按著入廠礦企業年份,每在企業工作滿一年,走時應該補一個月工資,不足兩年,超過一年的,按一個半月補給,你是前年進企業的,到現在這個時候,正好滿兩年,那還應該補你兩個月工資。也就是企業應該給你三個月工資。 第三,如果跟企業沒有辦法談,那你可以直接去企業注冊地的勞動部門,立案,請他們幫忙協調。 第四,如果勞動部門協調沒有結果,那他們會跟你協商,直接報勞動仲裁,也就是上法庭,一般來講,叛的結果勞動者是會勝的,只要事實依據完善的。 第五,企業會跟你簽相關協議,解決問題。 OK了。
Ⅵ 如何看待代表建議改變工人兩班倒工作模式
今年兩會期間,一位人大代表提出了改變工人兩班倒工作模式的這一倡議,引發了人們熱議,這一建議提的非常有建設性意義,對於社會目前的工廠工作制度以及工人工作狀況都透露著很深的思考和反省。該代表認為目前的工人兩班倒工作模式比較不合理,已經不適應於如今的時代變化,兩班倒工作模式的高強度工作和晝夜顛倒的工作問題,以及單調單一的工作內容和該模式帶給工人們的健康隱患,導致工廠工作已成為當代職場人不願意選擇的工作,就業率也相當低。
綜上來看,這一建議提的可謂是非常符合民心,反映民意了,也可見該代表是經過了充分調研和大量考察才總結提煉出來的問題,其社會意義相當大,是真正為百姓謀利益的做法,值得我們的贊揚。在我看來,提出問題接下來就是對於工廠工作制度和工人工作模式的改進了,相關部門如何制定改進方案又如何落實,也是一條頗為復雜的道路,畢竟這裡面牽動了億萬工人群體的利益。改良工廠工作制度和模式,提高工作彈性和工作自由度,提升工人工作待遇,加強人才引進和職業人才教育,都是今後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也期待改革的光明盡快到來。
Ⅶ 勞動合同法由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十八次會議與什麼時候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修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一條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7)人大代表建議企業兩年勞動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
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Ⅷ 怎樣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提出3條建議
1、提高和落實最低工資標准,保證農民工的勞動所得。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重點在勞動收入、安全衛生、社會保險三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證農民工的勞動收入,讓農民工在城市能生活下去,使收入最低的農民工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從今年10月起,全省統一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准,但落實起來有不小的難度,有的單位把最低工資作為最高工資,或者盡量壓低工資收入。應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准兩年一調的制度,前幾年無限期拖延的情況必須改變。二是保證用人單位按時足額向農民工發放工資。為防止拖欠,剋扣和壓低農民工工資現象發生,必須制定和實行拖欠、剋扣、壓低工資的補償和處罰制度,絕不讓想占農民工便宜的人佔便宜。同時要按國際慣例,建立企業欠薪保障制度,即委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注冊登記和年檢時代收欠薪保障費,劃入財政部門設立的欠薪保障基金專戶。對惡意拖欠工資,惡意使用試用期的企業要採取行政和法律等措施,堅決予以打擊和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現在許多單位用工不是直接與農民工建立勞動關系,而是通過勞務公司作中介,勞務公司成了「人販子」,從中剝削和謀利,養了一幫「閑人」,這種做法必須改變和查處。
2、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把農民工納入養老、工傷、醫療保險范圍內。
當前我國的社會保險沒有把農民工納入其中。這無論對不能參加保險的勞動者個人還是對實行保險制度的企業都是不公平的,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目前,國家把農民工工傷保險作為重點,但同時要考慮使農民工盡快加入養老和醫療保險。據我們對一些建築工地農民工的調查,他們一般干到50歲就干不動了,靠什麼養老?有病怎麼辦?都是很現實的問題。對非正規部門就業的農民工,主要以儲蓄和商業保險的方式取得養老、工傷、醫療保險。對於正規部門就業的農民工,應與本單位其他職工一同辦理養老、工傷、醫療保險。要依法強行推行工傷、醫療和養老保險。對不為農民工辦理三類保險的,不管企業性質如何,都應採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強制實行。同時制定靈活的交費辦法,農民工工作流動後,保險費隨之轉移。
3、創新建會和發展會員的新機制,探索靈活多樣的建會方式。
按照工會法的規定,只要職工自願就可以建立工會。但實際上企業主不同意,工會就建立不起來,我們以往的工作思路,是立足於企業主的理解和支持,使工會的路子越走越窄。其實組建工會是法律賦予工會的權利,企業主理解支持要建,不理解不支持也要建。今後建立工會要採取多種形式,包括企業工會、街道、社區、村鎮工會聯合會或聯合工會,行業工會聯合會,商業街、大樓、行政村工會聯合會等。工會聯合會或聯合工會可以直接吸收會員、不必徵得企業領導和老闆的同意。重點抓好社區、鄉鎮建會,通過社區、鄉鎮工會建立各種工會聯合會或聯合工會。在當前的企業體制條件下,讓基層工會獨立承擔維權職責確實勉為其難。以往的這個工作思路要改變。為此提出「維權工作上提一級」。其含意包括以下三個要點。一是上級工會要承擔基層工會難以履行的維權任務,包括組織簽訂區域性、行業性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協調所屬單位勞動爭議等。二是上級工會要大膽維護基層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在他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或遭到打擊報復時,上級工會要站出來為他們說話,保障他們不因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降低職位、調換工作、減少薪酬。三是要堅持基層工會民主選舉制度;試行和逐步推行工會主席公開選任制度;上級工會也可以選派幹部到基層任職、工資由上級工會發放。通過這些制度的落實,解除基層工會幹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後顧之憂,保障他們能大膽履行維權職責。
4、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一是制定政策法規,二是監督政策法規的執行。監督勞動法規的執行,是政府的重要職能,政府應該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工作質量上予以保障,建議省、市、縣(區)盡快建立健全勞動監察大隊,落實專職人員和工會專職勞動監察員編制,開展經常性執法檢查。所有企業都要設工人勞動監督員,反映企業執行勞動法中的問題。有關法規要明確違反勞動法規的法律責任,對嚴重違法行為要堅決追究責任,加大違法成本。為督促企業貫徹勞動法、工會法,建議在有關文件中明確規定評選先進企業和各級勞模、先進個人、推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要把企業是否建立工會,是否簽訂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有無嚴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造成社會影響等作為否決條件;並在工商稅務、勞動年檢中,把如上內容作為重要要求。
5.整合社會力量,切實把農民工的事情辦好。
現在社會上下都在關注和愛護農民工,這是一種好現象,是職工維權社會化的表現。但從目前情況看,存在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工作不落實的狀況,看起來都在做、都在管,成效卻不理想、不到位,因而形成要「情況」的多,下功夫抓的少;做面上工作的多,認真探索的少;講難點問題的多,真正突破的少。農民工問題是一項新的工作,應該從開始或起點上就打好基礎,形成既統籌力量又有所分工,分工的目的是為了合作的工作格局,真正把農民工問題抓出成效。
Ⅸ 人大代表建議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一、人大代表建議處理(辦理)程序:
1、各承辦部門自區政府交辦會上接到建議提案後,應及時召開專門辦公會議,研究辦理方案,確定承辦人員和負責領導,落實任務,明確責任。
2、承辦部門應盡快和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聯系,弄清他們所提建議或提案的意圖,調查處理建議提案中所反映的問題。需要幾個部門共同協商解決的,由主辦部門牽頭,主動聯系有關部門協商解決。
3、問題解決後,承辦部門應以公函形式認真答復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態度要誠懇,內容要實事求是,語言文字嚴謹客觀。答復函須經部門主要領導簽字後報區政府督查室審閱,重點建議和提案的答復函還要報送區政府分管領導審閱後方可正式列印,正式文件列印要有簽發人,並加蓋單位公章。
4、答復函一式五份:一份面交代表或委員(附上送達回執和征詢意見表,請代表或委員當場簽字,當面征詢代表或委員意見);三份送區政府督查室(附上送達回執和征詢意見表);一份留部門存檔。
5、建議提案務於規定期限內辦理完畢並答復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不能按期答復的,區政府辦公室將在全區通報批評。
6、送達回執和征詢意見表(由承辦單位自行復印),由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親自填寫。
7、地市級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時除答復函應由承辦單位以區政府辦公室名義起草行文並負責送達代表或委員,其餘與區級辦理程序相同。
二、人大代表建議的要求:
1、無論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還是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人大代表要對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必須填寫在建議、批評和意見紙上。這樣有利於對所提出的具體內容進行交辦、研究和答復,也便於分類整理和妥善保存。
2、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多人聯名。有的代表認為,聯名越多越表示這個建議的重要,因此努力爭取更多的代表簽名,其實建議的重要與否,不在於簽名代表人數多少,主要看建議內容是否有價值,是否有真知灼見。
3、由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把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分類後,分別交付 有關機關和組織進行處理並答復代表。鄉鎮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由鄉鎮人大主席團交有關機關和組織處理,並答復代表。
4、對人大代表在大會期間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承辦單位一般要在3個月內辦理完畢並答復代表,至遲不能超過6個月。對人大代表在平時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辦理時間,法律沒有規定,全國人大機關一般要求在2個月到4個月之間辦完答復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