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78條
Ⅰ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內容如下:
第八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78條和79條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八條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內民法院決定,容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七十九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Ⅲ 公安局有沒有逮捕的權利
公安機關沒有逮捕的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78條,逮捕的決定機關是檢察院或法院,公安機關無權決定逮捕措施。檢察院或者法院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交由公安機關執行,注意:公安機關是執行機關。
Ⅳ 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有權批准進行偵查實驗的是
公安機關在偵查過程中有權批准進行偵查實驗的是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
一、偵查實驗的目的
偵查實驗,是分析研究犯罪手段和某些事實、情節,審查和判斷有關人員的言詞證據是否合乎客觀實際的一種方法。
二、偵查實驗的任務
在偵查過程中,對於案件有關的某些事實,按照該事件發生時的條件進行實驗性重演,以判明在特定條件下能否發生相同的情況,或者能否造成某種特定的後果的偵查活動。為了確保偵查實驗的准確性和科學性,在偵查實驗開始前,應當確定具體的偵查實驗任務,以確保偵查實驗取得實效。
三、批准偵查實驗
進行偵查實驗,應當製作有關的文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四、進行實驗
偵查實驗一般在案發地進行
偵查實驗的時間、環境條件應當與當時案件發生時的時間、環境條件基本相同
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做兩次以上
遵守法律規定,尊重民族風俗習慣,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險、侮辱人格或者有傷風化的行為
進行偵查實驗,應當全程錄音、錄像。
Ⅳ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需要交訴訟費嗎標準是怎樣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會與他人發生一些糾紛,那麼經過協商無法達成一致後,就會通過訴訟手段來解決,那麼訴訟的案件有一種叫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那麼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交訴訟費嗎?根據我國的訴訟收費標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是無需交訴訟費的,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一、收費標准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刑事附帶是在刑事案件訴訟過程中同時提起民事訴訟,根據法規的規定是不須交納案件受理費的。但當事人在刑事案件訴訟過程中不提起,而就民事部分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應按照收費標准交納訴訟費。《》第一百六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如何提起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後第一審判決宣告之前提起。
被害人是個人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公訴案件中,也可以在偵查、起訴階段通過偵查、起訴機關提起。國家、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遭受損失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既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也可以在偵查、起訴階段通過偵查、起訴機關提起;如果遭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在偵查、審查起訴階段,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提出賠償要求、公安檢察機關已經記錄在案,刑事案件起訴後,人民法院應當按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受理;經公安、檢察機關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並已給付,被害人又堅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一般應當提交附帶民事訴狀,寫清有關當事人的情況、案發詳細經過及具體的訴訟請求,並提出相應的證據。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
審判人員應當對原告人的口頭訴訟請求詳細詢問,並製作筆錄,然後向原告宣讀;原告人確認無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並審判,只是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總結的有關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要交訴訟費嗎的問題,根據我們國家法規規定,上文中所說的案件類型是無需再繳納任何訴訟費用的,那麼如果在訴訟的過程中,有不明人員向當事人收取任何費用,一定要拒絕支付並及時報案。
延伸閱讀:
刑事訴訟法再審期限是多少?
新刑事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包括哪些
刑事訴訟法發現新罪以後應當如何處理
Ⅵ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刑事未解決時可否暫停民事訴訟
你好
1、《刑事訴訟法》第78條條規定,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同刑事案件一並審判,只有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審判後,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審理附帶民事訴訟。由此可知,只有民事訴訟出發某種法定事由,無法繼續審理並可能導致刑事部分過分拖延時,方可暫停(中止)民事部分。
2、刑訴和民訴中均沒有「訴訟暫停」的說法,而只有「訴訟中止」。至於附帶民事部分中止的理由,應當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的規定。
綜上所述,可以暫停(中止),但是其理由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Ⅶ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這句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沒有經過人民檢察院或者法院批准,公安機關不能逮捕任何公民,如果人民檢察院和法院批准了,那麼只有公安機關才可以執行逮捕決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如下:
1、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2、第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3、第八十條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7)刑事訴訟法78條擴展閱讀
1、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2、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的案件進行審查後,應當根據情況分別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對於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3、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4、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