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司法考試行政法2016年真題

司法考試行政法2016年真題

發布時間: 2022-06-01 03:40:37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

個人體會:行政法絕對是部門法中最枯燥、最無味、最難的學科,沒有之一。

一、復習司法考試的時候聽過一個老師講行政法的課,有一句話影響深刻: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背就混,一做就錯。為什麼這么說了:

首先,行政法不同於刑法、民法規定具體明確,行政法規定很抽象,再加上我們平常相對接觸較少。在老師講的時候覺得很簡單,無非就是這個機構該干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干、不幹或者延遲干有什麼後果,所以就叫做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行政法發條眾多,想像一下中國從中央到地方有多少個行政機關就知道這個概念了,所以背的時候很容易張冠李戴。

最後,為什麼說行政法做題很容易錯了?原因在於,行政法沒有記住你就沒法做題,不同於刑民還可以憑借推理得出答案,行政法是沒法推理的,只有死記硬背。

二、學習方法(經驗之談,均是我自己司法考試復習行政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

1、建框架。就同於修建摩天高樓一樣,首先腦袋裡面要建立一個大的體系,然後慢慢的添磚加瓦。舉個例子,可以按照從中央到地方這種金字塔形式建立框架,中央最大,但是所涉及法條相對較少;地方雖小,但是法條浩如煙海。

2、分層對比記憶。就拿行政許可來講,在國家部委這一層次是怎樣規定的;在省市級是怎樣規定的;在地方又是怎樣規定的。所以需要分層次對比記憶,防止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3、做題強化記憶。要學好行政法不做題肯定是不行的,做題萬遍,其意自現,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套路了。不同於法治理論,平時多積累就就可以做的很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可以加我好友,共同進步!正在准備法檢公務員了!

⑵ 司法考試題目:關於行政法

D.根據《公務員法》第83條第1項,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被確定為不稱職的,予以辭退。選項A中李某考核不稱職並非「連續兩年」,據此選項A錯誤,應選。根據《公務員法》第32條,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為一年,即「轉正」必須經過一年,選項B僅為半年,應選。選項C符合《公務員法》第86條規定,不選。根據《公務員法》第91條第2款,申訴期間不停止人事處理的執行。據此,選項D錯誤,應選。

答案及解析:B 根據《公務員法》第47條規定,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不稱職的,按照規定程序降低一個職務層次任職。A錯誤。
第66條規定,根據培養鍛煉公務員的需要,可以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機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掛職鍛煉。B正確。
第97條規定,機關聘任公務員,應當按照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書面的聘任合同,確定機關與所聘公務員雙方的權利、義務。聘任合同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的簽訂、變更或者解除,應當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備案。跨任合同只需備案,不需批准,所以C錯誤。
第90條規定,公務員對涉及本人的下列人事處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30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復核決定之日起15日內,按照規定向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作出該人事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提出申訴;也可以不經復核,自知道該人事處理之日起30日內直接提出申訴:……(四)定期考核定為不稱職……;因此只有不稱職才能申訴,D錯誤。

⑶ 司法考試行政法的學習方法

首先,宏觀指導、系統把握!

學習理論與掌握知識的中觀把握離不開宏觀指導與微觀分析,學好行政法尤其離不開宏觀指導這個服務於立足中觀的思想方法。宏觀指導在作為行政法應試復習准備中即是指頭腦中要清楚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或法條是歸屬於哪一個大問題、哪一節及哪一章的內容,其上位概念是什麼。也可稱為「菜單法」,像使用office2003word辦公軟體一樣,首層菜單的文件、編輯、視圖、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等即相當於輔導用書章的標題。點擊會出現下一層級的子菜單,子菜單下還會有下一級的子菜單,這就類似於書中章以下的節?大問題?小問題?知識點。子菜單之間分別隸屬於哪個上層級的菜單必須清楚、不能混淆。看書先要記住編、章乃至節的題目。

對行政法的學習而言,運用系統論、全面把握、統攬全局,有理解的高度顯得更為重要。行政法的知識體系由三部分組成:主體、行為、責任,或稱組織、行為、監督三大板塊,應當理解為什麼以此來構築行政法的體系。因為任何一個部門法都首先要靜態構築主體資格,這是法律行為的淵源和發出者,其次是探討其法律行為,最後是追究該主體違法行為之後的責任。行政法的主體部分重在探討行政一方當事人資格,所以,行政機關及其派出的組織、授權與委託的組織、公務員的知識就成為第2章要闡述的內容,此為主體論。第3-12章,分別探討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的形式,尤其是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為核心的具體行政行為,此為行為論。第13-24章分別闡述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三大責任制度,此為責任論,是司法考試中所考分值最高的。考生要理解三大板塊各自的功能角色,以加深理解,不至於在作具體題目時「盲人摸象」而「一葉障目」。

其次,抓綱舉目、綱舉目張!

復習時應注意行政法中前後呼應與貫通的幾條線索與脈絡:

一是概述中的六大基本原則與後邊幾大法律原則的關系。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是對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政府采購法、行政應急(突發事件應對)、行政程序、行政復議法及行政訴訟法的原則等共有屬性的抽象、概括和總結。

二是主體,行政組織與公務員部分的內容與許可、處罰、復議、訴訟、賠償主體的一致性與差異性。其一為行政一方:行政機關、法定授權(視為機關)、行政委託,在不同的行政法制度中稱為許可機關、處罰機關、采購人、行政合同甲方、被申請人、被告、賠償義務機關等。其二為行政相對人,立法表述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不同的行政法制度中稱為申請人、被許可人或利害關系人、當事人或被處罰人、被執行人、行政合同乙方、申請人或第三人、原告或第三人、請求權人等,注意其范圍上的差異。

三是合法性標准問題,具體行政行為的一般合法要件、復議決定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多一個合理性)、行政訴訟中合法性審查原則的標准與一審判決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四個方面的內容的內在聯系。因為具體行政行為的五項合法要件就是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對其進行合法性審查的標准,也是認定其違法而將其撤銷的法定條件,這部分內容可以說是行政法最富特色的內容,是行政法的核心和精髓。有考生稱是我的「五指論」。

四是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執行的脈絡,即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問題,行政處罰法第51條、行政強制執行制度、行政復議法第33條及《行訴法解釋》第86~95條的內容都規定行政相對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問題。

以上四條主線就是行政法的「綱」,其他絕大部分知識點是依附其上的「目」。抓住這幾條線索和脈絡復習,前後呼應、融會貫通就能抓綱舉目、綱舉目張。

第三、圖表解構、勤思多練!實踐證明,圖表法是破解行政法玄機、以形象思維解讀抽象的、同時又是體系龐雜的行政法知識體系的一個有效的學習與復習方法。法|律教育網分析得出以所列圖表內容之間的從屬、並列、包容、交叉關系,形象地表達出行政法各子概念及其之間的關系,能夠迅速而有效地幫助考生掌握行政法的理論和制度。若能夠自己在復習時找出規律、列出圖表,更能幫助你牢固記憶、准確把握相關知識點。

在已進行的六屆司法考試中,共考過行政法160道題!反復作真題有助於我們感悟司法考試命題的重點和命題技術的變化,找到一種「題感」!在作真題的過程中,要勤於獨立思考,不著急先看答案、不要過度依賴他人提供的解析!把每一次作真題的過程都當作是一次模考!

復次、突出重點、抓大放小!

限於時間、精力對行政法還是應抓大放小、突出重點!據統計,司法考試行政法部分收錄的法規有32件,共1500多條,如考一個條文設置4個選項就有四個考點的計算,拋開行政法基礎理論部分,則僅法規部分就至少有6000多個考點!那麼,何為「大」與「小」、何為重點與非重點呢?如果說突出重點有什麼標準的話,那2007年司法考試行政法部分的真題,不偏不怪、中規中矩,傳統考點分布均勻、比例適當,就是我們准備2011年司法考試的「範本」。反復揣摩2010年司法考試的行政法真題即可得出行政法的重點與「大」!法|律教育網統計行政法部分所佔分值的從多到少的排序為: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國家賠償法及其司法解釋、立法法(含行政法規、規章制定程序條例)、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突發事件應對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信訪條例等。至於收錄於法規匯編中的其他法規可作「小」來看待和處理!所以應重點掌握上述法律法規,尤其是其中的重點法條!

最後、經緯萬端,提緯挈經。

「緯」即橫向的一般法、基本法,是抽象的,行政許可、處罰、復議、訴訟、賠償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是抽象的,即為「經」。「經」是指特別的、一般行政法下的「子法」和「部門法」,司法考試中最重要的兩個「經」即《治安管理處罰法》和《稅收徵收管理法》。考生對行政管理部門職權往往是陌生的,「經緯論」的復習方法能夠幫助考生有效地理解、解構行政法的紛紜復雜現象!

⑷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目錄

《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目錄:
法理學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法的本體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歸納
(五)備考提示
三、法的運行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法的演進
(一)多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歸納
(三)備考提示
五、法與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歸納
(五)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論述題歸類精解
憲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憲法基本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二、國家的基本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三、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國家機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附:立法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法制史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西周至秦漢、魏晉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唐宋至明清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清末、民國時期的法律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歸納
(三)備考提示
四、羅馬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英美法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六、大陸法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歸納
(四)備考提示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目錄:
上編 行政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行政法基礎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二、行政許可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行政處罰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行政復議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國家賠償法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六、政府信息公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附:政府采購法、行政監察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信訪條例
下編 行政訴訟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二、行政訴訟的管轄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行政訴訟參加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起訴和受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五、行政訴訟證據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六、行政訴訟的特殊制度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七、行政案件的裁判和執行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八、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九、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論述題集中精解
一、試題解析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刑法》目錄: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刑法分值分布
二、關於犯罪論體系的說明
三、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刑法的解釋、基本原則與適用范圍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犯罪構成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四、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共同犯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己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六、罪數的特別形態——一罪與數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己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刑罰的體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八、量刑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九、行刑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危害國家安全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十一、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巳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三、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四、侵犯財產罪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論述題集中精解
《民法》目錄:
綜合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民法通則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民法基礎理論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自然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法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民事法律行為與代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人身權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六、債權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民事責任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八、訴訟時效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論述題集中精解
一、試題解析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合同法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合同的訂立與效力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二、合同的履行、變更和轉讓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違約責任
……
物權法
著作權法
商標法
專利法
婚姻法
繼承法
《刑事訴訟法》目錄:
第一部分 2005—2009年司法考試分值分布、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司法考試分值分布
二、命題基本規律與復習技巧
(一)命題基本規律
(二)復習技巧
第二部分 客觀試題歸類精解
一、刑事訴訟法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二、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三、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四、管轄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五、迴避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六、辯護與代理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七、證據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八、強制措施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九、附帶民事訴訟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四)備考提示
十、立案
(一)單項選擇題
(二)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三)備考提示
十一、偵查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二、提起公訴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三、第一審程序
(一)單項選擇題
(二)多項選擇題
(三)不定項選擇題
(四)已考考點及已考法條歸納
(五)備考提示
十四、第二審程序
(一)單項選擇題
……
第三部分 案例分析及司法文書題集中精解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商法·經濟法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⑸ 行政訴訟法司考真題 只要行政訴訟法的 單選題 歷年來的包括15年的

沒有那些單科的,只有歷年司考真題,因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在第二卷與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一起的,所以沒有單一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試題

⑹ 急求行政法例題分析解答

一、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現實基礎

(一)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法律參照

《繼承法》第7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第21條規定: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遺產的權利。《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第193條規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根據以上法律規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確定的兩個平等主體之間存在著權利、利益給予人(以下稱「給予人」)對權利、利益接受人(以下稱「接受人」)的在先權利或者利益,由於接受人的過錯,侵犯了給予人的其他權利、利益(並不是針對先前就存在的權利、利益)時,給予人採取措施使接受人喪失既得或者期待的權利、利益,這是給予人對接受人一種對抗。如果把這個結論放到兩個不平等主體之間,即國家和公民這兩個不平等主體之間,在行政給付領域,這種對抗也是存在並且適用的,即國家在行使行政給付的具體行政行為中,如果公民不遵守國家法律的規定,違反了義務,對國家犯罪或行政違法侵犯國家的權利、利益,國家也可以直接剝奪或者限制給予或者即將給予公民的利益,這種對抗就是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體現。筆者認為,在目前國家沒有制定《行政給付法》的情況下,「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應當成為行政給付的一個基本原則。

(二)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實踐基礎

在行政機關發放行政給付金的實務中,接受給付主體存在不少問題,如有的接受給付主體的主體資格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有的接受給付主體不符合國家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還有的接受給付主體為接受給付而違背道德故意傷害自己或他人,甚至有的接受給付主體是違法犯罪人員。如果國家對上述違法乃至犯罪人員繼續給予給付,則在客觀上助長了接受給付者的違法、犯罪行為,必然使守法者感覺不公平、不公正。筆者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行政機關對那些有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人不予發放甚至追回已經發放的行政給付金,或者扣減其一定比例的行政給付金;對那些違法犯罪的人直接取消行政給付金。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的原則可以通過發布規范性文件予以確認,這一做法已有範例。如我省海洋與漁業局制發的《省海洋與漁業局關於下發違法違規漁船油價補貼處置原則的通知》,針對漁船經營人違反規定在禁捕區、禁捕期生產作業,或者漁船經營人違反國家安全管理規定強行冒險生產作業的行為,明確規定「限制、剝奪這些經營人政策性柴油補貼」。天津、山東、即墨等地方海洋漁業主管部門也有類似的規定。

二、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概念及違法行為的界定

筆者認為,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指國家在作出行政給付的具體行政行為時,區別對待有不同程度、造成不同後果的違法犯罪、違反行政法規等行為的接受給付相對人,相應剝奪、限制其接受行政給付權利的原則。

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所指的「法」可以區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法律規范。廣義的法律規范是指接受給付的相對人應當遵守的國家所有的強制性、限制性法律、法規,還包括國家加入的國際條約,甚至道德規范。這就要求接受給付的相對人全面守法。俠義的法律規范是指接受給付的相對人應當遵守的國家關於行政給付的具體法律、法規。這就是說,只要相對人的行為沒有超出具體行政給付的法律、法規所確定的條件和范圍,就應當給予行政給付;相對人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行為與接受行政給付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筆者認為,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所確定的法律規范應當是廣義的法律規范。如某漁船經營人是接受政策性柴油補助的人,當這個漁船經營人並不是利用漁船進行合法的漁業生產,而是駕駛漁船到公海上聚眾賭博,最後被法院判決有罪,對這個漁船經營人來講勢必是不應發放政策性柴油補助的,盡管這個漁船經營人觸犯的不是漁業行業管理的法律,而是廣義上的法律。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所指的違法行為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刑事違法行為。對於一個享受撫恤金或者生活補助的接受行政給付的相對人來講,如果他觸犯刑律被判有罪,毫無疑問,在他收監入獄之時,國家當然地停止給予他撫恤金或者生活補助,這是沒有爭議的事實。如果按照國家的刑法規定,應當對罪犯「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刑的,即使罪犯一貧如洗,法院也必須依法判決罪犯承擔罰金刑。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不能一方面對罪犯判處罰金,執行刑罰;另一方面卻還履行行政給付職能,對罪犯給予行政給付金,這是兩個有背於常理的行為。

漁船經營人在禁漁區、禁漁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觸犯《刑法》第340條非法捕撈水產品罪的規定,其後果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對於被處以刑罰的漁船經營人,剝奪、限制其享受國家政策性油補,這是平常的人都能認可與接受的。

二是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與刑事違法的本質區別,在於違法的程度不同,造成的損害後果不同。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對國家權利的侵犯,只不過行政違法並沒有達到刑事違法的程度,因而並不需要國家用最強硬的手段制裁違法,因此,行政機關在對行政違法者給予行政處罰的同時,當然可以限制、剝奪這些違法者享有的接受行政給付的權利。

三是確權的民事違法行為。有論者在《巢湖退耕還林補助款行政給付案件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建議》?譼?訛中指出:「審查原告是否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造林驗收合格證,符合條件的就成了判令被告給付原告補助款的關鍵。對於土地流轉是否合法有效,是民事訴訟審查范圍,行政訴訟中不予審查。如農民就土地流轉是否合法提起民事訴訟,因土地流轉是否合法是行政合同的基礎,行政案件應中止審理,待民事案件判決生效後,行政案件再繼續審理。」此案中,如果生效的民事案件判決「土地流轉不合法」,那麼行政訴訟的結果肯定也不會支持原告取得補助款。在民事法律領域,如果民事確權行為非法,國家同樣也要剝奪或者限制接受人的接受行政給付權,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在民事法律領域也有適用范疇。這一案例確立了這樣一個原則,即接受行政給付的主體不能是權利瑕疵者。接受給付的主體資格是否適當,其本身的權利是否完整、權利是否存在瑕疵等直接關繫到行政給付的正確性、合法性,因而對接受給付的主體資格的審核也就成了行政給付的前提,如果接受給付的主體資格不適當,或者其本身違法,也只能限制或者剝奪對其的行政給付了。

三、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行為的性質

國家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基於國家的法律、政策形成行政給付關系後,國家就成為行政給付的義務人,國家因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而剝奪或者限制其接受行政給付的權利是剝奪或者限制其受益權,而不是行政處罰行為。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行為的性質主要有:

(一)具體行政行為性。接受行政給付的主體由於違反了行政法規或者刑事法律,侵犯了國家權利、利益,對這些違法者、侵權者剝奪或者限制其給付利益,只能由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有關組織依法或者依職權進行,行政機關剝奪、限制違法者、侵權者的行政給付接受權,是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機關只要停止給付或者使已經接受給付的相對人退還取得的利益即可實現。

(二)時效性。針對行政相對人一般行政違法,不可能剝奪其終身接受行政給付權。《行政處罰法》第29條規定,違法行為超過二年沒有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有特殊規定的除外)。接受行政給付人的違法行為發生在二年前,如果二年後才發現,那麼其接受給行政付權也就不應受到限制。對於超過追訴時效的刑事違法行為,由於法律已不再追究違法者的刑事責任(法律有特別規定的除外),對於其在過去的日子裡已經接受的行政給付金或者在未來的日子裡還將接受的行政給付金就不宜再限制或剝奪。

(三)決定機關的執行性和執行比例性。一般有權給予行政給付的機關就有權決定剝奪或者限制行政相對人的接受給付權,但接受給付人的違法、違規行為往往不是由實施行政給付的機關而是由其他有權機關(如公安機關)處理,這就要求其他有權機關將處罰決定轉交給行政給付機關,由行政給付機關剝奪或者限制接受人的權利、利益。

所謂執行的比例性,就是要區別對待不同的違法、違規行為,其遵循的原則就是:在刑事案件中,要嚴格區分罪與非罪,對於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或者無罪的刑事案件,當然就不能強行剝奪犯罪嫌疑人的行政給付;在行政違法案件中,要區分行政違法的程度和後果,針對違法的不同程度與後果,作相應的、適當的處理。如《行政處罰法》第27條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的違法行為存在上述情形的,行政機關在履行行政給付時就應當適當減少扣減比例;如果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行政機關也就不應當扣減行政給付金。

四、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理論支持和要求

我國行政法學理念經歷了一個從「管理論」到「控制論」再到「平衡論」的發展過程。「平衡論」進一步強調兼顧公權和私權、公平與效率之間的關系。一味地限制行政權並不見得就會合乎法治的要求,法治需要保證行政權在法律范圍內行使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其積極效應,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促進社會公共福祉。?譽?訛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限制的是違法者,保護的是守法者,堅守的是公平、正義理念,促進的是社會公共福祉。

(一)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行政行為必須公正的必然要求

行政公正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包括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在實體公正方面要求行政機關做到依法辦事、平等對待相對人和合理考慮相關因素。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給付職能時只有綜合考慮各相關因素,對違法者實施剝奪或者限制其受益權,才能在實質上平等地對待沒有違法的相對人。正如羅豪才教授所認為的:「依法行政對行政行為的要求大體上分為二種:……第二種要求是在職權范圍內作出的行政行為與法律或者法律精神沒有抵觸就可實施。比如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為公眾提供各種服務的行政措施等。這些行為有利於社會,只要在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內與法律精神不抵觸,就可作為。」?譾?訛

公正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法律制度的價值目標之一。公正往往屬於價值理性,具有模糊的相對性。行政機關對於行政給付的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公正,有一個價值判斷過程,即針對接受給付主體及其行為有一個價值判斷,包括該主體及其行為是否違法、違法的程度、違法的性質,一般公民對這種違法的認識等等,而這些內容並非都能夠用法律直接加以規定,但必須對這些內容作出了合乎法理的理性判斷,只有這樣才能使行政給付更趨於公平和公正。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在追求實質公正的目標下被邏輯地、合乎理性地推導出來的,是合乎法律精神和公正的。

(二)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行政行為的客觀理性要求

民事繼承、贈與合同中尚有撤銷權之規定,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這種對行政給付限制與剝奪本身就包含著國家權力的神聖不可侵犯性。無論相對人處於什麼狀況,國家制定的法律都必須遵守,否則法律就會空洞化。行政給付的接受人違反了法律直接侵犯國家的權利和利益,破壞國家的秩序,國家出於其本能就需要制裁,況且限制或者剝奪行政給付接受人的受益權並不是刑法上的制裁或者行政法上的處罰,而只是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體現。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實際上還在國家與守法相對人、違法相對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國家的行政給付行為更顯公平與合理。

(三)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行政行為的合目的性要求

行政給付作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一種實實在在的手段。當今社會,仍然有許多社會矛盾與不和諧現象,只有懲罰該懲罰的,剝奪該剝奪的,限制該限制的,才能實現給付行政的國家目的;也就是說,為了建設和諧社會,消減社會矛盾,在行政給付工作中實行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是勢在必行的。

(四)行政給付不支持違法原則的實踐要求

行政給付作為具體行政行為,切實體現了國家對部份弱勢群體的關懷,這就要求給付工作合法、合情、合理。作為行政給付當事人,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外特權;作為實施給付的行政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不越權、不失職,還要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確保行政給付既合法,又合情、合理。

⑺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介紹

《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包括了:《法理學·回憲法·法制史》答、《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商法·經濟法》和《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最新權威版本:《司法考試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精解(2010年版)(套裝共8冊)》由法律社連續8年最新增補、修訂出版。明確復習重點:整合2005-2009歷年試題,歸納提煉,直擊考點。節省備考時間:依據最新法規逐題詳解,辨析疑難,指導解題技巧。揭示司考方向:全面解密最近5年考試命題規律、考查重點、考查方式。

⑻ 請教一道司法考試行政法案例題,謝謝.

問題很清晰,先搞清楚電信局到底是不是行政主體。
我記得我學的時候內,沒電信。電信不容是行政主體。國有企業吧。

經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並提交書面報告,由地、市衛生行政部門審核批准後,到當地郵電部門辦理「120」急救電話開通手續。說明是個行政委託。郵電(電信)部門是受委託的單位。
好像有那麼一條說:行政機關授權的單位可以是行政主體。具體多年沒看書了。
行政許可分幾種,好像有種就叫默示許可。
回答很模糊。希望對你有用。

⑼ 求一道行政法題目的答案

這是2002年司法考試的一道真題,參考答案如下:

行政爭議是行政主體與公民、法人或者內其他組織容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權利、義務爭執。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既有行政系統內部的解決方式,也有權力機關的個案監督方式。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訴其具體行政行為侵犯自己的合法權益,並經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
本題中根據文件的規定,縣郵電局對本縣開通「120」急救電話承擔義務,因此郵電局在本案中屬於經授權而成為行政主體的被告,本案中的爭議涉及公共利益,郵電局對120電話的管理具有行政管理性質。故本爭議屬於行政爭議。

⑽ 司法考試題目

您好,司考題型和科目如下:
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內四份試卷容,每份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加油。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