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律師行政法

律師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6-01 09:16:23

① 中國律師為什麼,懂行政法學的人少。

首先咱們中國的律師確實欠缺這方面的相應的法律知識,我就是學習行政法,學具體抽象概念的,將近20多年了,這就是國家執法機關呢,他們的工作人員也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

②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的代理律師是否有權收集證據

在行政訴訟中,被告的代理律師沒有收集證據的權利。

行政機關內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必須根據事容實和法律來作出決定。如果行政機關是在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作出的,進人行政訴訟階段後,也不能再行收集證據,尤其是向原告收集證據。

③ 研究生階段讀行政法可以做律師嗎

研究生階段讀行政法不可以做律師,做律師的要求如下: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五條規定申請律師執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滿一年。
所以想要當律師,必須要有法律職業資格和實習經驗。

④ 行政訴訟為什麼律師都不敢接,法院也不受理,該怎麼辦

行政訴訟法看看就好,別當真了,就是打贏了官司,人家隨隨便便找個理由就讓你有人生污點,影響你一輩子,如果不是特別大的傷害,就算了。不過我給你答案,就用大白話和你說:方法一,15天內找他的上一級,或者同級政府提起復議;方法二,60天內找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如果你所在轄區的法院不受理,就找上一級法院說清楚情況起訴,它會幫你指定或者自己審)

⑤ 行政法律師學什麼專業

1、行政法律師主要抄學習行政襲法相關法律學科,也是學習的法學專業,只是法學專業中的一個細分學科,但是側重點是行政法學。
2、行政法專業也並不是說只學習這一科目,還是學習很多的法學科目,只是重點突出這一專業而已。
3、行政法學是研究行政法規范、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的理念、價值、原則以及行政法產生發展歷史規律的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行政法學主要研究行政法產生和發展的規律,行政法的本質、內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國家行政管理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當事人的地位,由此確立行政法的原則、原理和理論體系。
4、行政法是憲法統領下的三大部門法之一。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 律師 該看些什麼書

行政法方面要看:公務員法、信息公開條例、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行政訴訟要看:行政訴訟法、訴訟證據規定、國家賠償法等。

⑦ 中國律師協會行政法專業委員會主任是誰

全國律協行政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岳琴舫

⑧ 律師辯護是否可依據行政法規

如果對被告人有利,能證明被告不違法,就可以根據對被告有利的法律辯護,法律包括法律法規、行政法規

⑨ 律師行政訴訟有哪些技巧

第一節 行政訴訟業務在行政法律業務中的地位
最近幾年全國四級人民法院每年審結民事案件約600多萬件,刑事案件約80多萬件,行政訴訟案件約11-12萬件。行政訴訟案件相對於民事、刑事案件來說數量較少。對前面《律師行政法業務》一書編章結構的分析可知,律師的行政法律業務中除涉及訴訟外還有第5—11章闡述的非訴業務。一般的律師事務所對外宣傳時鮮見以專門從事行政訴訟業務見長的,因為行政訴訟如果代理原告難度大【行政干預與得罪行政機關】、收費低【主要是協商】。
律師在行政訴訟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有助於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處於服從的、被管理的地位,在訴訟中雖然他們與行政機關的地位是平等的,但他們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不甚了解,這就需要藉助律師運用其嫻熟的法律知識為他們提供幫助,從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其次,有助於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律師通過參加訴訟,對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中存在著的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違法行為予以指出,從而起到監督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作用。
再次,有助於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地審理行政案件。律師在行政訴訟中對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提出自己的意見,從而幫助法庭查明事實、正確適用行政性法律、法規和規章,作出正確的裁判。
第二節 行政訴訟業務基礎知識
一、行政訴訟的基本概念
行政訴訟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以該機關為被告依法起訴,由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並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動。訴訟當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行政訴訟的原告為作為被管理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的被告恆定為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但行政首長不是被告,行政首長出庭也不是代理人的身份。被告不享有起訴相對人或相關人的訴權,也不享有反訴權。人民法院的行政庭審理,只有合議無獨任制審判組織形式。
涉及法規:《行政訴訟法》11章75條,最高法院制定18部重要司法解釋,如《行訴法解釋》(八)98條,《行訴證據規定》6章80條,三個wto司法解釋:國際貿易、反補貼、反傾銷【各12條】,同時,最高院發布了16件重要的司法指導性文件和200餘件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
二、行政訴訟的歷史沿革
1982年《民事訴訟法(試行)》第3條第2款「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適用本法規定」——適用《民事訴訟法》時期;1987年開始制定《行政訴訟法》,1989年4月4日通過。1990年10月1日《行政訴訟法》生效。意義:五千年來第一次「官」民平等對簿公堂!護民——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本質:司法與行政的關系。
三、行政訴訟審理機構與案件
1986年10月6日,武漢市中院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汨羅縣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基層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1988年10月4日,最高法院成立行政審判庭。1990年開始行政案件逐年呈遞增趨勢,上升率達35%左右。統計資料:1986年:600件;1987年:5000件;1988年:7700件;1989年:9900件;1990年:12000件【自1990年10月至1999年10月的10年間,全國各級法院受理一審行政案件52.7萬余件,原告勝訴率占結案數的40%。行政訴訟案件類型已達50餘種】。後來則以—3—5—7—9—11萬遞增,至2001年最多為12萬,最近幾年一直在徘徊在11~12萬件【同期民事案件約600萬、刑事案件80萬】。1989年至2008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共受理各類一審行政案件140.5085萬件,審結140.1532萬件,結案率為99.7%.治安處罰、拆遷、土地的案件較多。
行政訴訟特點:①原告勝訴率與被告敗訴逐年提高。②撤訴率居高不下,如1995年在當年發生的5.1萬行政案件中撤訴率竟高達50.59%。分析原因:原告心悅誠服認識到行政行為合法,願意回到行政程序中自覺自願履行行政行為;在被告的壓力下違心撤訴;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而申請撤訴。③「好事打官司」,拆遷、專利案件明顯增多,老百姓維權意識明顯增強。④行政干預較明顯,被告往往利用其掌握的公共權力向法院施加影響。
四、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它決定了在行政訴訟中審判權和行政權是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司法高於行政的關系——生效裁判大於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此原則同時告訴我們人民法院監督行政行為的廣度和深度。五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從適用主體上說,其主體是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承辦。
其次,從審查的方式來看,人民法院應適用開庭審理的方式,這里的開庭與書面審理相對應。開庭可以是公開的開庭,也可以是依法不公開的開庭審理。
第三,從審查的范圍和廣度上看,法院只能審查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不包括與之對應的抽象行政行為。
復次,從法院審查行政行為的深度或程度上說,是只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與否的問題,不審查具體行政行這的合理與否的問題。
最後,審查的標准。《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一、二項確立的。五項標准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具備,即為合法,法院應予判決維持。五項標准中只要有其中之一不符合即為違法,法院就可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這五項標準是:一是主要證據是否確鑿、充分;二是適用法律、法規是否錯誤;三是否違反法定程序;四是否超越職權;五是否濫用職權;六是行政處罰是否顯失公正,如果顯失公正也屬於濫用自由裁量權的濫用職權行為。
五、律師代理行政訴訟的權利、義務
首先,律師的權利。根據新《律師法》第32條、第34條、第35條、第36條、第37條和《行政訴訟法》第29條、第30條的規定,律師作為行政訴訟代理人享有如下權利:
1.律師依法執行職務,受國家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干涉。
2. 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但代理被告除外
3.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訴訟文書及案卷材料。受委託的律師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權查閱、摘抄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所有材料。
4.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在庭審階段,經審判長許可,律師有權向被告、證人、鑒定人直接發問,或者申請法庭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證據申請重新進行鑒定或勘驗。
5.委託事項違法、委託人利用律師提供的服務從事違法活動或者委託人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重要事實的,律師有權拒絕辯護或者代理,已擔任代理人的可以解除委託代理合同。
6.律師在執業活動中的人身權利不受侵犯。
其次,律師的義務。根據《律師法》第30條、第32條、第38條、第39條和第40條規定,律師作為行政訴訟代理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 律師擔任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或者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人的,應當在受委託的許可權內,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
2. 律師接受委託後,無正當理由的,不得拒絕辯護或者代理。
3. 律師在法庭上發表的代理、辯護意見不受法律追究。但是,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惡意誹謗他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言論除外。
4. 律師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隱私。 律師對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委託人和其他人不願泄露的情況和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但是,委託人或者其他人准備或者正在實施的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其他嚴重危害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事實和信息除外。
5. 律師不得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擔任代理人,不得代理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益沖突的法律事務。
6.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①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②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
③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④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⑤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
⑥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
⑦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
⑧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⑩ 行政法-律師法

《行政許可法》第42條第1款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二十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十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但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因此在《律師法》另有規定的情況下,依照《律師法》規定。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