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口供

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口供

發布時間: 2022-06-01 15:46:48

1. 犯罪嫌疑人口供能當證據嗎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是屬於證據之一,但不能作為獨立的證據,人民法院是不會輕信口供的,以與其他證據佐證才能作為定罪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2. 口供和筆錄的區別

法律分析:口供: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為所作的口頭供述(包括對其他人的揭發檢舉)。筆錄:是法律行業中的專業術語,就是將證人、犯罪嫌疑人、或目擊證人的詳細身份和話語記錄的文字。

法律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3. 口供能定罪嗎

法律分析:視情況而定。

1、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2、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獲取供述。

3、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合議庭應當充分聽取被告人對事實的供述和辯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當然,如果能根據客觀證據證明其罪行了,也可以以零口供判其承擔法律責任

4. 錄口供要注意什麼

錄口供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為所作的口頭供述。在中國,公安、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必須堅持實事求是,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原則。口供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一種證據。只有口供,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
2、孤立的口供,未經查證和查證不實的口供當然不具有證據效力;
3、關於查證屬實的口供的證據效力。依法獲取的口供一經查證屬實,當然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
4、非法獲取的口供,雖經查證屬實,也不應承認其證據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5. 刑法什麼時候規定重證據、不輕信口供原則,在哪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重證據,不輕信口供的原則是在2012年3月14日全國人大上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1、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2、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3、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5)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口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修訂歷程: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6. 只有口供可以作為證據嗎

只有口供可以作為證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在刑事訴訟中,被告人的口供是證據種類之一,對偵破案件,查證犯罪,抓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作為證據,它所反映的案件情況必須是客觀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它包括證明被告人有罪的事實、無罪的事實、罪重的事實、罪輕或者可以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事實。

而被告人在刑事訴訟中處於被告的位置,經過人民法院審判,很有可能被判處刑罰。因此,在提供證據時,很自然地會考慮如果我作出這樣的口供,對我是否有利,法院將對我處什麼樣的刑罰。這樣就很有可能避重就輕,或者提供摻有虛假成份的口供,甚至完全是虛假的口供。

(6)刑事訴訟法中關於口供擴展閱讀:

口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條件:

1、孤立的口供,未經查證和查證不實的口供當然不具有證據效力,這已由立法所確定,不必贅述。

2、關於查證屬實的口供的證據效力。依法獲取的口供一經查證屬實,當然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但是應當看到,對口供的查證過程,同樣是一個收集其他證據,審查判斷所收集的證據的過程,審查口供的真實性必須有足夠的其他證據,口供作為一種對案件事實有直接證明作用的證據,根據邏輯規則,其自身在不能證明自身真實性時,亦即喪失了獨立證明案件事實的可能性。

3、非法獲取的口供,雖經查證屬實,也不應承認其證據效力。現行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不僅如此,中國刑法更是將刑訊逼供行為規定為犯罪。長期以來,實踐中對非法獵取的口供,如屬「屈打假招」之類的口供,自然不會被採信,但對於非法獲取的「真供」採信與否多有爭議。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