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提起二審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提起二審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6-01 22:44:41

① 民事訴訟二審流程詳細

二審的程序:

1.立案階段:以書面形式向原審法院或上一級法院提交上訴狀,

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的: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 5 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法院審理。原審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後,應當在 5 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到第二審法院。

向上一級法院提交上訴狀的,二審法院應在5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法院。

立案完畢通知雙方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

2.開庭: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議解決糾紛;

3.判決

(1)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2)當庭宣判,或擇期宣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七條: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本章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

②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的,應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因此法院應依法改判。
法律分析
第二審法院審理的內容是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從職能上界定,我國第二審法院進行的審理既是事實審,又是法律審。但審理的事實和法律問題,是圍繞著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的,即只審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如果上訴人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全部,則二審法院就應對一審判決中認定的全部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如果上訴人只請求改變或撤銷判決的一部分,則二審法院只圍繞上訴請求的部分事實認定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即可。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既是上訴人提出的事實和法律問題,也包括上訴人未提出的但與上訴請求有關的其他事實和法律問題。二審通常由上級法院受理,法院會結合證據材料認真審閱卷宗,民事訴訟法二審法院認為事實清楚,但是適用法律錯誤的,會以判決、裁定等方式依據正確法律改判。這里需要注意,當事人提出二審也是有一定期限要求的,必須在一審結果尚未生效前提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③ 民事訴訟二審期間有新法規出台適應二審嗎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回件,答經過審理,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審可以增加新的訴訟請求,法院將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另案起訴。

二審提出新的訴訟請求的,法院原則上不會支持,但對方當事人同意由法院一並處理的除外。如果對方不同意的,可以就新的請求另外提起民事訴訟處理。


(3)民事訴訟法關於提起二審的規定擴展閱讀:

對於未決案件,可以適用新法的規定。但有一個前提,必須是新法的規定處理更輕。這就是法律適用上的:從舊兼從輕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我國處理各種法律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刑法適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都適用「從舊兼從輕」原則。

④ 對民事訴訟一審判決不服在15日內提起上訴,到中院二審,二審立案有規定時間嗎

摘要 您好,如果是向二審法院起訴則時間為一個月左右,如果是向原法院申請,則需25天左右

⑤ 民事訴訟一審裁定駁回起訴,原告不服上訴,二審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法院會判決嗎

二審法院不會對當事人之間的糾紛直接作出判決,而是根據原告起訴是否符合立案條件,分別作出維持一審裁定或者撤銷一審裁定、指令一審法院立案審理的裁定。
法律分析
我國民事訴訟實行立案登記制,對於符合民事立案條件的民事案件,法院應當立案審理。具體而言,符合以下四項條件的民事案件,法院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第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民事主體。第二,有明確的報告。第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第四,案件屬於人民法院的主管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若原告的起訴不符合上述四項要件,則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其提出的訴訟。若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後發現原告起訴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則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對於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的裁定,原告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若二審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起訴確實不符合立案條件,則裁定維持一審的裁定。若認為原告起訴符合民事立案條件,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起訴裁定有錯誤的,應當在撤銷原裁定的同時,指令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可見,二審法院作出的是程序上的裁定,而不會對當事人之間的實體上的糾紛做出判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錯誤的,應當在撤銷原裁定的同時,指令第一審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查明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起訴裁定有錯誤的,應當在撤銷原裁定的同時,指令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