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生育津貼扣除
❶ 生育津貼是扣除產假期間實際領取工資的金額還是要加上社保個人部分
單位社保繳費正常的,生育醫療費和產前檢查費是在醫院直接刷社保卡里的生育基金報銷掉的,超過限額的必須自費。
生育前後單位連續正常繳納社保滿10/12個月的,職工可以在生完小孩後6個月內去社保局申請生育待遇,可以自己去也可以單位去,工作人員會根據生育方式判斷產假多少天,有多少一次性營養補助。休產假期間單位必須正常發工資,不發違法,可以進行勞動仲裁。
單位發了工資的,因為你休假沒上班,所以生育基金會有個生育津貼補貼給單位,直接打到單位賬戶上,津貼給單位不是給個人的,但是津貼高於工資的,單位必須把差額給個人。也就是說津貼和工資哪個高,職工就得多少錢
產假工資單位每個月要給你正常發,你原來每個月發工資多少,就是產假工資
津貼高於工資的部分單位要給你,不管你工資是按照總額1000還是實際到手500來算,津貼都高於工資,津貼是3000,那麼你拿到手的就是3000元,。
❷ 產假期間公司繳納的社保要不要在生育津貼里扣除
如果是說公司繳費部分,那麼自然不能從當事人的生育津貼中扣除;但是如果是社保的個人繳費部分且生育期間未曾扣繳,則可以從生育津貼中扣除。另外,如果生育期間用人單位支付了基本工資等,這些也是可以從生育津貼中扣除後再將余額發放給當事人的。
❸ 新勞動法對生育津貼有哪些的新規定
勞動法對於生育津貼有下列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保制度,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可以獲得幫助和補償;而勞動者享受的生育待遇的條件和標准,則由法律、法規規定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
女職工生育或者流產的醫療費用,按照生育保險規定的項目和標准,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❹ 生育津貼扣除產假工資時,產假工資是算應發工資還是實發工資
你寫了很多,也謝了很多公式,確實了解了不少,也做足功課,但是其實不用這麼復雜,而且生育保險金規定中也明確了你享受的權利和相關義務。
先告訴你,女職工正常繳納社會保險(五險中包含生育保險金),在合法妊娠後享受國家待遇——生育保險金,其中包含生育生活津貼和生育醫療補貼兩項。根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固定》和社會保險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中規定,女職工享受剩餘生活津貼中單位可以不再支付其產假期間的工資。也就是說你不用麻煩算了。
但是如果你的產前12個月平均工資高於生育生活津貼標准,差額部分單位要補給你,具體可以看社保給你的計算基數和總署計算。
產假期間用人單位必須正常為你繳納社會保險,但是你個人需要支付的部分,你自己要支付。
❺ 如果生育津貼報銷到公司賬戶,公司扣押生育津貼是否合理
公司扣押生育生育津貼的行為不合理,因為女性的生育津貼是法律規定的補貼,是對女性生育期間的一種保護和經濟補貼,是不能被私自扣押的。
❻ 生育津貼單位扣著不發怎麼辦
法律分析:根據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在女職工產假期間是需要支付生育津貼的,女職工享有生育津貼,用人單位是沒有權利扣除的,但是在這期間單位是有權利拒絕支付工資的。職工的生育津貼要是被單位扣下的話首先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溝通處理,要是協商無果的可以向勞動局提出調解的請求,要是調解無果的話,當事人還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或者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
法律依據:《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八條 女職工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對已經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准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對未參加生育保險的,按照女職工產假前工資的標准由用人單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