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可以抗訴嗎
❶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抗訴的相關規定
法律分析:1、關於民事抗訴的范圍。必須明確的是,民事檢察監督應當主要是「事後監督」,即對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監督,而不是「事前監督」、「 事中監督」或者「全程監督」。
2、各級人民檢察院審查同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民事裁判及調解書,認為符合法律規定抗訴條件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❷ 民事訴訟法當事人沒有上訴,沒有再審,申訴中檢察院能提起抗訴嗎
民事訴訟當事人沒有上訴,不影響檢察院抗訴。
但是,沒有向法院申請再審,或者沒有向法院申訴,是不能要求檢察院抗訴的。
即使向檢察院申訴,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法院判決有明顯錯誤,檢察院也不會抗訴的,最大可能是提出檢察建議。
❸ 民事訴訟二審後可以立即抗訴嗎
民事訴訟二審後不可能立即抗訴的。首先抗訴是檢察院許可權,民事案件一般檢察院是不會直接介入的;其次,就是檢察院可以介入,也是需要當事人向檢察院反映後,檢察院經過調查研究後才能決定;再次,當事人沒有抗訴權,二審後判決就生效了,如果當事人不服可以申訴,但是申訴不影響執行。
❹ 民事案件可以抗訴嗎
❺ 民事終審過了一年多了還能申請抗訴嗎
民事終審過了一年多了不能申請抗訴。
而且民事案件必須是通過再審才能申請檢察院抗訴,如果沒有通過再審程序,直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的,人民檢察院不予受理。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
抗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審判實行法律監督的重要形式。抗訴分為依上訴程序和依審判監督程序兩種提出方式。
對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同級人民檢察院可在抗訴期限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或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可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人民法院應依法再審。再審時,人民檢察院應派員出庭。
抗訴的形式如下:
1、第二審程序抗訴,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2、審判監督程序抗訴,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確有錯誤時,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