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協議管轄約定不明
❶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究竟該由哪個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內法院。管轄協議約定兩容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❷ 管轄權約定不明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法律分析:不同情況下的管轄法院是不同的,管轄權約定不明需要結合案件實際情況來確定管轄法院,一般來說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五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❸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協議管轄的規定
協議管轄是指民事案件當事人在糾紛發生之前或者糾紛發生之後,可以在書面合同中以協議的方式選擇管轄法院或者協商選擇管轄法院。但有效的協議管轄需符合一定條件:
華律網
一、協議管轄的范圍僅限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二、協議管轄選擇的法院,必須與合同有實際聯系,不能選擇與當事人和合同毫無關系的人民法院管轄。即當事人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這五類中選擇一個管轄法院。如果管轄協議約定不明確或者選擇了兩個以上法院,協議無效。
三、協議管轄只適用於第一審民事案件。對二審和再審民事案件則不適用。
四、協議管轄不能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舉例來說,不能把應由基層人民法院作為第一審的案件,約定選擇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屬於專屬管轄的案件,即因不動產提起的訴訟、港口作業中發生的訴訟、繼承遺產發生的訴訟,都不能由當事人約定選擇其他管轄法院。
五、協議管轄,雙方當事人必須達成一致的書面協議。書面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前達成的選擇管轄協議。合同無效並不影響協議管轄條款的效力。
❹ 合同約定訴訟管轄法院 不明確怎麼辦
合同約定管轄不明,視為沒有約定,按照正常管轄法院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❺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 究竟該由哪個法院管轄
合同約定管轄法院不明,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法院。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十八條 合同約定履行地點的,以約定的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對履行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爭議標的為給付貨幣的,接收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動產的,不動產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其他標的,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即時結清的合同,交易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條 根據管轄協議,起訴時能夠確定管轄法院的,從其約定;不能確定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管轄。
管轄協議約定兩個以上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第三十一條 經營者使用格式條款與消費者訂立管轄協議,未採取合理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消費者主張管轄協議無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❻ 協議管轄 約定由某省法院管轄 這樣算約定不明嗎算協議無效嗎
約定管轄只能約定與事件相關的區域,級別是由法律規定,因此你們約定不符合法律規定,視為約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