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念斌案
㈠ 念斌冤案 冤案製造者被追責了嗎
還沒有。
念斌案的一個特點,也是進步點在於其是個「無真凶」的冤案版。以往的冤案如權佘祥林案、趙作海案都是真凶出來了,大家知道判錯了,所以追責冤案製造者沒有任何問題。但念斌案沒有找到真凶,甚至不能排除念斌就是真凶,念斌的冤不在於他是不是兇手,而在於他在訴訟過程中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權利,是程序不合法導致了案件的程序錯誤,最終導致案件被判無罪。
這個案件的進步意義在於,實體事實並未查清,只因司法機關程序違法而判無罪,表明我國司法機關對程序正義的重視程度大幅度提高。
但是從伸冤的角度來說,畢竟真凶尚未落網,事實尚未查清,很難說念斌就是冤枉的,以此來追究當年辦案人的責任也似有不妥。當然,從法律角度來說,哪怕念斌就是真凶,程序違法的辦案人也應當被追責。但實踐中我國司法界畢竟還無法完全摒棄實體優先的理念,所以在實體上證實念斌確實無罪之前,僅因程序違法就追究辦案人責任可能性不大。
㈡ 念斌案當年負責人現在都受到處罰了嗎都有哪些人,受到什麼懲罰
福建念斌案近況:
2014年8月23日,福建省福州市,無罪釋放的第二天念斌接受記者拍攝。 澎湃新聞記者 王辰 圖
「(念斌)涉嫌什麼罪名你們難道不清楚嗎?」2014年11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公安局法制大隊負責人這樣回復念斌的姐姐念建蘭。
此前,念斌曾兩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辦理護照遭拒,出入境管理部門回應稱,平潭縣公安局已於9月份對他重新立案偵查。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認為,對無罪釋放人員重新立案偵查並不違反法律規定,但要有新的證據。不過,在第一次與犯罪嫌疑人接觸之前,偵查機關並沒有告知立案依據的義務。
「涉嫌什麼罪名你們難道不清楚嗎?」
2014年11月14日,念斌在福州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護照時,因身份信息在出入境管理系統中顯示為「犯罪嫌疑人」遭拒,曾為弟弟奔走8年的念建蘭不得不重新四處「要說法」。
念建蘭一度相信,發生上述情況可能是因為「信息更新滯後」。2014年11月22日,念建蘭和念斌再次來到福州市出入境管理局,念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依然沒有改變。
念建蘭稱,第二次去福州市出入境管理局時,一位陳姓科長告訴念斌,今年9月平潭縣公安局對念斌重新立案偵查,將他列為「犯罪嫌疑人」,目前是布控對象,依法不允許出境。
為此,念建蘭在11月22號晚上給平潭縣公安局局長陳昌平打電話,電話錄音顯示,陳昌明回應,「電話里不能說,周一聯系。」
11月24日(周一)下午,念建蘭再次致電陳昌平,陳昌平又稱:「正要出差,相關情況和平潭縣公安局法制大隊溝通。」
念建蘭接著致電平潭縣公安局法制大隊負責人,詢問「公安局什麼時候對念斌立案?他涉嫌什麼罪名?」該負責人回復:「我們公安局既然作出這個決定肯定是有依據的,對任何人、任何事情我們都是按程序來辦。」
念建蘭追問:「念斌到底涉嫌什麼罪名?」上述負責人回復:「涉嫌什麼罪名你們難道不清楚嗎?電話里不要談這些,我們當面說。」
最終,雙方約好11月26日下午在平潭縣公安局當面溝通,念建蘭提出要律師和記者陪同,對方回應:「只接待家屬。」
11月24日下午,澎湃新聞分別致電平潭縣公安局局長陳昌明和上述平潭縣公安局法制大隊負責人,兩人均拒絕了電話采訪。
專家:重新立案要有新的證據
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縣澳前村17號兩戶居民家中多人出現中毒症狀,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警方經過偵查,很快確定是人為投入氟乙酸鹽鼠葯所致,認為其鄰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此後該案歷時8年10次開庭,念斌四次被判死刑。
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院再審宣判念斌無罪。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洪道德告訴澎湃新聞,如果是法院宣告無罪以後,公安機關又對念斌限制出境,意味著公安機關對念斌重新啟動了立案偵查程序,「法律沒有規定宣告無罪的公民不能成為新的偵查對象,但列為犯罪嫌疑人要有新的證據」。
洪道德說,在第一次進行訊問或採取強制措施之前,偵查機關沒有義務告知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或者立案調查的依據。
曾參與念斌案的律師公孫雪認為,對當年平潭縣的中毒死亡案件重新立案偵查,首先要查明死者的死因,排除意外或者誤食等情況,然後才能確定是否為刑事案件。而對念斌的無罪判決已經寫明「被害人死於氟乙酸鹽鼠葯中毒的依據不足,投毒方式依據不確實,毒物來源依據不充分」。
「無罪判決說明偵查機關的立案依據就存在問題。念斌8月份被無罪釋放,9月份被重新立案偵查,8年沒查清楚的案子,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有了新的證據?」公孫雪說。
據了解,念斌已准備申請國家賠償,對於被列為犯罪嫌疑人是否會影響國家賠償的申請,洪道德說,申請國家賠償的程序可以正常進行,除非公安機關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念斌重新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法院才有可能暫時不受理國家賠償。(一號專案)
㈢ 念斌因什麼罪名坐牢
報道~投毒罪
㈣ 念斌案為什麼能翻案
三大疑點幫念斌翻案
2008年2月3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念斌死刑,然而面對案件中不斷出現的疑點,念斌的姐姐念建蘭始終堅信,自己的弟弟應該是無辜的,絕望之中,念建蘭決定更換律師。黑暗之中,念建蘭希望能夠看到一點光亮。2008年2月,念建蘭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了律師張燕生。
念建蘭:「張律師看了一下起訴書,就說水壺有沒有檢,我說前前後後見了那麼多律師,沒有一個人告訴我說抓到一個核心問題,水壺有沒有檢。」
張燕生發現,檢方提供的證據中,前後矛盾的還不止這一處。而這些矛盾之處,也成為念斌案最終逆轉的關鍵。
疑點一:可疑的視頻「剪接點」
在福州警方提供的審訊視頻中,念斌曾親口供述自已的投毒過程。
念斌翻供之後,檢察院便將當時審訊的視頻提交給了法庭,以此證明念斌當時並沒有遭到刑訊逼供,而是自願承認。與這份視頻同時提交給法庭的,還有一份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的鑒定報告,證明視頻完整沒有經過剪接。
在這份視頻里,確實看不到念斌被刑訊逼供的畫面,但是卻有一個明顯的剪接點,而就在這個剪輯點前後,念斌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從不承認作案到對投毒供認不諱。
然而法院的最終判決,並沒有提到這個細節,而是最終認定,視聽資料記錄了念斌「作有罪供述時的神態自如、環境寬松」,念斌關於被刑訊逼供的辯解不能成立。
疑點二:「早產」的檢測報告
據念斌對投毒經過的供述,他於2006年7月27日凌晨1點左右把鼠葯投放在了水壺內。據此,公安機關的起訴書認定,水壺的水含有氟乙酸鹽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原因。但據念斌律師張燕生的說法,在公安機關提供的物證中卻沒有看到水壺被檢出毒物的報告。
張燕生發現,檢方提供的證據中,前後矛盾的還不止這一處。其中鐵鍋的送檢時間明明是2006年8月1號,而檢驗報告卻在7月31號就已經得出。
還有,關於毒物的來源,檢方指控念斌是從一個姓楊的老人那裡購買的氟乙酸鹽鼠葯,然而當張燕生去調查時,這名姓楊的老人卻表示不記得見過念斌。
隨著疑點的不斷增多,一些毒物專家也被邀請加入了念斌的案件,專家們發現,根據警方提供的檢驗報告,在死者的心血、尿液和嘔吐物中都檢出了氟乙酸鹽,然而在胃和肝里卻沒有檢測到,這有悖常理。
在投毒案中,死者的中毒原因、嫌疑人的投毒方式以及毒物的來源都是定罪量刑的關鍵,然而辯護方提出的種種疑點,卻讓檢方的這些證據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無懈可擊。
疑點三:「完美」的質譜圖
質譜圖是廣泛應用於各個學科領域中通過制備、分離、檢測氣相離子來鑒定化合物的一種專門技術。比如,在一起毒品案中,公安機關要通過一種技術手段證明繳獲的「大麻」就是大麻,質譜法便是現在普遍運用的一種方法。在念斌案中,警方便是運用質譜的檢驗方法,認為死者系氟乙酸鹽中毒,進而鎖定投毒者為念斌。然而,不同中毒的原因,在質譜圖上就會有不同的波形表現。對於投毒案來說,質譜圖就是支持警方鑒定結論的最原始的信息。
張燕生律師一直要求調取本案的質譜圖,但都被以「內部機密」為由拒絕提供。直到2013年7月庭審時才被警方遞交給了法庭,這也成為全案被推翻的一個關鍵。
經過對質譜圖的分析,專家發現,死者俞悅尿液的質譜圖竟然與機器檢測時使用的標准參照圖譜一模一樣。俞悅竟然能尿出一個氟乙酸鹽的標准樣品來,這是荒唐無比的。更令人震驚的是律師的第二個發現:被害人俞潘的嘔吐物和俞潘的心血竟然來自於一個檢材。
經過仔細研究,專家最後得出結論,根據現場物證的檢驗結論,應該皆未發現氟乙酸鹽,本案件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氟乙酸鹽曾被使用過,也就是說,警方認為兩名孩子死於氟乙酸鹽中毒的結論不能成立。
最高法收回死刑核准權保住了念斌的命
2008年12月18日,福建省高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念斌案發回重審。那一刻,念斌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然而事實上,此時距離他最後回家,還有漫長的六年時間。
2009年4月29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念斌案再次開庭審理,辯護方提出的種種疑點依然沒有被採信。兩個月後,念斌再次被判處死刑,念斌不服再次提出上訴。
2010年4月7日,福建省高院做出終審裁定,駁回念斌的上訴,維持原判。案子被送到最高法復核,念斌的死刑隨時都有可能執行。
對未來失去希望的念斌,此時並不知道,他的命運早在第一次被判處死刑之前,就與我國的司法改革進程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2006年10月,我國的人民法院組織法進行修改,明確規定,從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權。原則上都要提訊被告人,當面聽取被告人的意見。對證據有疑問的,要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到案發現場進行調查。
2010年10月28日,最高法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核准念斌死刑,將案件發回福建省高院重新審判。
帶著這些疑問,2014年3月15日,念斌的律師團又召集國內多名毒物專家,對26張質譜圖逐一進行分析。經過仔細研究,專家最後得出結論,根據現場物證的檢驗結論,應該皆未發現氟乙酸鹽,本案件並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氟乙酸鹽曾被使用過,也就是說,警方認為兩名孩子死於氟乙酸鹽中毒的結論不能成立。
(4)刑事訴訟法念斌案擴展閱讀
案件經過
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縣澳前村17號兩戶居民,丁雲蝦家和房東陳炎嬌家一同吃晚飯;到了晚上10點,丁雲蝦10歲大兒子俞攀和8歲的女兒俞悅,相繼出現腹疼、頭疼、嘔吐和抽搐等症狀,被診斷為食物中毒,經醫生搶救無效死亡。警方在接報報警後即到達現場,宣布該案系「人為投毒」,於當日刑事立案。
2006年7月30日,警方從死者的心血和嘔吐物中檢驗出「氟乙酸鹽」有毒成份,認為死者系氟乙酸鹽中毒死亡,並認為其鄰居念斌存在重大作案嫌疑。
據警方提供的案卷資料,念斌投毒動機是,2006年7月26日晚,一名顧客來買香煙,被丁雲蝦招呼到她的店裡(兩者同開雜貨店),搶了念斌生意,因懷恨在心,想教訓丁雲蝦。遂於次日凌晨將鼠葯投入鄰居家的鋁壺中,造成了2死4傷。
這就是福建省「念斌投毒案」。念斌被逮捕,提起公訴。 後該案歷時8年10次開庭審判,4次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2010年10月最高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出不核准死刑的裁定書,並撤銷原判發回福建省高院重審。
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銷了福州市中級法院對念斌的死刑判決,該案件發回福州中院重新審判。2011年9月7日,該案在福州中院再次開庭審理,再次對念斌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終審判決:
一、撤銷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念斌無罪。
三、上訴人念斌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㈤ 念斌投毒案
中國刑辯第一人、學者律師 田文昌
我們一再強調魷魚為什麼沒查?該查的為什麼不查?很可能是一開始有失誤,為了掩蓋失誤,必須得弄出結果,否則沒法交代,這是個問題。當然這是一種局外人的分析,但是從證據角度講問題是十分明顯的,最高法院不予核准這個案子自有他的理由。
案子本身就是兩大方面:一個是實物證據質疑言詞證據,現在有足夠的實物證據證明案件的缺陷和疑點漏洞,足以質疑口供和其它相關的證據;再一個非法證據排除的問題,至少被告人提出了這么明確具體的逼供方式,卻沒有播放全程錄音錄像,就是重大疑點,僅憑這一點就可以認為是非法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這個案子還有一個問題,一開始介紹的,一包香煙的沖突,形成殺人動機,這個動機是非常值得質疑的。雖然指控是投毒,動機也難以解釋。一包香煙能不能導致這么大的殺人或者投毒的動機?這也是違背常理的。
這件案子的意義在於居然能夠被否定之後再次報上來,法院再次認定,這個問題值得懷疑。包括我們學界、律師界、媒體,要問為什麼這樣?這樣做的理由和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麼?
克毒制勝的科技衛士、毒物分析專家 潘冠民
說從楊雲炎那買的鼠葯,說這個是來源,從那買過,可是也沒有證實楊雲炎的鼠葯就是與嘔吐物是同源,嘔吐物裡面毒物的雜質、顏色等特徵都沒描述,只說有氟乙酸鹽,氟乙酸鹽是毒物,還需要對有關的雜質進行檢驗,才能確定同源性。先不說儀器檢驗,就是用肉眼從表觀檢驗,看顏色是不是差不多?這些都沒有做,不能硬說就是從楊雲炎那裡來的,要有科學鑒定做依據。
再一個就是魷魚沒追查,沒追查魷魚,實際上就是毒源不追查,等等沒抓住根本原因,毒源沒有查清,案件就不能定性。毒源不查清,能說他投毒了嘛,比如中葯中毒,你怎麼辦?不一定是中葯里投毒了,有抓錯葯的,毒源很重要,人命關天的事必須做實,這個案子的疑點太多,在好多證據都沒有的情況下不能這樣判。
毒物專家 張繼宗
死死抓住這點,壺里沒檢出毒,水裡怎麼可能有毒?而且法院自己也矛盾。法院也死死抓住念斌承認了,特別是兩次會見律師的時候,不管有沒有監督,反正他已經承認了。上次老潘我們倆就提出這個問題,氟乙酸鹽是水溶性毒物,不要說喝半碗稀飯了,喝一點都不得了。
大律師李肖霖
當時認定的那個銷售鼠葯老頭說,這鼠葯是他個人配置的,是多種毒葯的混合體,那肯定還有其它毒葯成分在裡面,因此如果有其它毒葯成分在里,那麼和致死的這個毒葯,兩個是否同源是可以鑒定的,但是沒有鑒定;只要拿出質譜圖現在仍然可以進行鑒定,但是沒有做這個鑒定。所以說,它是否是從老頭那買來的毒葯還處於不確定狀態,念斌供述的這一情節也難以證實,或者說沒有證據支持是真實的
我總結一下,念斌他自己供述了作案路線當中的所有的關鍵環節是這樣的:
第一,購買鼠葯為毒品,但沒有證實頭的毒和鼠葯它們是同源的。是否是用購買的鼠葯投毒的?說不定他還是專門拿到氟乙醯胺這個單味葯進行投毒。這也是十分有可能的,買鼠葯的老頭作證說,他的鼠葯都加了紅色的染料,以便於和正常的食物相區別。但案情當中描述的鼠葯泡的液體是乳白色的,如果這是真實的情節,就足以這證明了可能不是用鼠葯投毒。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查清楚他哪裡來的這種毒葯?
第二,配置毒液的地方沒有檢出毒物。這就可能說明沒有配置毒液的事實存在,要存在一定有痕跡。
第三,裝毒液的礦泉水瓶子沒到案,去向也沒有找到,可能該物證自始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任何鑒定礦泉水瓶子是否裝過毒水、是否有念斌的指紋這樣的可能,這些都無法查清。
第四,所謂從壺嘴倒進毒液說法明顯的不合邏輯。把蓋揭開,不會留下指紋,因為這壺蓋上本身就全是紋,那個蓋是棱形的,根本不會留下指紋,抓起壺蓋往裡面一倒是最便捷的。人作案都要走捷徑,不可能舍棄方便走復雜,這是不符合自然情況的,而且公安人員做實驗說在有燈的情況下可以穩準的從壺嘴倒進去,但你要想到,念斌不是作案高手,他的心理狀態當時他一定是緊張的,又是在黑暗當中作案,所以沒有灑出一滴液體這是不合邏輯的。
第五,壺里沒有檢出毒物是不可能,根本上推翻了通過水壺投毒的可能性,這個毒水壺至今都是可檢驗的。
第六,所謂門把手上有可疑毒物作為立案的基本證據線索比較被法院排除了,念斌的故事自始至終所有的路線當中都沒有任何證據支持,所有情節都沒有證據,本案不是缺乏證據,而是徹底沒有證據。念斌店裡沒有毒物被檢出和水壺中沒有毒物被檢出這兩個事實的存在任何一個就足以完全排除念斌作案可能性。
這些人都是揣著聰明裝糊塗,我們討論的這些東西說出來只能讓大家更明白,可是更明白情況下他們仍然裝糊塗,這個案子不是難在事實認定上,也不是難在證據認定上。這個案件簡單的分析足以推翻所有的指控編織出來的那個故事,我想普通人都可以看的懂,這些公檢法的專業人士怎麼可能看不懂呢?
大律師陳有西
我完全同意剛才李肖霖律師講的,和張燕生律師剛才匯報的觀點。此案你們做無罪辯護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我辯護也是這個觀點。我很佩服張燕生他們兩位律師能夠這樣扎實的做這個案子,田文昌主任剛才也分析得非常多了。
福建這個案件的法官很傻,萬一將來真正投毒人找出來,法官冤判了以後,你怎麼交代?實際上你們這個案件的律師,是在幫他們法院在把這個關。他們怎麼能夠把這個連續發回重審的案子,還按照原樣的證據,就一直再判死刑?
我覺得這個案子,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我們《刑訴法》的修改,發回重審不能多次發回的問題。這次全國人大三月份上會時要提出來,發回重審最多發回一次,第二次不能再發回,上級法院應該直接改判無罪,最高法院或者省高院應當直接改判無罪放掉,不能一直發回。如果一個案件發回個十次,無罪的案子都可以把人關到死。一直審到死。這個是我們《刑訴法》的重大漏洞。現在我們的發回重審是無次數限制的,發回十次都可以,這個人就可以把他搞死掉。
所以我覺得這個案子,不僅僅是一個個案,而是具有普遍性的,意義很大。違法證據排除問題,不能多次發回重審問題,間接證據能不能定罪問題,口供證據能不能把人判死刑的問題,《刑訴法》修改當中都值得注意。
我分析呢,法院敢這樣判,估計當地政法委或者有關領導是討論過的,有態度的,有人為法院在挑擔子。如果法院副卷里沒有領導拍板的紀要和批示,法官不會那麼傻。對這樣的明顯疑案敢下判。他將來會承擔錯案責任。如果有了背後的指示,他們就會無所顧忌。中國很多冤案就是這樣出來的。等到真正追究的時候,表面上判的法官會有幕後的人強力支持和包庇。而幕後的人又不會被直接追究到,因為判決書上沒有他們的名字。互相抱團就是這樣來的。中國的司法不獨立,責任不明晰,集體負責無人負責,是冤案難免的根本原因。
我再講這樣幾個要點:
一、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認定念斌進行了投毒行為,一是沒有指紋,第二,他購買毒物的認定沒有關聯,賣鼠葯的老頭的口供與投毒者的口供無法印證;第三,現場指認有可能被污染,不是在沒有任何污染情況下,嫌疑人自己帶到現場去。指證是這個地方買老鼠葯,必須沒有經過任何污染引導,是自己帶去,就在這里;然後通過其它渠道印證老頭賣鼠葯也在這里。現在是警察車拉到這里讓他指認,這就涉嫌指供誘供,污染了嫌疑人的認識,是「做」證據,而不是在「查」證據。直接證據,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唯一的直接證據,是言詞口供證據,而言詞證據,又不能排除刑訊逼供、誘供所產生。因此直接定罪的因果關系,投毒和發生死亡結果的關聯點沒有。
二、間接證據不能排除合理懷疑。這個案子從今天所有的間接證據來看,存在大量的不能排除的疑點。水壺投毒的可能性不能建立唯一性,不能排除其他毒源。包括魷魚是不是有毒、塑料盒是不是有毒,炊具、餐具是不是有毒、其他水源是不是有毒。這一點我特別佩服燕生你們的分析,現有的證據恰恰能夠推翻公安和檢察機關證明的、水壺是毒源的證據,因為稀飯也是用這個水壺的水做的,其他菜燒的時候也用過這個水壺,為什麼只有吃魷魚的才中毒了?律師這個比對分析的證據鎖鏈,是非常嚴密的,水壺不是導致魷魚有毒的原因。你們進行的關於粥致死、魷魚致死、雜魚致死這幾個關節點的比對分析,是非常有科學性的,能夠排除水壺有毒。而如果水壺里投毒這個環節一旦能夠排除,前面所說的的門把手上殘留物也排除了,也就從根本上否定而無法認定。兩包毒葯的購買、兩包毒葯的存放、門把手的指紋,也無法認定就是念斌留下的,因為這個是店外面的門,並不是卧室的門,無法認定為念斌所留的唯一性。特別是有一點,如果毒物在貨架頂上放過,不可能吹一下一點殘留就都檢測不出來,現有科學檢驗手段如此發達,肯定能通過化驗檢查出來。所以我說間接證據的合理懷疑無法排除。現在最高法院審理死刑案子,要求必須排除合理懷疑,這個要求同原來的「基本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就可以判死刑不一樣。現在最高法院,包括張軍副院長,他一再強調,死刑要排除合理的懷疑,才能下判。所以這個案子,我同意田文昌律師的判斷意見,這個案件即使再次到最高法院,我估計還是不會核准。
三、本案違法證據排除,完全可以啟動。因為這個案子發回重審的上級法院很清楚,這個案子無法定罪。那既然無法定罪,那認罪的虛假口供怎麼來的?既然上級法院對口供證據進行否定,他的口供不可信,在這樣的情況下口供怎麼來的,口供肯定有違法取證過程,違法證據排除的兩個刑事證據規則,完全可以啟動適用。
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永忠
這個案子毫無疑問應當作無罪辯護,問題是怎樣作無罪辯護。從這個案件目前定罪的證據看,對被告人定罪並判處死刑的確非常荒唐。也就是說,即使完全認可他們現在的證據,認定被告人有罪、判他死刑也是非常荒唐的。
定罪證據除了嫌疑人的口供還有鐵鍋上檢出的毒、高壓鍋上檢出的毒、水中檢出的毒。咱們客觀、冷靜地站在檢察官和法官的角度分析一下,他們靠上面這些證據定罪能不能成立?我們很好分析一下這幾樣東西能不能定罪?我的結論是遠遠不能,根本不能,從這個角度講主要是四個方面的理由:
一、購買鼠葯這個事實現有證據證實不了,這就首先從根源上切斷了。現在案內沒有證據證明雙方認識,雙方都證實不了;
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認罪口供和定罪證據存在著嚴重矛盾,就用他們的定罪證據找他們的矛盾,第一個矛盾,壺沒有檢出毒水裡怎麼會有毒?這是解決不了的問題,不用追究壺里有水沒水;第二,壺里沒有檢出毒,鍋里怎麼會有毒?鍋炒魷魚用了一下,都洗干凈了還能檢出毒,壺沒有洗過,居然沒有毒,怎麼解釋?第三,壺里沒有檢出毒,高壓鍋內面卻有毒,這也是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從他們定罪的證據本身來看與口供存在著根本的矛盾。
三、定罪證據與現場勘察的事實嚴重不符,也是這么幾個方面:炒菜的鍋、高壓鍋能檢出毒,櫃子上撒了鼠葯,只是吹了吹、掃都沒掃就檢不出毒了?剛才毒物鑒定專家說得很清楚,現在科學技術條件下幾百億分之一克都可以檢驗出毒來,為什麼本案現場卻檢不出來?第二,高壓鍋上能檢出毒,警察在現場扣押了150多件東西,其中就有所謂的沾過毒的東西,比如吃稀飯的飯碗、放魷魚的盤子這些東西為什麼都沒有檢出毒?第三,鍋里能檢出有毒,高壓鍋能檢出有毒,按被告人的說法,投毒後把剩下半包葯扔垃圾堆了,就算垃圾本身找不到了,垃圾框的周邊難道找不出一點點可供檢驗的東西?這些事實和定罪的證據嚴重不符;
四、不排除當事人死於其它原因,不能100%認定被害人死於毒鼠葯。魷魚的來源,魷魚本身有沒有毒沒有去追查,沒有結論。另外如果壺里有水,水裡有毒,稀飯應該是最大的毒源,結果被害人的母親哪怕只喝了半碗,但是也沒有任何中毒反應,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結論就是定罪的證據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定罪事實嚴重不清,定罪證據嚴重不足。
還可以換個角度看,在本案中,所謂被告人的口供是直接證據,那些物證就是間接證據,分析之後可以看出,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存在這很多矛盾,很大的矛盾,這怎麼定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教授、博士生導 王大中
問題是這個案子現在是不是人為投毒現在還說不清楚,現在只是一個毒案,但是,是不是投毒案就是個問題。因為是不是人為投放的,目前沒有證據支持。
從偵查上來講真是有點違法偵查,什麼叫違法偵查違法立案?為什麼違法偵查、違法立案卻立案了、偵查了?根據刑事訟訴法86條規定:人民法院、檢察院及公安機關接報案後,根據管轄范圍要迅速審查,如果認為有犯罪行為發生,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則立案。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從偵查的角度,能不能立案也要根據證據情況,可是,並沒有真憑實據,怎麼會出現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呢?怎麼就會刑事立案的呢?怎麼就會進入偵查的呢?顯然就立案而言,是違法的,是不能定為毒案的。
其次,就是我們司法制度的問題,我們公檢法合作大於監督,現在這個司法制度啊,我們包括政法委主持工作時候,關鍵問題是我們的合作大於監督,我們沒有一個制度、機制來使得監督成為維護法律公平公正成為主旋,而是這個案子合作到什麼程度,我才不管法律,我們三家怎麼樣把命案破了,我們都立了功,然後我們大家關系都很好,都在一個小地方出門不見抬頭見的,我們怎麼能夠對立起來呢,所以這個案子,還有我參加過的好幾個案子,這個合作大於監督很可怕,我覺得這個案子在違法立案偵查上恐怖的地方、令人不安的地方也在這。
就是毒物致死,這是肯定的,那麼還有三大要素:一個是毒物致死,第二個緊接著的鏈條是利用犯罪的毒源,而這個毒源是不是來自被告?這是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然而在本案中這三大要素構不成一個系統,從偵查上來講構建成一個結構、一個系統,那麼(這個案子中)這個系統哪一個環節都不相連,都不行,比如說毒死是否和毒源相一致,毒源和毒死關聯嗎?雖然你逮捕嫌疑人的時候經過檢察院同意了,因為合作同意了,但是這個問題就來了,被告是不是毒源獲取者,是不是毒源的使用者?那一系列的問題,水也好,壺也好,高壓鍋也好,這個三大要素構沒構成一個證據使用的鏈條?一個可以作為偵查利用的、可以作為偵查的一個鏈條?它沒有形成,剛才專家都提到了,從各個角度來講都沒有形成。從偵查角度,根據你的審查,法律給你的權利是偵查權和證明權,怎麼就把這些東西就這么突然的連在一起了呢。這三大要素組成不了一個結構,就像氫二氧一樣,兩個氧一個氫構不成結構,就不是水,那麼構不成結構就不能立案,就不能進入偵查,就更不能像檢察院提起要逮捕的問題。
大律師 朱明勇
我注意到這個案子今天沒有講到一個細節,發回重審之後現在又判死刑,而且可能就是因為受害方鬧事、上訪、大規模到被告人家裡打、砸,把整個樓都打的不成樣子了,幾百人去,而且一開庭就幾百人去打標語,而且還請了社會上小混混在開庭現場。
當地法院我分析,現在他們可能覺得證據是不足的,他們從第一次判死刑到現在的判刑,法官可能有一個內心的確信,所謂內心的確信應該就是說念斌在偵查階段見律師的時候,他說我投一點怎麼可能會致死,這個應該是導致公檢法形成的一個內心確信,認為肯定是他乾的。我們應該從證據分類里分出來,念斌見到律師時候即使說了這個話,不管前面警察對他提審時候有沒有威脅,那麼它無非也就是有罪供述,性質上還是供述而已,那麼這個供述和其他客觀證據、間接證據有很多矛盾到今天也無法排除,所以從證據體系來講,應該還是不能夠認定犯罪成立,我們從證據角度認為應該做無罪辯護
我比較傾向於顧主任說的,從現有證據找到矛盾焦點,重點突出幾個核心關鍵的,從證據鏈裡面切斷幾個就夠了,切斷一個就夠了,現在可以切斷好幾個。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 王興
念斌相當於一個活著的聶樹斌,為什麼,如果說沒有律師介入反復的拉據,念斌可能早就被執行死刑了,但是相比之下聶樹斌有什麼好處呢?真凶能回來了。但念斌呢,幾位專家幾位律師已經說了,念斌斃了,這個案子有可能不會有真凶出現,可能是耗子導致意外的死亡,可能永遠都不會有真凶出來,張律師的工作確實非常有價值。
不冤的案子可能多種多樣,但是冤案確實有很多相似地方,這個案子和北海案子感覺完全不沾邊,但是有很多共同點,最關鍵的是公安偵查,太急於確定一個偵查方向,就像本案當時的現場一樣有九個門,你根本不知道哪個門出去是對的,就把其它路全忘了悶頭揀一個門就沖出去,一旦走錯之後後來就用無數的錯誤彌補掩蓋前面的錯誤。現在過了這么多年,理論上已經沒有可能查清楚到底真相是什麼了,我們現在來論證的是案件本身的疑點,按照刑事訴訟原則來講,只要找到一個疑點,證據體系就塌了,但是我們現在辯護要辯到什麼程度?我讓你全軍覆沒,全殲了,所有證據都有問題,依然不行。張律師為什麼做這么多的工作?
㈥ 念斌投毒案的介紹
念斌投毒案,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縣澳前村17號兩戶居民家中多人出現中毒症狀,其中兩人經搶救無效死亡。警方經過偵查,很快確定是人為投入氟乙酸鹽鼠葯所致,認為其鄰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被逮捕,提起公訴。1後該案歷時8年10次開庭審判,4次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2010年10月最高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發出不核准死刑的裁定書,並撤銷原判發回福建省高院重審。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銷了福州市中級法院對念斌的死刑判決,該案件發回福州中院重新審判。2011年9月7日,該案在福州中院再次開庭審理,再次對念斌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終審判決:一、撤銷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二、上訴人念斌無罪。三、上訴人念斌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2014年9月,平潭縣公安局已對念斌重新立案偵查。11月,念斌曾兩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辦理護照遭拒。他向福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遭官方拒絕。342014年12月26日上午,念斌已經向福建省檢察院提交控告書。52015年1月31日,2014年備受關注的福建念斌案被寫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62015年2月15日,福州市中級法院依法對賠償請求人念斌二審宣告無罪賠償案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決定先支付賠償請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損害賠償金58.9萬元;支付賠償請求人念斌精神損害撫慰金55萬元;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賠償請求人念斌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㈦ 念斌案責任追究最新情況
念斌案責任追究沒有新情況,還是之前的結案情況。
一、念斌案
1、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把念斌推上被告席,一方面是對念斌,不公平,另一方面也錯失了繼續破案和揭開真相的最佳時機,且兇手目前無法確定。
2.2015年12月,念斌向福州中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請求福州中院賠償念斌人身自由侵害賠償金、醫療費、精神損害賠償金及其物質損失他等。合計人民幣15,321,605.15元。在「念斌案」中,國家賠償最終和解,賠償119萬余元。
3.「念斌案」:2006年7月27日晚,澳前村, 平潭縣, 福建省17號兩戶人家多人出現中毒症狀,兩名兒童獲救後死亡。經過調查,警方很快確定是人為投毒所致,並認為其鄰居念斌涉嫌重大犯罪。此後,該案歷時8年10次開庭,念斌4次被判處死刑。2014年8月22日,福建省高等法院宣判念斌無罪。
二、案件經過
2006年7月27日晚,澳前村, 平潭縣, 福建省, 丁雲蝦17號的兩戶人家和陳炎嬌一家一起吃飯。晚上10點,丁雲蝦10歲的兒子俞攀和8歲的女兒俞悅相繼出現腹痛、頭痛、嘔吐、抽搐等症狀,經醫生搶救後確診為食物中毒死亡。接到報警後,民警趕到現場,宣布該案為「人為投毒」,並於當日提起刑事訴訟。2006年7月30日,警方從死者嘔吐物和嘔吐物中檢測出「氟乙酸」的有毒成分,認為死者死於氟乙酸中毒,其鄰居念斌涉嫌重大犯罪。根據警方提供的案卷,念斌中毒的動機是,2006年7月26日晚,一名顧客來買煙,被丁雲蝦叫到她店裡(兩人都開了一家雜貨店),因為仇恨,搶劫了念斌的生意,想教訓丁雲蝦一頓。第二天一大早,鄰居家的鋁鍋里被扔了老鼠葯,造成2死4傷。
據了解,念斌准備申請國家賠償。關於被列為犯罪嫌疑人是否會影響國家賠償申請,洪道德表示,國家賠償申請程序可以正常進行。除非公安機關有足夠的證據,念斌重新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法院可以暫時拒絕接受國家賠償。
㈧ 念斌投毒案的偵查實情
2006年7月28日凌晨5時28分平潭縣公安局於接到報案後,便封鎖了丁雲蝦、陳炎嬌家廚房進行現場勘查,並於7月28日當天做出(2006)080017號《立案決定書》,對俞攀、俞悅中毒死亡案立案偵查。現場勘查的同時開始向有關人員展開調查。
現場勘查中,偵查機關從丁家廚房裡提取了包括醬油煮雜魚、調味料和鍋碗瓢盆等在內的一百五十多件物品,連地面上的塵土也被掃起來送去化驗。但這一百五十多件提取物中登記造冊有記載的只有五件:
(1)丁雲蝦卧室內嘔吐物一份;
(2)丁雲蝦灶台上鐵鍋一個;
(3)灶台旁高壓鍋一個;
(4)煤爐上燒水鋁壺(原壺)一個;
(5)念斌食雜店通往陳炎嬌天井的門外側門把一個。 2006年7月28日至8月9日分別委託福州市公安局進行檢驗,理化檢驗報告如下: 福州市公安局
理化檢驗報告 檢材及
包裝情況 檢驗目的 檢驗結果 委託
時間 報告
出具時間 榕公刑技法化字(2006)第567號 俞攀的嘔吐物100克 是否含有滅鼠葯? 經檢驗,俞攀的嘔吐物中檢出氟乙酸鹽鼠葯成分。 2006年7月28日 2006年8月1日 榕公刑技法化字(2006)第662號 念斌通往丁雲蝦廚房的門上提取到的門把一個 是否含有鼠葯? 經檢驗,門把上提取的殘留物衍生化二級質譜圖與標准氟乙酸鹽衍生化二級質譜圖進行比較,主要離子碎片均存在,傾向於認定門把上的殘留物含有氟乙酸鹽。 2006年7月31日 2006年8月1日 榕公刑技法化字(2006)第575號 丁雲蝦灶上的鐵鍋 是否含有滅鼠葯? 經檢驗,丁雲蝦灶上鐵鍋內殘留物中檢出氟乙酸鹽鼠葯成份。 2006年8月1日 2006年8月6日 榕公刑技法化字(2006)第576號 丁雲蝦灶邊高壓鍋(寧波吉林東方鋁製品廠) 是否含有滅鼠葯? 經檢驗,丁雲蝦灶邊高壓鍋內殘留物中檢出氟乙酸鹽成份。 2006年8月9日 2006年8月11日 榕公刑技法化字(2006)第576號 樓梯旁煤球爐灶上的燒水鋁鍋里的水3500毫升 是否含有滅鼠葯? 樓梯旁煤球爐灶上的燒水鋁鍋里的水中檢出氟乙酸鹽鼠葯成份。 2006年8月9日 2008年8月11日 2007年2月6日福州市檢察院以念斌犯投放危險物質罪向福州市中級法院提起公訴,指控念斌犯有如下罪行:2006年7月26日被告人念斌在其食雜店中,看到顧客被丁雲蝦招攬過去而懷恨在心。次日凌晨1時許,被告人念斌到其與丁雲蝦等人共同租用的廚房,將半包鼠葯倒入礦泉水瓶摻入水後倒入丁雲蝦放置在與他人共同租用廚房燒水的鋁壺中,剩餘的半包鼠葯及裝鼠葯的礦泉水瓶丟棄在附近的竹筐里。當天下午,陳炎嬌用鋁壺中的水幫助丁雲蝦煮魷魚,傍晚丁雲蝦用鋁壺中的水煮稀飯。當晚被害人俞攀、俞悅、俞涵、丁雲蝦、陳炎嬌、念福珠食用了稀飯、魷魚相繼中毒。其中,俞攀、俞悅經搶救無效死亡。經福州市公安局法醫檢驗,俞攀、俞悅心血尿液中檢出含氟乙酸鹽鼠葯,系氟乙酸鹽鼠葯中毒死亡。丁雲蝦的鋁壺內的水、高壓鍋殘留物、鐵鍋殘留物均檢出氟乙酸鹽成分。
在庭審中,念斌在法庭上喊冤,稱自己沒有干投毒的事,自己做預審中的口供是被警方刑訊逼供所致。 2008年2月1日,福州市中級法院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念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念斌不服判決提出上訴。
2008年12月18日,福建省高院在開庭審理該案後,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將案件發回福州中院重審。
2009年6月8日,福州中院再次以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念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念斌不服再次提出上訴。
2010年4月7日,福建省高院做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案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進行死刑復核。
2010年10月28日,最高法院以「第一審判決、第二審裁定認定被告人念斌投放危險物質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不核准福建省高級法院維持死刑的裁定,並撤銷福建省高級法院維持死刑的裁定,將案件發回福建省高院重新審判。
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銷了福州市中級法院對念斌的死刑判決,該案件發回福州中院重新審判。
2011年9月7日,該案在福州中院再次開庭審理,在沒有新事實新證據的情況下,福州中院於同年11月24日再次對念斌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終審判決:一、撤銷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二、上訴人念斌無罪。三、上訴人念斌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014年9月,平潭縣公安局已對念斌投毒重新立案偵查。11月,念斌曾兩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辦理護照遭拒。
2014年11月25日,11月14日和11月22日,念斌兩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辦理護照遭拒,出入境管理部門稱,平潭縣公安局已於9月份對他重新立案偵查,已經成為布控對象,依法不允許出境。 2015年2月17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對賠償請求人念斌二審宣告無罪賠償案作出國家賠償的決定,決定先支付賠償請求人念斌人身自由損害賠償金58.9萬余元、支付賠償請求人念斌精神損害撫慰金55萬元,兩者共計113.9萬余元,並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賠償請求人念斌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福州市中級法院相關負責人說,念斌本人及其委託代理人16日未按福州中院通知要求領取國家賠償決定書,該院決定採取郵寄方式送達國家賠償決定書。
2014年12月,無罪釋放的念斌向福州中院提出國家賠償申請,要求該院在媒體公開向請求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侵犯人身自由賠償金、醫療費、後續治療費、傷殘賠償金、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八年申冤的費用等共計1500餘萬元。
福州市中級法院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接到念斌的申請後,該院於2014年12月29日立案,並於2015年1月25日聽取了念斌委託代理人及其姐姐念建蘭的意見,於2月15日依法作出上述國家賠償決定。 2015年3月18日上午,法晚記者從念斌姐姐念建蘭處獲悉,由於對福州中院作出的113萬國家賠償決定不滿,今天下午念斌代理律師公孫雪將向福建高院提交念斌案國家賠償復議書。
念斌代理律師公孫雪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她本人已經抵達福州,下午將去福建高院提交國家賠償復議書。對於福州中院的賠償決定,除了限制人身自由賠償金沒有異議之外,其他幾項包括醫療費、誤工費、精神賠償撫慰金、傷殘賠償金等均要申請復議。
公孫雪介紹,按照法律規定,福建高院接受賠償復議書之後,一般在3個月內必須給以答復,如果特殊情況可以延長至6個月。 2015年6月3日,福州中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2015年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賠償金標准,作出(2014)榕法賠字第3-1號《通知書》,決定再支付念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賠償金差額部分55872.08元。念斌對福州中院的賠償決定不服,通過委託代理律師向福建高院遞交國家賠償申請書。
12月25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賠償請求人念斌申請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無罪國家賠償案作出國家賠償決定,決定維持福州中院作出的(2014)榕法賠字第3號國家賠償決定。
12月30日,福建高院發文稱,決定維持福建中院所作的念斌案國家賠償決定,向其本人郵寄送達國家賠償決定書。
㈨ 念斌案真凶就是陳雲清後來怎麼被處理
您好,這個說不清楚,也許很多人都覺得念斌就是兇手,但是從法律上、證據上無法認定其就是兇手,因為法律上要認定一個人有罪、必須證據確實充分並排除合理懷疑,法律上追求的是法律事實,並不一定是客觀事實,只能追求讓法律事實盡量接近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