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剛事件行政法分析
㈠ 孫志剛事件體現的法理學
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與法律發生沖突,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沖突的部分無效
㈡ 孫志剛事件的材料分析社會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相關途徑
當時政府來說是檢查對於一些公共事務的一些管理,通過他們來了解相關的一些程序的一些途徑。
㈢ 孫志剛事件案例分析
孫志剛為什麼會死?
㈣ 孫志剛事件反映出我國當時法治建設方面存在什麼問題存在哪些問題
反映出我國當時
1、法制不健全,該收容意見違反立法法。2、執法部門法制意識不強,方法粗暴,漠視人權。3、公民無救濟途徑。
㈤ 孫志剛案件中的行政主體有那些違法行為
孫志剛案件屬於故意傷害致死。
案例——孫志剛被故意傷害致死案一審宣判
孫志剛被故意傷害致死案一審宣判 主犯被判死刑 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死緩、無期徒刑、有期徒刑 6名涉案瀆職犯罪人員被判有期徒刑 另有23名責任人分別受到開除黨籍、行政開除、撤職等處分
據新華社廣州6月9日電 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6月5日至6月6日公開審理喬燕琴、李海嬰、鍾遼國等故意傷害原廣州市達奇服裝公司職員孫志剛致死案,於9日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傷害罪判處被告人喬燕琴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處被告人李海嬰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處被告人鍾遼國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判處被告人周利偉、張明君、呂二鵬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判處被告人李龍生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判處被告人韋延良、何家紅、李文星、喬志軍、胡金艷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 同日,孫志剛案涉及的原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輝,原廣州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副主任張耀輝,原廣州市收容人員救治站負責人彭紅軍,醫生任浩強,護士鄒麗萍、曾偉林等6人,以玩忽職守罪,被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和白雲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法院經審理查明,3月17日晚,被害人孫志剛因未攜帶任何證件外出,被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錯誤收容。3月18日晚,孫志剛稱有心臟病被送至廣州市收容人員救治站診治。3月19日晚,因孫志剛大聲呼叫,引起救治站護工喬燕琴不滿。喬遂與呂二鵬、喬志軍、胡金艷等人商量,授意李海嬰等8名被收治人員毆打孫志剛。3月20日凌晨,被告人李海嬰、鍾遼國、周利偉、張明君、李龍生、韋延良、何家紅、李文星等先後兩度對孫志剛輪番毆打,致使孫志剛於3月20日上午經搶救無效死亡。後經法醫鑒定,孫志剛系因背部遭受鈍性暴力反復打擊,造成大面積軟組織損傷致創傷性休剋死亡。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喬燕琴、李海嬰、鍾遼國、周利偉、張明君、呂二鵬、李龍生、韋延良、何家紅、李文星、喬志軍、胡金艷無視國法,共同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並致人死亡,其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依法懲處。公訴機關指控上述被告人故意傷害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罪名成立。其中,被告人喬燕琴指使、糾合其他被告人對孫志剛實施傷害行為,系本案主犯,應予從嚴懲處;被告人李海嬰、鍾遼國、周利偉、張明君、呂二鵬等兩度輪番毆打致死被害人,罪行嚴重,應從重處罰;被告人李龍生、韋延良、何家紅、李文星、喬志軍、胡金艷在共同犯罪中起輔助、次要作用,是從犯,應依法懲處。但鑒於被告人李文星在犯罪時未滿18周歲,依法從輕處罰。 另據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和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原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李耀輝,原廣州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副主任張耀輝,原廣州市收容人員救治站負責人彭紅軍,醫生任浩強,護士鄒麗萍、曾偉林等6人,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受國家機關委託行使公務的人員,不認真履行職責義務,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孫志剛被錯誤收容並在救治站遭受傷害致死,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構成玩忽職守罪。為此,有關法院分別作出前述判決。 本報北京6月9日電 (記者 程鵬)據廣東媒體報道,為嚴肅黨紀、政紀,堅決落實責任追究,經廣東省廣州市委、市政府同意,廣州市紀委、市監察局和有關單位已對孫志剛案涉及的有關責任人員作出了黨紀政紀處分(見圖表)。 一、市監察局研究決定,對在孫志剛案件中負有領導責任的市公安局副局長林培坤、市衛生局副局長盧彥德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市民政局副局長唐啟暢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二、市紀委、市監察局經研究,同意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市民政局和天河區、白雲區紀委、監察局對孫志剛案件中有關責任人員的處分意見: (一)對市公安系統12名違紀責任人的處分意見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單梅葉,不履行職責,違反規定,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失職責任,給予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譚穗渝,不履行職責,違反規定,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失職責任,給予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民警羅僑安,不履行對收容人員進行甄別的職責,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失職責任,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副所長劉敦樹,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失職責任,給予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所長許偉浚,對本所幹警管理不嚴,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民警陳建華,不認真履行對收容人員進行甄別的職責,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失職責任,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韓立平對收容遣送工作管理不到位,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失察,負有領導責任,給予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吳小明,對分局收容遣送工作管理檢查不到位,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給予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楊東勝,對收容待遣所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對孫志剛被錯誤收容,負有直接責任,給予行政撤職處分。 天河區公安分局副局長付強,在接待孫志剛親屬上訪時,對其親屬反映孫志剛非正常死亡問題未引起重視,沒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反映的重大警情提出准確的處理意見,工作失職,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辦公室信訪科副科長鄒琨,在處理孫志剛家屬來訪反映重要線索的材料時,沒有認真審核材料並作為重要問題向領導呈批,延誤了對該案的查處,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白雲區公安分局江高鎮派出所副所長楊炳坤,對孫志剛親屬上訪材料中反映的孫志剛非正常死亡問題,沒有認真履行職責,未採取積極措施進行調查,工作失職,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二)對市衛生系統3名違紀責任人的處分意見 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科主任林建榮,對市收容救治站管理不嚴,造成嚴重後果,負主要領導責任,給予撤職處理。 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護士長劉兆江,對市收容救治站護理工作管理不嚴,造成嚴重後果,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 市腦科醫院副院長鄧河晃,對市收容救治站管理混亂失察,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三)對市民政系統5名違紀責任人的處分意見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副科長葉建華,未認真履行職責,負直接領導責任,給予行政撤職處分。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站長馮紹裘,對收容遣送中轉工作管理不力,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工作人員梅廣平、李愛榮、謝志勤工作責任心不強,違反工作紀律,分別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姓 名 原 職 務 處 分
林培坤 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 行政記過
盧彥德 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 行政記過
唐啟暢 廣州市民政局副局長 行政警告
單梅葉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 開除黨籍、行政開除
譚穗渝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民警 開除黨籍、行政開除
羅僑安 天河區公安分局民警 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
劉敦樹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副所長 留黨察看一年、行政撤職
許偉浚 天河區公安分局黃村街派出所所長 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
陳建華 天河區公安分局民警 行政記大過
韓立平 天河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行政撤職
吳小明 天河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大隊長 行政撤職
楊東勝 天河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 行政撤職
付強 天河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行政記大過
鄒琨 市公安局指揮中心辦公室信訪科副科長 行政記過
楊炳坤 白雲區公安分局江高鎮派出所副所長 行政記過
林建榮 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科主任 撤職處理
劉兆江 市腦科醫院江村住院部護士長 行政記大過
鄧河晃 市腦科醫院副院長 行政記過
葉建華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副科長 行政撤職
馮紹裘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站長 行政記過
梅廣平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工作人員 行政記過
李愛榮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工作人員 行政記過
謝志勤 市收容遣送中轉站收容遣送科工作人員 行政記過
㈥ 為什麼孫志剛是中國違憲審查第一案,憲政意義500字
憲法意識 公權意識 公民意識——網上透視孫志剛案件的意義
(2003-06-16 13:27:02)
「憲法所規定的條文,有些是有名無實,有些被破壞而沒有受到制止……第89條規定人身自由不受侵犯,非經法院決定或檢察院批准不得逮捕……這一條文完全被破壞了。」
上面的這幾句批評,也是從網上尋得的,要推斷它指陳的現實例子,今天的讀者,或更確切地說,是2003年6月的讀者,只要對國內的時事稍有關心,十有八九會認為這是針對剛剛在廣州通過了司法判決的孫志剛案件。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幾句關於憲法被破壞的批評出自46年前的6月,是一位新聞界前輩在那場後來被堂而皇之地稱為「引蛇出洞」的「陽謀」的「反右」運動中的一次發言,這段發言被公開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當然日後便成為坐實其「右派」罪名的鐵證之一。
之所以要舊事重提,是因為痛感一個有著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歷史的國度爭取進入民主憲政的艱難。46年間中國社會經歷的動盪變革不可謂不多、不劇烈,其進步與發展也不可謂不迅猛,但在這一點上,從整體國民意識層面上講,卻並不見有多少根本性的變化,由此認識到中國要走上真正的憲政、真正的法制國家之路,還需要全國從上到下的各個方面作出長期的、目標明確的、決不妥協的艱苦努力。
胡錦濤同志就任黨的最高領導職務之初就專門就憲法問題發表講話,強調「必須堅持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憲法意識和憲法權威,切實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充分發揮憲法對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促進和保障作用」,這樣的語重心長的警語,對於仍處於大變革時期、要繼續向更進步發達的社會邁進的中國來說,確實十分及時和必要。
孫志剛案件從發生到被揭露直至今日的得以進入法律程序,包括網路在內的媒體的關注起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眾多網友的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對形成輿論監督的力量,促成事件求得法律公正的解決,更顯示了虛擬社會對現實社會的影響和作用。孫志剛案件實際上是長期的社會積弊激發出來的結果,並且僅僅是一個初步的結果。它反映出來的問題是涉及國家和社會安定根本的最嚴重的問題。首先是當前中國社會對憲政體制的一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念認識不清,因此也就不具備起碼的現代法制意識。如「憲法意識」、「公權意識」,特別是「公民意識」。目前各網站仍然在就此展開深入討論,從專家、學者到打工者都在發表自己的聲音。如果能夠通過對孫志剛案件的討論,使政府相關機構,使國民對法制國家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觀念有所認識,這將是孫志剛的生命所能求得的最大的價值。
■ 憲法必須有「根本大法」的地位
網上的文章有很多是圍繞這一案件體現出的「違憲」問題展開探討的。在我們這個實行民主憲政五十餘年的國家裡,在許多官員和普通百姓腦子里至今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憲法意識,根本不懂或說事實上根本不認可「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這一至關重要的道理和法理。於是,種種違法行為的發生,首先竟在於某些部門越權或違憲「立法」,許多所謂的「執法行為」實際上是在借法律之名行違法之實。搜狐網報道,北京大學法學院王磊教授認為,「現在存在憲法虛置的狀況,很多人不知道憲法有什麼用,因為現實中有大量的法律、地方的規章、單位的紅頭文件,所以越到下面憲法就越沒有了聲音。基於這個現實,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法律、法規、規章、紅頭文件決不能違憲。這就意味著要有一個違憲審查制度。」憲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不真正確立,中國的法制就是一句空話。
■公權不能被濫用
在網上被大家極為憤恨地痛加抨擊的另一個問題是,目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公權濫用的現象,特別是像孫志剛事件這樣的涉及公安暴力的公權濫用,令人深惡痛絕。一部憲法,最根本的就是在講權力和責任、義務———國家的和公民的。相對於個人,國家當然是一種強勢的存在,但是從法律的角度講,兩者之間依然是平等的。這個平等的含義是,政府也好,個人也好,都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政或做事。公權的使用無疑也是有著明確且嚴格的法律限制的。但在有著長期封建歷史的我國,至今許多政府官員和行政人員只懂得權力,不懂得或是根本無視法律的限制,更不把百姓放在公民的地位上平等對待,由此,公民的權益被侵害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孫志剛被收容後,其友人持其身份證與警察交涉,要求放人,卻遭拒絕,就是警方濫用公權的明證。我們屢屢有聞的「處女嫖娼案」、「夫妻看黃碟」等等事件也是這種公權濫用的後果。在搜狐網上,國家行政學院杜鋼建教授對此發表了這樣的看法,「過去我們對政府的權力究竟有多大探討來探討去,一直沒有弄清楚什麼是它的權力底線。我們現在必須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孫志剛事件應成為促使政府、社會上下思考如何加強人權教育的一個契機。要從制度創新、機制創新、體制創新方面,真正把尊重人權這個意識在全社會牢牢地樹立起來。由於有各種不規范的法規法令支持,我們的不少單
㈦ 孫志剛事件涉及的法律問題
一、違憲審查機制能否真正啟動 「孫志剛事件」和三博士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事件,也許將被記入中國依法治國的歷史之中:這是中國公民首次行使違憲審查建議權,由此引發的關於全國人大應當盡快啟動違憲審查制度的討論,也將對中國依法治國的進程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由「孫志剛事件」引發的三位公民上書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是否違憲,許多人認為此舉可能促進違憲審查機制的啟動。那麼三位公民的建議書命運會如何?最終能否真正啟動違憲審查機制呢? 在現有法律的框架下,公民的建議書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專門委員會認為被提請審查的行政法規同憲法或法律相抵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本案中是國務院)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也可以由法律委員會與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 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見,並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如果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查認為行政法規同憲法或法律相抵觸而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員長會議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和予以撤銷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決定。但中國目前還沒有法律對公民建議書的反饋渠道和程序、回復時間等作出規定,應通過立法對此予以明確規定,使違憲審查機制具有更強的操作性。 綜合分析各種因素,事情的結果可能是: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法律委員會審查後,若認為《收容遣送辦法》同憲法或法律相抵觸,即可向國務院提出書面審查意見,由國務院自行決定撤銷或修改。《收容遣送辦法》被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然後被撤銷的可能性不大。 鑒於中國的現實情況和城市穩定發展的需要,現實的選擇是:在剝離收容遣送制度的強制人身自由的權能,恢復其救濟、教育和安置的初始功能後,收容遣送制度(這一制度的名稱可以探討)也許仍將繼續存在。這也是上書的三位公民所希望的。 要實現這一目的,無論是選擇撤銷或廢止該辦法,重新制定相關法規,還是選擇徹底修改該辦法,有兩點必須堅持:一是必須排除其強制人身自由的權能。對違法行為可以適用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進行處理,必要時可以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使其包含原收容遣送辦法的某些內容。二是對適用對象和執法程序要做嚴格規定。比如執法時必須履行一定的手續,必須聽取行政相對人的申辯,收容對象只能限於流浪乞討人員,不能包含民工等,使這一制度真正起到動員政府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共同救助流浪乞討人員的作用。 二、中國違憲審查制度 所謂違憲審查,是指特定的國家機關對某項立法或某種行為是否合憲所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審查和處理。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裁定並處罰違憲行為,尤其是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違憲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的行為,以制約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保證憲法的有效實施。 違憲審查制度是監督憲法實施的重要制度之一。憲法是一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既需要有完善的規定,更需要有效的保障實施的措施。 違憲審查制度就是監督憲法實施的有力措施之一。 世界各國的違憲審查制度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立法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如英國。二是普通法院通過受理公民的訴訟來行使違憲審查權,這種模式也稱為司法審查,典型代表是美國。但這種模式下,法院即使宣布該項法律、法規違憲,效力也僅及於本案,並不等於宣布該法無效。三是由專門的機關行使違憲審查權,如法國的憲法委員會和德、俄等國的憲法法院。 現代國家通過兩種方式對法律及法律性文件的合憲性進行審查。一是事先審查,即在法律、法律性文件頒布生效之前所進行的合憲性審查,一旦被確認違憲,該項法律、法律性文件便不得頒布實施。二是事後審查,即法律、法律性文件頒布實施之後,在執行和適用過程中進行的合憲性審查,這種審查或由公民以訴訟方式提起,或由行使違憲審查權的有權機關主動進行。中國的法規備案審查制度就是事後審查的一種方式。 中國也有違憲審查機制,但還不完善。中國的違憲審查從模式上說,是由立法機關進行審查;從審查方式上說,是事先審查和事後審查兼而有之。中國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並監督憲法的實施,有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立法法》中也有相應的更加具體的規定,這就明確了違憲審查的主體。 中國違憲審查制度的問題在於:一是還不完善,比如沒有規定審查的期限和審查後可能產生的法律責任,二是在實踐中,本來非常重要的事後審查權未被真正行使過。 無論如何,「孫志剛事件」與三博士上書事件引發的討論,充分反映了全社會對依法保障人權、依法治官治權和監督政府依法行政的高度關注,充分反映了中國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充分反映了中國依法治國的不斷進步。
㈧ 孫志剛案告訴我們什麼
如果我們不能從機制上來好好的反思孫志剛案出現的問題,並加以改進解決,則難免有人會有孫志剛同樣的遭遇。所有的問題可能無法一下子解決,但下大力氣去做卻是十分必要的。我想,如果與孫志剛同樣命運的人少一點,我們的社會就又離民主與法治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