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審監程序
A. 刑事訴訟法第一審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審的程序:
1、對公訴案件的審查;
2、開庭審判前的准備;
3、法庭審判;
4、第一審程序的法律監督。
一審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一審的程序可以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兩種。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條
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審判長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審查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
B.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是怎麼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規定: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2、符合申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3、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C. 刑事訴訟法的五大程序有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五大程序分別是:1、立案,如果認為這一事件中存在犯罪事實並應該對犯罪人追究刑事責任,則予以立案,從而啟動了刑事訴訟程序;2、偵查,偵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找到犯罪人,一是收集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3、審查起訴,檢察院接到偵查機關移送的案件以後,案件進入到審查起訴階段;4、審判階段,法院在收到並審查檢察院移送起訴的案件後,除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一般會公開開庭審理;5、執行,執行的主體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和監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D. 審判監督程序指什麼
法律分析:審判監督程序也可以說是再審程序,是指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人民法院認為確有錯誤,對案件再行審理的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只是糾正生效裁判錯誤的程序,不是案件審理的必經程序,也不是訴訟的獨立審級。再審提起有三種途徑:
1、當事人申請提起;
2、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
3、檢察院提起抗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百七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處理。案外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害其合法權益,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