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社保基數規定
Ⅰ 勞動法社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社保的規定:
1、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2、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3、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Ⅱ 員工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怎麼確定的有誰決定
【摘要】郭小姐所在公司的工資分解為基礎工資、獎金、津貼等幾個部分。因此郭小姐的每月工資收入變化較大,於是,公司與她約定,以基礎工資的標准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郭小姐雖然無奈,但也只能接受,直到三年後她與公司合同終止,她才向公司提出社保繳費基數與自己工資收入不符的問題。社保繳費基數可以「約定」嗎?社會保險的繳費多少,主要根據繳費基數的多少來決定,因為單位或個人繳納部分的比例是固定的,即單位為36.5%,個人為11%。繳費的總額是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之積,由於比例是確定的,所以繳費的基數就成了關鍵。什麼叫繳費基數呢?通俗點講,就是職工的平均月收入。比如,你上年度的平均月收入是3200元,但是你與公司的勞動合同約定的月工資是2000元,那麼社會保險繳納應當按哪個工資來計算呢?郭小姐是某公司的員工,該公司對員工的工資分配實行結構工資形式,即將工資分解成基礎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等幾部分,根據具體考核計算每月工資。由於企業生產經營隨著市場情況不斷調整變化,郭小姐的每月工資收入變化也較大。為了確定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公司與郭小姐約定:以基礎工資的標准作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郭小姐雖然對公司的說法有異議,但為了能夠在公司長期工作下去,因此也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於是,公司就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基礎工資為郭小姐繳納社會保險費。3年後,公司在合同終止時通知郭小姐不再續訂勞動合同,郭小姐對公司不再續用自己感到失望。在辦理離職手續時,郭小姐向公司提出了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與自己工資收入不符的問題,希望公司予以解決。公司表示雙方對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已有約定,公司按約定為郭小姐繳費不存在問題,所以對郭小姐的要求予以拒絕。於是雙方發生爭議。社保繳費基數有明確的規定《勞動法》第72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根據該規定,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這是《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當事人確定的法定義務。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醫療保險局聯合頒發的《關於調整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從2000年4月1日起,本市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按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相一致的原則確定;單位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基數按單位職工月繳費基數之和確定;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月繳費基數」。以上規定表明,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是勞動關系當事人的法定義務;社會保險費的繳納,有明確的繳費基數統計規定。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Ⅲ 勞動法社保繳納基數
看你的說法,肯定你是想離職,但是又簽了培訓協議約定了服務期,你想以公司少繳納社保為由解除合同。根據本人剛剛的實踐,給你幾點建議作為參考:
1.對於社保繳納基數這個問題,國內絕大多數公司都沒有按照勞動法來繳納,即以勞動者上個月實際月收入作為基數繳納。不過即使是違法,勞動局和社保基金管理局目前也沒有去管,可能是考慮國內企業負擔問題,同時他們也沒那麼多人手,太多企業都違法了。但是,只要你去社保局主張,社保局會支持你的,准備好勞動合同和工資記錄去社保局投訴就行了,一般30天內可以補繳到位。
2.目前不能以公司少繳納社保作為理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局暫時不會管社保這塊的東西,你以這個理由要求解除合同的話,勞動局也不會支持你。
3.關於你的培訓協議,你主要關注下培訓的內容、形式和公司投入的費用。很多公司很簡單的崗前培訓也會要求簽培訓協議,其實這個協議簽了也沒有用。但是如果公司真的花錢對你進行了很專業的技能培訓,比如送你到專業培訓機構或請專業機構來公司培訓的話,在簽了培訓協議的前提下,你如果提前離職是應該賠償的,只是賠償數額跟投入費用之間的比例不能太離譜。由於沒有看到你實際的培訓協議,不能給你更多建議。但是培訓協議是目前阻止你離職的唯一問題,你可以到勞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詢下,免費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勞動法關於社保繳納的規定
法律分析:社保基金是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物質基礎,單位有義務幫員工繳納部分社保。我國的勞動法中就有對社保繳納做了明確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它勞動權利。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Ⅳ 勞動法關於社會保險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法關於社會保險的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以及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五條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Ⅵ 勞動法對於社保繳納有哪些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它勞動權利。
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