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試用期轉正規定
A. 勞動法1-3月轉正什麼意思
對於《勞動法》中所謂的1-3轉正,應該是指,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內不滿一年的,試用容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B.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過了試用期必須簽訂員工轉正申請表,假如過了試用期沒有簽訂員工轉正申請表,是否違法
勞動法中沒有關於轉正申請表的規定,在勞動者試用期滿後的轉正手版續應當由各單位根據權自身情況自己制定,並寫在內部規章制度中,在勞動者入職時應組織學習或者進行公示。在法律上,試用期期限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當中,並已經在勞動合同中進行了明確,試用期滿後如單位沒有向員工通知要解除勞動合同,那麼應當視為員工已經通過了試用期,按照試用期後約定的待遇對待。
C. 勞動法中,試用期有哪些規定
在現實生活中,在勞動者進入一個單位之後,由於用人單位需要考察勞動者是否適合這個工作,往往都會設定試用期。只有在試用期中考察合格的人,才可以成為正式的職工,在這個單位長期地工作下去。那麼,在勞動法之中,關於試用期的規定是怎樣的?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相關的規定。
第三個規定,在現實生活中,並非是所有的工作都要約定試用期。前面已經說了,對於勞動合同中規定的試用期短於三個月時間的,不能約定試用期。除此之外,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也是不需要約定試用期的,比如工地上的工作,一般只需要幾天時間的適應,就可以進行工作了。
D. 按新勞動法規定,試用期間滿後,如沒有另行通知,是不是就是自動轉正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版動合同,勞動合同應權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中可以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也就是說,自勞動者實際工作之日起,用人單位就應當與其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只是勞動合同中一個特殊的階段,即雙方在試用期內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不受部分勞動法條款的約束,而試用期到期後,這些條款的約束力就將自動回復,而並非需要履行諸如「轉正」的手續以確認員工的身份。《勞動法》中試用期的規定已經取代了所謂臨時工轉正為正式工傳統概念。
E. 勞動法中,員工在單位上班滿6個月會自動轉正!有這個規定嗎具體哪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試用期最長6個月!
F. 員工試用期轉正規定有哪些
一、員工試用期轉正規定有哪些
我國《勞動合同法》沒有對勞動者試用期後的轉正作出規定,但是對員工試用期作出了規定,企業與職工約定試用期不得超過規定,試用期結束後,能不能轉正由企業與員工協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二、濫用試用期有哪些表現
濫用試用期,通過設定較長時間的試用期等手段來規避對職工應盡的法律責任,是近年來一些企業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按照現行《勞動法》規定,職工在試用期內達不到錄用條件,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並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由於在試用期,用人單位也就冠冕堂皇地壓低職工的工資待遇,更有的用人單位,特別是生產經營季節性強的中小型企業,在生產旺季大量招用職工,規定較長的試用期,而在試用期結束前一天解除勞動合同。結合我們長期以來的辦案實踐,目前用人單位在試用期的違法現象主要集中在試用期過長、試用期不交納社保、用人單位在試用期間隨意解除合同等方面。而事實上,這些行為都明顯違反法律規定。
三、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如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應當給勞動者一份,否則在發生爭議的情況下,勞動者需要提供其他能證明自己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增加了維權成本。同時,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交給勞動者的,如果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還應當予以賠償。
2、試用期期限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期限超過規定的無效,如果超過部分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3、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法定標准。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4、試用期勞動者也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實踐中很多單位以勞動者處於試用期為由,拒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而是要等到勞動者轉正後才開始辦理社會保險。但是,試用期勞動者在享受社會保險方面與試用期滿的勞動者是一致的,不應當差別對待,只要員工入職,用人單位就應當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當然,由於實踐中辦理社會保險存在時間滯後,因此,只要用人單位惡意不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並惡意不繳納社會保險的,勞動者應當予以理解,同時有權督促用人單位及時為其辦理社會保險。
G. 勞動合同法轉正規定有哪些
若合同內部有規定試用期的,試用期過了才是正式員工,若無約定試用期,則簽訂勞動合同後即是正式員工。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