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保密勞動法
❶ 工資需要保密嗎
法律分析: 用人單位施行薪酬保密制度,主要是從維護職工隱私、避免互相攀比、削減職工流失等方面考慮,「必定程度上有利於企業管理、保持職工間的和諧氣氛等。目前我國法令中並無明文規矩薪酬有必要保密,也沒有限制用人單位施行薪酬保密制度。在法令沒有明文規矩的狀況下,薪酬保密條款在擬定過程中只需兩邊協商一致、擬定程序合法有效,就應受到法令的尊重與維護。不過,在用工實踐中,一些企業濫用薪酬保密制度的權力,對勞作者進行不合理控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❷ 工資保密協議是否違法
法律分析:違法,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制定薪酬保密條款,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自由意志協商的結果,只要雙方公平自願、制定程序合法有效,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與尊重。 但是,違反公司工資保密制度,並不屬於勞動合同的根本違約,用人單位就此解除勞動關系則應認定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❸ 薪酬保密是否違反勞動法
法律分析: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要以勞動合同的約定為依據,准時發足夠的酬勞給勞動者,不可以無故拖欠工資。薪酬保密不違反勞動法。到目前為止,我國法律既沒有對薪酬保密作出規定,也沒有禁止企業對員工薪酬進行保密。由上可知,其實薪酬保密並不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所以,在薪酬保密方面處理得是否合理,更多的是要看公司制度的規定是否夠合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❹ 企業每個員工工資不公示有沒有違反勞動法
不違反勞動法。法律沒有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公開(公示)所有員工的工資,因此,用人單位沒有公開所有員工工資的義務。
❺ 公司要求工資保密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企業採用薪酬保密制度的目的,是有利於其根據每個員工的能力、工作態度及工作崗位,靈活決定薪金水平,員工之間也不會因薪水的差異而產生矛盾,從而減少員工與企業、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中,既沒有規定薪酬必須保密,也不禁止企業採用保密制度。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制定薪酬保密條款,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自由意志協商的結果,只要雙方公平自願、制定程序合法有效,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與尊重。
但是,違反公司工資保密制度,並不屬於勞動合同的根本違約,用人單位就此解除勞動關系則應認定違法。因其處罰結果與員工行為不能相當,不符合公平原則,更違反法律對勞動者的傾斜保護原則。當然,可以依照公司規定,適當給予員工較輕的懲罰,比如警告或者調低當月績效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❻ 工資里包含保密費合法嗎
保密費不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如果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確需特殊保護,建議將保密費單列作為企業的一項獨立費用支出。用人單位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要求員工簽訂保密合同,這是符合規定的,也是合理的。
法律分析
企業為了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都會和職工簽訂保密合同,讓職工盡到保密的義務,同時會給職工相應的保密費,但是保密費是不包含在工資里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規定,工資的主要是由五個部分組成的,也就是計件工資、計時工資、加班加點的工資,也就是我們說的加班費,還有津貼和補貼,獎金等五部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是在特殊情況下發的工資,這里的特殊情況主要說的是比如職工受到了工傷,那麼在職工停工留薪期間所得的工資就是這里所說的特殊情況下取得的工資,還有產假期間的工資,執行國家的任務或者是進行社會義務時所發的工資,另外還有一些附加工資之類的。因此,實際工資報酬中並沒有保密費這一項,也就說明了保密費並不屬於工資中的一部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二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十條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包括: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因病、工傷、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事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原因按計時工資標准或計時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二附加工資、保留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