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被申請人被告

行政法被申請人被告

發布時間: 2022-06-04 22:28:22

1.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超出授權種類實施行政行為時,復議被申請人或行政訴訟被告是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超出授權種類實施行政行為時,復議被申請人或行回政訴訟被告是答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本身。
法律規定:
《行訴法解釋》第20條第3款規定,法律、法規或者規章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內設機構、派出機構其他組織,超出授權范圍實施行政行為,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實施該行為的機構或者組織為被告。

2. 在行政訴訟中,怎樣確實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其依據是什麼請詳細一點謝謝!

原告是指對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自己回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以說,行政訴訟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對方。
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行政主體作被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作被告2、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作被告。3行政復議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和原決定機關為共同被告
行政訴訟第三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申請參加訴訟或有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如:甲和乙打丙被公安局行政拘留,甲為原告,公安局為被告,受害人丙和共同被處罰人乙為第三人!

3. 在行政訴訟中誰是原告誰是被告

行政訴訟原告指對行政主體具體行政行為不服,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政訴訟原告大多是行政管理中的行政相對方。

行政訴訟的被告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行政訴訟的被告不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而是行政機關本身。在行政訴訟中,行政主體始終作為被告,這是行政訴訟的一大特點。



(3)行政法被申請人被告擴展閱讀

根據《行政訴訟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主要有:

1、原告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在訴訟中還有放棄、變更和增加訴訟請求的權利。

2、被告對原告的起訴,有應訴答辯的權利。

3、申請審判人員、書記員、鑒定人迴避的權利。

4、委託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的權利。

5、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6、經人民法院許可,向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員發問的權利。

7、經人民法院許可,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及有關法律文件的權利,但涉及國家秘密或個人隱私的除外。

8、查閱、改正庭審筆錄的權利。

9、在審判前,原告有撤訴的權利,被告有發跡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權利。

10、在訴訟過程中有申請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權利。

4. 確認被告/被申請人,訴訟看名義,復議看職權,是什麼意思

“訴訟看名義,復議看職權”是確認行政法中法律救濟制度的對象時的一條口訣。

5. 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必須是什麼

行政訴訟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訴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權益和與之發生行政爭議,而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必須明確,行政訴訟的被告不是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而是行政機關本身。在行政訴訟中,行政主體始終作為被告,這是行政訴訟的一大特點。根據行政訴訟法和最高院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行政主體作被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作被告。
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主體作被告主要有以下幾類:(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2)「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當事人對原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以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值得注意的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與非行政機關共同署名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以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為被告,非行政機關不能作被告。
2、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作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起訴前,先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復議或選擇了先行復議,而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即視為復議機關作出了新的具體行政行為,所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時,就必須以該復議機關為被告。
什麼情形屬於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呢?一般說來,(1)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2)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所適用的法律、法規或者規定;(3)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結果,即撤銷、部分撤銷或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在這三類情況下,即視為復議機關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而作出了一個新的處理決定。
此外,復議機關如在法定期間內不作復議決定的,當事人是對復議機關這種不作為的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復議機關為被告。
3、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為,該組織是被告。
有的組織原來不具有行政管理職權,但法律、法規授予了它在某一行政事務方面的管理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如認為該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應以該組織為被告提起訴訟。例如,《食品衛生法》規定:縣級以上衛生防疫站和食品衛生監督檢查所為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有權對違反食品衛生法情節嚴重的個人或組織,給予行政處罰。該衛生防疫站和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就是由法律、法規授權的這類組織。
4、委託某一組織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訴訟法25條規定:「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例如:鄉政府委託某村民委員會行使某項行政職權,該村委會按照委託的許可權作出某一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對此不服的,必須以該鄉政府為被告提起訴訟。這就是行政法上的「權利可以委託、責任不能豁免」的原則的具體體現。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機關在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的情況下,授權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或其他組織行使行政職權的,應當視為委託。當事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
5、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政機關是被告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以該行政機關為被告。但是,有的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派出機構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授權,在此時,可以比照「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直接以該內設機構或派出機構為被告。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賦予公安派出所作出警告、50元以下罰款的權力。
6、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在作出某一具體行政行為後,該行政機關被撤銷的,法律規定,由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另外,還有就是,行政機關被撤銷後,沒有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在這種情況下,應由決定撤銷原行政機關的上級行政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指定的行政機關作為被告。

6. 行政法關於被告主體資格

你說的是來正確的,勞動監源察大隊是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二級單位,它沒有行政執法權,它做出的處罰是以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名義作出的,它的行為屬於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委託執法行為,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對受委託機關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應以委託機關為被告。樓上那位純粹胡說呢,不懂不要胡扯!!

7. 街道辦事處能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么

你好,只要是在他職權范圍內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其就可以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8. 行政法中,被申請人與被告一定是同一個嗎

我不知道你說的被申請人是哪裡的被申請人,那就按我自己理解的吧,被申內請人是行政復議法容中類似於行政訴訟法的被告,但是經歷過行政復議再提起的訴訟,被告可能是復議機關一個,也可能是復議機關跟被申請人共同當被告。

熱點內容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