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上的日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行政法上的日期是否包括節假日

發布時間: 2022-06-06 02:00:50

❶ 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15日內提起行政訴訟,15日包括節假日嗎

包括節假日,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內期。

《行政訴訟法容》
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❷ 行政處罰日期是否有包含節假日

行政法規規定的日期每個法規各不相同。一般來說,十日內的一般指工作日。葯監局應該沒有超期。最好看看扣押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才能得出准確答案。

❸ 行政訴訟法中訴訟期限是三個月,其中包含節假日嗎

節假日包括在期間內,上訴期的最後一天是節假日的,上訴期順延節後第一個工作日。

❹ 行政處罰日期是否有包含節假日

第一,《行政許可法》中的期限全部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八十二條:本法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計算,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二,《行政強製法》中的期限10日以下的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六十九條:本法中十日以內期限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法定節假日。
第三,《行政復議法》中的「5」日和「7」日為工作日,依據如下:
該法第四十條第二款:本法關於行政復議期間有關「五日」、「七日」的規定是指工作日,不含節假日。
第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中只有兩個期限15日和20日都是工作日:
該條例第十八條:屬於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應當自該政府信息形成或者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予以公開。
該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行政機關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當經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構負責人同意,並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第五,其他行政法律規范中皆沒有明確是工作日還是自然日。但一般來講,3日、5日、7日這些較短期限都應當理解為工作日,因為本身時間較短,如果算自然日,趕上節假日國家機關不上班,就會使得公眾喪失期限利益,顯然是不公允的。另外《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拘留日期當然是自然日。

❺ 行政訴訟法中訴訟期限是三個月,其中包含節假日嗎

包含節假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專干問題的解釋屬》第九十七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的有關規定。」
在《行政訴訟法》中,對「時效規定中時效是否不包括法定節假日」的問題沒有具體規定,即可參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規定是第七十五條:「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即行政訴訟時效是包括法定節假日在內的,但在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❻ 行政復議的60天期限是否包括節假日和周末

包括節假日和周末。我國《行政復議法》第31條第1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60日的除外。

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由此規定可知行政復議的60天期限是包括節假日和周末的,如果不包括,法律肯定會用60個工作日的准確語言來表述,以彰顯法律的確定性。

(6)行政法上的日期是否包括節假日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的程序

行政復議程序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審理行政復議案件所遵循的步驟。它在性質上屬於行政程序。行政程序與司法程序相比,具有簡易、高效等特點。但是,行政復議作為一種行政裁判制度,又具有準司法性,所以在程序上應盡量司法化,以保證復議活動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申請與受理

(一)申請

行政復議是依申請行為。它以行政相對人主動提起為前提,即相對人不提出申請,行政復議機關不能主動管轄。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申請復議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3、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申請復議范圍。

5.屬於受理復議機關管轄。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如根據《行政復議法》第9條和第16條的規定,申請復議還須符合下列程序條件:

(1)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

(2)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復議。

(二)受理

申請人提出復議申請後,行政復議機關對復議申請進行審查。審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項:

1、申請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

2、申請是否屬於重復申請。

3、案件是否已由人民法院受理。

4、申請手續是否完備。

行政復議機關對復議申請進行審查後,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對復議申請分別作以下處理:

1、復議申請符合法定條件的,應予受理。

2、復議申請符合其他法定條件,但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受理的,應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提出。

3、復議申請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決定不予受理,並告知理由和相應的處理方式,而不能簡單地一退了之。

行政復議的審理和決定

(一)復議審理

1、審理前的准備

(1)向被申請人送達申請書副本。

(2)調查收集證據。復議機關調查收集證據有兩種方式:一是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二是向有關行政機關及其他組織和公民調取證據。

(3)更換或者追加當事人。

2、審理的內容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復議機關既有權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也有權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適當。

3、審理的方式

《行政復議法》第22條規定:"行政復議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申請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情況,聽取申請人、被申請人和第三人的意見。"由此可見,書面審理是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的基本形式。

4、審理的依據

復議機關審理復議案件只能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及上級行政機關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非立法性的規范性文件。

5、審理中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

《行政復議法》第21條規定:"行政復議期間具體行政行為不停止執行;但是,……"從而確立了復議不停止執行的制度。然而,如果毫無例外地規定復議不停止執行,將可能使違法、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得到執行而損害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因此,《行政復議法》在確立復議不停止執行原則的同時,也規定了該原則的例外:

(1)被申請人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可以依職權決定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2)復議機關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3)申請人申請停止執行,復議機關認為其要求合理;決定停止執行的。

(4)法律規定停止執行的。

6、審理的期限

《行政復議法》第31條第1款規定:"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60日的除外。

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30日。

(二)復議決定

行政復議協作會議

復議機關通過對復議案件的審理,最後要作出決定。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復議決定有以下四種:

(1)維持決定。

(2)履行決定。履行決定是指復議機關責令被申請人履行某種法定職責的決定。

(3)撤銷、變更或確認違法決定。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決定是指復議機關作出的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決定。

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議機關可以決定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

1、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濫用職權的。

5、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賠償決定。被申請人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果侵犯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申請人請求賠償,復議機關應當依照《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在作出撤銷、變更或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決定的同時,作出被申請人依法賠償。

送達與執行

(一)送達

送達的方式及期限的計算,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

(二)執行

行政復議決定生效後,雙方當事人應該自覺履行。但有時當事人由於對復議決定不滿意而不予履行,此時強制執行就成為必要,否則,行政復議的國家權威性就無從樹立。

1、被申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的。根據《行政復議法》第32條和37條的規定,當被申請人不執行或者無正當理由拖延執行行政復議決定的,作出復議決定的機關或者有關上級行政機關應當責令其限期履行。

並對被申請方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的行政處分;經責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2、申請人不履行復議決定的。當申請人不履行終局的復議決定,或者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復議決定的,則根據復議決定內容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措施:

(1)如果復議機關作出的是維持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的,則由原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如果復議機關作出的是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決定的,則由復議機關依法強制執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復議

❼ 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15日內提起行政訴訟,15日包括節假日嗎

包括節假日,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行政訴訟法》A. 行政復議後起訴 是否必須執行15天期限

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必須遵守十五日的規定。

B. 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15日內提起行政訴訟,15日包括節假日嗎

包括節假日,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行政訴訟法》
第一百零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關於期間、送達、財產保全、開庭審理、調解、中止訴訟、終結訴訟、簡易程序、執行等,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受理、審理、裁判、執行的監督,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二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C. 聽說行政復議只有15天是嗎

不是15天呀!
行政復議法第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60日得除外。

D. 申請行政復議裁決申請期限15天指工作日嗎.

往後順延、雙休日。如果期限的最後一天為法定假日的,包括法定假日,從收到的次日起計算並不是指工作日

E. 行政復議不作為如超出十五天還可以向法院訴訟嗎

您好。不可以的。根據法律規定。經過行政復議的,應當在收到行政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法院起訴。超過十五日的,法院將不再受理。

F. 不服行政復議的決定一定要在15天內上訴嗎超期怎麼辦

15天內向法院起訴,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起訴,視為放棄訴訟權利

G. 環境行政復議時效是15天還是60天怎麼有兩個說法

您好:
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內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容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

由此可知,環境行政復議時效應當為六十日。雖然環境保護法中規定的是十五天,但第一,後法優於前法,行政復議法出台時間晚,應當以它為准。二,通過立法解釋,行政復議法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群眾復議的權利,因此應當作出有利於群眾的解釋。
希望答案對您有幫助

H. 行政復議後十五日內沒有行政訴訟以後還可以訴訟嗎

可以,提起訴訟是公民的權利。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後再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當版受理,但是如果權被告方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人民法院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應當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一、《行政復議法》第十九條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後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二、對訴訟時效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

熱點內容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
律師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02 02:06:27 瀏覽:674
南京森林法院 發布:2025-02-02 01:53:24 瀏覽:99
上海市司法局的電話 發布:2025-02-02 01:49:57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