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簡述分析
『壹』 刑事訴訟法內容是怎麼樣的
法律分析:內容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貳』 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此案屬於刑事自訴案件,縣人民法院有權直接受理。
(2)自訴案件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乙父其妻作為其近親屬,有權向法院起訴。
(3)刑事訴訟中的自訴是相對於公訴而言的,它是指法律規定的享有自訴權的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訴訟。在我國,自訴案件是指法律規定的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人民法院能夠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0條及六機關《決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定,自訴案件包括以下三類: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此類案件具體包括:(1)侮辱、誹謗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3)虐待案;(4)侵佔案。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此類案件具體包括:(1)故意傷害案;(2)非法侵入住宅案;(3)侵犯通信自由案;(4)重婚案;(5)遺棄案;(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識產權案,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8)屬於《刑法》分則第四、第五章規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以及侵犯公民財產權利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對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此處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已經作出不予追究的書面決定,如不起訴決定、不予立案決定等。這類自訴案件是刑事訴訟法為解決司法實踐中老百姓告狀無門,強化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制約而新增加的公訴轉自訴案件。
提起自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否則將不被人民法院受理。
1、案件屬於自訴案件范圍。
2、案件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3、自訴人享有自訴權,也即是說,自訴人主體資格合法。根據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自訴案件原則上由被害人提起,如果被害人死亡、喪失行為能力或者因受強制、威嚇等原因不能親自告訴,由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代為告訴。當然,這種情況下,代為告訴人應當提供與被害人關系的證明和被害人不能親自告訴的原因證明。
4、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能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
5、對於公訴轉自訴案件,還應當收到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不予起訴被告人的書面決定書。
具體來說刑事自訴案件具有以下特點:
1、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不經過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2、在法院審理過程中,適用調解,原告在法院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訴。
3、被告人在自訴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提出反訴。所謂反訴,就是被告人作為被害人控告自訴人犯有與本案有聯系的犯罪行為,要求人民法院進行審判。
4、自訴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無論是作為被害人還是作為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權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對已經生效的判決或者裁定不服,有權提出申訴。
『叄』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念
法律分析:(一)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1、懲罰犯罪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賦予,保障人權是對國家刑罰權的規制。2、當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發生沖突時,犯罪控制模式往往選擇懲罰犯罪,正當程序模式則往往選擇保護人權。3、現代人權保障理念的核心是維護人的價值和尊嚴。(二)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1、實體公正是結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是過程的公正。2、關於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的觀點:(1)實體優先論。(2)並重論。(3)程序優先論。3、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終極目的都在於公正解決糾紛。4、在追求實體正義的過程中應將程序正義放在優先地位。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百九十條 審判長宣布開庭,傳被告人到庭後,應當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況:
(一)姓名、出生日期、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住址,或者被告單位的名稱、住所地、訴訟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是否受過法律處分及處分的種類、時間;
(三)是否被採取強制措施及強制措施的種類、時間; (四)收到起訴書副本的日期;有附帶民事訴訟的,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收到附帶民事起訴狀的日期。
『肆』 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解釋全文內容是:1、刑事訴訟的任務和基本原則;2、管轄、迴避、辯護與代理;3、證據、強制措施、附帶民事訴訟;4、偵查、起訴、審判;5、執行以及特別程序等。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伍』 刑事訴訟原則與刑事訴訟法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我國刑事訴訟奉行的原則如下:1、偵查、檢察、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2、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4、依靠群眾原則;5、審判公開原則;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等等。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主要訴訟階段,公、檢、法機關和訴訟參與人進行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在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刑事訴訟法學中,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往往被稱為「刑事訴訟之主義」。民國時期學者也有類似用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