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刑事訴訟法再審程序
① 刑事訴訟法再審程序的步驟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的規定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時,可以依法提出並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審判。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②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規定: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2、符合申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3、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③ 刑事案件申請再審程序
刑事再審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依法提起並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程序。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同時,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現已經生效的判決確有錯誤的時候,也可以啟動再審程序。如果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的、有證據證明判決證據真實性存疑、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話,其申訴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④ 刑事案件的再審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規定如下:
1、再審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2、原來是一審的,應當依照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
2、原來是二審的,或者是提審的,應當依照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⑤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是怎麼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規定: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2、符合申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3、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
⑥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首先進行申訴,其次作出是否受理,審理,最後重新審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⑦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是怎樣
刑事訴訟法的再審程序:先由案件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出申訴;然後由法院審查決定是否受理;決定受理的,再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最後作出相應的判決;不予受理的,則說明理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六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第二百五十八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