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的年假跨年怎麼計算公式
Ⅰ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
勞動相關法律關於「年假」規定如下:
1.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
2.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年休假的計算方法如下:
1.非當年新入職職工按照工作年限核算年休假。
2.當年新入職職工當年度年休假天數,按照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折算確定,折算後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1)首次入職員工的帶薪年休假計算方法
如果入職員工為首次工作,在職第一年在年度計算周期內無論也不能期滿12個月,故在當年不享受帶薪年假問題。
2)入職前尚未滿足連續工作12個月的計算方法
假定入職前的工作時限累計為A(同為日歷期間經歷天數),入職後在年度內剩餘日歷天數為B,則計算公式=(A+B-365)÷365天×天數系數。
3)入職前已滿足連續工作12個月的計算方法
計算公式=(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1)勞動法的年假跨年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假。對職工應休未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Ⅱ 求年假計算公式
公式一、符合休假資格的新入職工當年度年休假=(當年度剩餘日歷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
公式二、離職時年休假=(當年度已過日歷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當年度已休天數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費的月均工資÷21.75x200%x應休天數
年假指給職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2008年1月1日《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正式實施,《條例》還指出帶薪年假不包括國家法定節日等相關規定。
(2)勞動法的年假跨年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然而自勞動法公布至今國務院沒有根據勞動法該條的規定製訂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辦法。
勞動部關於印發《〈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的通知第二條對該問題作了規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在國務院沒有發布企業職工年休假規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發出的《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應繼續貫徹執行。」
Ⅲ 勞動法上年休假天數是怎麼計算的
勞動法規定年假天數按照職工累計工作的時間計算,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Ⅳ 勞動法規定年休假怎麼計算
勞動法休年假時間的規定如下: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Ⅳ 跨年的年假如何計算
按照勞動法規定,你如果2010年1月14之前沒有任何工作經歷,那你2011年1月14日之前是沒有年假的。單是如果你之前已經工作過,譬如你工作過3個月,那你從2010年10月14日就該有年假了。
年假的計算是以工齡來計算的,而不是按照在本公司服務時間計算的。
年假計算:當年度在本單位剩餘日歷天數÷365天)×5天=你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
所以你的:
(365-14)÷365
x
5
=
4.5天
Ⅵ 關於勞動法年假如何計算
年假,是國家根據勞動者工作年限和勞動繁重緊張程度每年給予的一定期專間的帶薪連續休假。屬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Ⅶ 年假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公式一、符合休假資格的新入職工當年度年休假=(當年度剩餘日歷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
公式二、離職時年休假=(當年度已過日歷天數÷365)×全年應享受天數-當年度已休天數
公式三、未安排法定年休假報酬=前12個月剔除加班費的月均工資÷21.75x200%x應休天數
年假指給職工一年一次的假期。即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凡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帶薪年休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Ⅷ 勞動法年假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法定年假的計算由國家根據不同的工種和勞動的繁重程度分別規定。年假天數為5~15天不等,年休假是法律規定的勞動者工作滿一定的工作年限後,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帶薪連續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法律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二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Ⅸ 勞動法年假時間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年休假計算: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帶薪年休假,是指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一定時間的帶薪年假。
法律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Ⅹ 勞動法年休假計算方法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524號令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專單位、有僱工的屬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一年不滿十年的,年休假五天;已滿十年不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天;已滿二十年的,年休假十五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年休假在一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拓展資料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