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強拆過程中行政法

強拆過程中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35:23

① 強拆行政程序

強拆行政程序違法權利人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申請,或者在行政復議中一並提出賠償請求;對於不賠償決定,受害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判決予以行政賠償時,賠償標准不得低於徵收補償標准;原告請求賠償依照徵收補償方案可以獲得的獎勵,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四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二)違法對財產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② 行政強拆的法定程序

法律分析:行政強拆引是指現行條例下,由開發商或拆遷公司等主體執拆遷許可證進行的強制拆遷。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三十四條 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後,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第三十七條 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第四十四條規定,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根據上述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決定後,需經過催告等程序,如當事人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行政機關才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作出後,若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才可以強制拆除。

③ 行政違法強拆怎麼追責

法律分析:行政機關強拆違法可以直接要求對方賠償或者是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要求對方承擔相關的賠償責任。直接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向相關當事人提出賠償或要求其承擔責任。在國有土地房屋徵收過程的兩個環節中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復議作為救濟途徑。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三十一條 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④ 怎樣定義強制拆除的行政處罰

強制拆除不是行政處罰,而是屬於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是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予以懲戒的行為,而行政強制是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或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或者對當事人不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強制執行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第九條
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
(三)扣押財物;
(四)凍結存款、匯款;
(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

⑤ 什麼是行政強拆

行政強拆是行政機關在認定當事人的建築屬於違建後要向房屋所有權人作出限期拆除決定、催告、再作出行政強制拆除的一種辦法。而司法強拆是被徵收人收到補償決定或是責令限期交出土地後,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
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⑥ 拆遷是否適用行政強製法

徵收土地強拆中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適用行政強製法,例如對違法建築進行強制拆除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 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⑦ 強拆行政訴訟是多久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房屋被強拆的,被強拆人提起行政訴訟的時效為作出強拆決定之日起六個月,最長不超過二十年,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⑧ 強拆違建的法律程序

法律分析:違章建築強拆的法律程序:第一步,立案;第二步,調查程序,調查人員不得少於2個人並要主動出示執法證件,在被詢問以及在簽署筆錄時要謹慎;第三步,決定程序,同時履行告知,聽取陳述、申辯;第四步,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六條

除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四條

對違法的建築物、構築物、設施等需要強制拆除的,應當由行政機關予以公告,限期當事人自行拆除。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拆除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強制拆除。

熱點內容
法治新講堂 發布:2025-02-01 19:26:37 瀏覽:156
法官法第十六條解釋 發布:2025-02-01 19:02:15 瀏覽:926
立法文案 發布:2025-02-01 18:50:31 瀏覽:232
依法治國何時提出來的 發布:2025-02-01 18:50:22 瀏覽:880
警旗司法警察 發布:2025-02-01 18:33:14 瀏覽:350
後廚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8:24:07 瀏覽:971
民法典美術 發布:2025-02-01 18:24:00 瀏覽:186
最高人民法院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1 18:23:54 瀏覽:727
浙江溫嶺律師 發布:2025-02-01 18:20:41 瀏覽:404
上海二中院姚法官 發布:2025-02-01 18:10:04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