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法定嫁期

勞動法法定嫁期

發布時間: 2022-06-08 02:44:04

Ⅰ 新勞動法規定每年有薪假期有幾天

請參見以下法規的規定:
職工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一)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於年休假天數的;

(二)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三)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四)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五)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勞動法規定一年中節假日放假天數情況

法定節假日為:
(一)元旦,放假1天
(二)春節,放假3天
(三)清明節,放假1天
(四)勞動節,放假1天
(五)端午節,放假1天
(六)中秋節,放假1天
(七)國慶節,放假3天
節日放假3天或7天,是加上周六周日的休息

Ⅲ 勞動法規定假期時間是多少天

法律分析: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Ⅳ 勞動法法定假期時間如何計算

勞動法年假時間計算: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法律依據】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
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
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Ⅳ 勞動法規定的法定節假日怎麼算

勞動法的法定日假安排如下: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
(五)端午節,放假1天;
(六)中秋節,放假1天;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據】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六條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Ⅵ 勞動法怎麼規定法定節假日

法律分析:勞動法中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分為全體公民放假節日和部分公民放假節日,全體公民放假節日為元旦一天;春節三天,分別為初一初二和初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當天放假一天;國慶節放假三天,分別為10月1號、2號和3號。部分公民放假節日為婦女節當天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Ⅶ 新勞動法規定的法定假期有哪些

勞動法不規定具體假期,法定假期是由《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的。

法定假期為以下這些:

1、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陽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部分的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3、少數民族習慣的節假日,是由各少數民族所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來規定放假日期。

4、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或者紀念日,均不做放假。

5、公民放假的假日,若恰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一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

(7)勞動法法定嫁期擴展閱讀:

工資計算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發布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後,職工全年約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有所調整。

這次調整首次應用「月計薪天數」(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來計算加班費基數,因此勞動者節假日的加班費與此前相比略有減少。

應付工資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1月10日下發《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規定,勞動者的制度工作時間(即全年總天數減去休息日及法定節假日)由此前的251天減少為250天,則每月工作日由的20.92天調整為20.83天。

該《通知》還首次提出一個「月計薪天數」的概念,用以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而俗稱的節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雙薪正是以日工資、小時工資為計算基數。

《通知》明確指出,按照《勞動法》第51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也就是說11個節假日即使不上班也應計薪,除去不計薪的104個雙休日,

月計薪天數應為(365-104)/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資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資水平。以北京市月平均工資3008元為例,則勞動者節假日加班應以138.3元為基數,發放三薪或雙薪。

計薪天數

針對節假日多一天對加班費到底有無影響的問題,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證實,「《通知》理清了一個概念,就是『月計薪天數』。加班工資應以此計算,而月計薪天數只與雙休日有關,與法定節假日無關,因此對加班費並無影響。」

因此在這個新增的「月計薪天數」的意義上,加班費確實比以前按「月工作日」算減少了,但今後無論法定節假日增加到多少天,都對加班費沒有影響。

此前有媒體稱,每年的法定節假日從往年的10天增加到11天,勞動者加班費會得到小幅增加。根據新計算方法,這種說法有誤。

「以前的演算法是錯誤的。」根據《勞動法》「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的規定,以前一直都是將法定節假日和雙休日均視為不用支付工資,365天刨除這兩塊所剩天數除以12個月,得出每月工作日,計算日工資和加班工資。

而此演算法一直與《勞動法》相悖,包括剛剛廢止的2000年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增加一天的法定節假日對於勞動者的影響僅在於,將多一天休息日按照三薪算加班待遇。

Ⅷ 勞動法規定的法定假日有哪些

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法定假日包括國際勞動節、春節、元旦、國慶節等。勞動者依法享受法定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用人單位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Ⅸ 勞動法如何規定法定節假日

法律分析:勞動法規定法定節假日為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以及其他節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法定節假日,一般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熱點內容
民法精講課 發布:2025-02-01 16:42:51 瀏覽:659
司法服務專線 發布:2025-02-01 16:42:12 瀏覽:987
聘用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1 14:23:18 瀏覽:609
江蘇勞動法立法權 發布:2025-02-01 12:09:09 瀏覽:684
新婚姻法24條廢除了嗎 發布:2025-02-01 12:01:25 瀏覽:169
河南電視台法治頻道記者 發布:2025-02-01 10:51:14 瀏覽:82
猇亭區法院 發布:2025-02-01 10:37:55 瀏覽:948
律師樓備案 發布:2025-02-01 10:37:54 瀏覽:522
巨鹿法院迫賣 發布:2025-02-01 10:36:25 瀏覽:790
童裝店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1 10:02:53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