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服務行業不放假
① 法定節日哪些行業不放假
【1】有些單位法定節日是不能放假的。
【2】按照《勞動法》第44條,
法定節日單位允許加班的,應該給勞動者三倍工資。
【3】法定節日,行業不放假的有:
1、火車站,汽車站,
飛機場等單位的勞動者必須加班。
2、還有石油,石化等企業,勞動者實行三班倒的勞動者,
法定假日不休息。
3、餐飲企業,法定假日不休息。包括跑外賣小哥。
4、商店,商場等,在法定假日更不休息。指著假日多賺顧客的錢。
5、旅遊業,法定假日也是不休息的。
② 服務行業休息如何規定
服務行業休息的規定是:一般是每天工作8個小時,超過8個小時的算加班,加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其加班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加班必須要雙方協商同意,支付加班費的具體標準是:在標准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的,應當視為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法和本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其為了完成超過合理數量的勞動定額而加班工作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③ 法定休息日為什麼服務業沒有休息也沒有加班費呢為什麼沒人管理呢
根據勞動法規定:
1月1日為法定節假日,安排加班必須支付不低於正常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並且不能採取補休的方式代替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
同時1月2、3日屬於調休,加班應支付200%日工資或另行安排補休。
你說的問題不合法,但很普遍
可去所在地的勞動局反映
能拿到工資估計工作也不好弄了``~
④ 國家對服務行業的休息規定
【法律分析】
任何單位和行政部門作出的決定都不能超越法律,而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依法享有國家法定節假日,如,勞動節、春節、國慶節等節假日。 由於工作性質不能在法定節假日休息的,應安排輪休或支付相應的加班工資。根據有關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另外,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我國傳統的農歷重陽節等其他節日,也不放假。節假日上班加班費的計算方法,法定節日工作不允許調休,按三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費,雙休日允許調休,未調休按雙倍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費,其它時間加班按一點五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⑤ 服務行業國假不放違反勞動法嗎老闆說勞動法是勞動法,公司有自己的規定,這樣對嗎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並不屬於違法行為。但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另外,如果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加班費的,用人單位行為違法,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處理 。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⑥ 最新勞動法服務行業有沒有雙休日
按現時的法律規定,勞動法沒有規定服務業有雙休日。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⑦ 服務業節假日,法定假日不放假甚至加班,後來再補假,像今年清明節假都沒補,這樣合法嗎
服務業節假日,法定假日不放假甚至加班,後來再補假,這樣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1.《勞動法》中明確指出:公司法定假日因生產、經營需要,經工會和勞動者同意,可以適當加班,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應當加倍發放工資。第四十四條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1)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2)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2)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 由此可見:勞動者在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勞動者在法定假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 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不得低於勞動者所在崗位應得的工資報酬。如果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則以本市新的最低工資標准作為基數。 4. 法定節假日 根據國務院《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07年修訂)》規定,我國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共11天:(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⑧ 餐飲行業國慶不放假違反勞動法嗎
不違法,前提是按法律規定給予你加班工資就可以了。
⑨ 服務行業國慶節不放假違法嗎
法律分析:服務行業國慶節不放假原則上是違法行為。任何企業都應該按國家規定放假,如果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按照規定依法支付工資的,則違法。有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⑩ 勞動節服務行業都不放假
對,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特殊性,但是他們會按照勞動法進行加班補貼或者調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