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實務教程
⑴ 民事訴訟程序的內容介紹
本書是美國加州大學法學院伊澤爾教授所著的優秀教材,歷經多年教學使用的錘煉,卓有成效地論述了訴訟的理論與實務。
本書主要從管轄權、具體程序、共同訴訟三大方面入手勾勒了美國民事訴訟的體系,詳細講述了訴答程序、發現程序、審理程序、上訴程序等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每一章在簡要概括背景知識後有典型的案例和詳實精彩的評析,強調了理論與實務的密切聯系。本書結構合理、科學,教師可以靈活安排講授的章節順序,因此,本書不僅是學習美國民事訴訟法的必要參考書,還是法學教育的示範教材。
⑵ 民事訴訟法課程體系是什麼
首先,民事訴訟法,是法學體系中的一門民事法學,基本解釋原則與民法學相同。民訴法學初期,民訴法的基本概念,理論體系有追隨民法學的傾向,後又逐漸分離,民訴法學欲擺脫民法學的范疇和理論,建立獨立的概念和體系,以實現訴訟法學的獨立
相對於法理學和中國法制史這樣一些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來說,民事訴訟法無疑是一門既簡單又實務的一門學科,但民事訴訟法的內容較多,因而,不太容易掌握。
其次,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課程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理論部分,包括民事訴訟的相關概念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及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等內容;
二,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包括民事訴訟的管轄、訴訟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相關規定;
三,一般案件進入一審程序,包括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當事人對一審程序不服提出上訴的,案件進入二審程序,二審程序終結以後,當事人不及時履行判決的,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如果在案件發生法律效力後認為該審判確有錯誤的,案件還可進入審判監督程序,一審、二審和執行程序是民事訴訟的主體程序,一定要注意把握。
四,有些特別的訴訟進入特殊程序;這是在一審、二審和執行程序等主體訴訟程序外的一些特殊的程序,包括特別程序(含選民資格案和非訴案件)、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這些特殊的程序也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學習的內容。
五,在對這些程序進行掌握的時候,要注意結合程序掌握與一些程序相關的知識,包括訴訟中的證據、法院在訴訟中的調解、訴訟的保障制度、訴訟的期間、送達和費用的承擔等內容。
六,最後是對一種相對特殊的訴訟程序的掌握即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相關規定。
⑶ 民事訴訟法案例
1、仍應受理。超過訴訟時效喪失的是勝訴權,而不是訴權。
2、立案之日起五專日內將起訴狀副屬本發送被告,
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人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應當在三日內告知當事人。
認真審核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3、缺席審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4、中止訴訟。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
⑷ 訴訟實務與技巧
1 管轄權異議制度之改革和完善
2 審判委員會制度及其改革
3 法院調解制度之重構
4 論民事訴訟舉證責任
5 民事訴訟審級制度之改革
6 我國執行救濟制度及其完善
7 拒絕作證制度研究
8 民事訴訟管轄制度研究
9論民事簡易程序的不足與完善
10試論我國陪審制度的完善
11論刑事訴訟中的司法獨立
12論偵查程序中的人權保障
13沉默權原則在我國的立法思考
14論辯訴交易
15論刑事訴訟中證人作證制度
16論刑事訴訟中的證據開示
17刑事證據質證制度的完善
18論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
19證明責任分配製度研究
20論民事強制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1淺論集中審理原則
22論證據開示制度的價值
23簡易程序的缺陷及完善
24辯訴交易制度的利弊分析
25羈押期限的理性設計研究
26試析司法決策個人負責制
27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制度的理性思考
28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的價值思考
29無罪推定原則的價值研究
30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思考——以公正和效率為視角
31論訴訟期間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32淺析自訴案件調解程序的功能
33淺談我國刑事檢警關系的設置
34論超期羈押
35試析普通審判程序簡易審
36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訴訟迅速原則的思考
37非法實物證據排除規則的思考
38試析沉默權的限制
39淺論監聽通訊
40論民事訴訟證據的收集
41 證據意識芻議
42民事訴訟准備程序研究
43 論舉證責任倒置
44 民事訴訟證據的合法性問題
45 論我國人事訴訟程序的構建
46 論自認制度
47 電子證據研究
48 論民事訴訟費用
49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分析
50論刑事訴訟法之一事不再理原則
51勞動教養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52刑事訴訟中的法官迴避制度改革
53辯訴交易制度研究
54律師的刑事豁免權研究
55律師在場權問題研究
56刑事強制措施的改革與完善
57被害人權利保障機制研究
58刑事訴訟的證明標准
59.刑事訴訟的證明責任
60論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61論刑事訴訟中的合意問題
62刑事證據開示制度研究
63證人經濟補償制度研究
64我國司法鑒定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65刑事政策視角下的暫緩起訴制度
66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67刑事上訴審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68死刑復核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69論審判公開制度
70無罪推定原則在我國刑事訴訟中的適用
71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72論偵查監督
73論不起訴制度
74死刑復核程序的改革與完善
75刑事執行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76未成年人犯罪的訴訟程序研究
77論偵查公開制度
78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
79公訴轉自訴研究
80起訴便宜主義研究
81刑事自訴制度研究
82論刑事程序法定原則
83論刑事訴訟法之控辯平等原則
84我國檢警關系的反思與定位
85司法審判與司法行政分離改革研究
86知識產權訴訟中的證明責任
87訴訟時效的二元價值論
以上都是被寫過的,自己挑~
⑸ 《民事訴訟法原理與實務》
1、劉丙作為女兒同樣享有繼承權,因此劉丙可作為共同原告,主張自己的繼承權專。
謝英是該訴訟屬標房產的買受人,應當作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部分訴訟參加人
⑹ 北京大學法學本科的教材有哪些
法學院本科生用教材:
一、法學院9字班版本法學緒論(入門課):沈宗靈《法理學》(不常用)
憲法學:許崇德《中國憲法》(不常用),王世傑/錢端升:<比較憲法> 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民法學(1)(總論部分、物權):馬俊駒《民法原論》(主要是上冊) 民法學(2)(合同法):崔建遠《合同法》(修訂本)
刑法學(1、2):張明楷《刑法學》 民事訴訟法學: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教程》 婚姻與繼承法學:楊大文《親屬法》、同系列的《繼承法》
中國法制史:葉孝信《中國法制史》(新編本) 知識產權法:鄭成思《知識產權法教程》 刑事訴訟法: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
商法學(1)(商法總論、公司法): 王保樹《中國商事法》(同時也是商法學2) 王保樹《中國公司法原理》等等(主要是這兩種)
外國刑法學:張明楷《外國刑法綱要》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經濟法:王保樹《經濟法原理》
國際法:Akehurst's Mordern Intro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二、法學院0字班版本(更新至2004年)1 法學緒論/法理學(高鴻鈞、王晨光,許章潤老師)
《法學緒論》使用張文顯主編的21世紀課程系列,北大/高教版。 但實際上基本不講教材。許章潤老師的《法理學》課有參考書單。 2
比較法總論(高鴻鈞老師) 《外國法制史》,由嶸編 《比較法總論》,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較法研究》,沈宗靈 3
刑法學(張明楷、黎宏、周光權老師) 張明楷《刑法學》,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黃色封皮的。 4 憲法學(王振民、程潔老師)
許崇德《憲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黃色(灰土黃色封皮) 5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田思源老師)
姜明安主編的兩本,一本是21世紀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碩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塊錢的那本。
兩本教材各有特點,似乎教師更推崇後者,因為比較新,收錄了很多新法規。 6 民法學(師資眾多,不一一列舉)
歷史上曾經使用過馬俊駒老師的《民法原論》,法律出版社九五規劃教材。 物權、債權、侵權法請往下看。 7 國際公法(李兆傑老師)
無教材,主要看講義。李兆傑老師的教材據說年內會出版。 8 國際私法(李旺老師) 李旺《國際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黃色封皮的。
9 國際經濟法(車丕照、傅廷中老師) 車丕照《國際經濟法概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 物權法(程嘯老師)
2001級使用《物權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規劃教材。
2002級是程嘯老師自編講義,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編的《物權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1 國際貿易與技術轉讓法(傅廷中老師)
王傳麗的《國際貿易法》政法大學出版社 12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鴻鈞老師)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學出版社,谷春德主編,
另有凱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為重要參考書,法律出版社。 13 債權法(崔建遠、韓世遠老師)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遠老師的《合同法》(新版是黃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韓世遠老師出的《合同法總論》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張廣興先生的《債法總論》老版本。 14 侵權行為法(程嘯老師)
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修訂版)》,政法2003 楊立新《侵權法論》(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⑺ 民事訴訟法著作推薦
1、《民事訴訟法(第二版)》
是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麗。本教材吸收和借鑒既有民事訴訟法教材編寫經驗,在內容上注重對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前沿理念和問題的介紹,以及民事訴訟法法規及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
該教材在全面系統的介紹我國民事訴訟法理基礎上,更為注重學生對民事訴訟程序規定的掌握和運用,為此在教材的體例設置上,每章分設六個部分。
2、《新民事訴訟法 》
本書由邱聯恭教授發起並組織的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參與編寫,本研究會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民訴研究會,每年集合台灣地區此領域菁英,收錄一次性發表當年研討會的重要論文,於文後註明原刊載論文的期別及年月,命名為《民事訴訟法之研討》。
該內容常列為台灣地區學術與實務研究者的指標性學術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灣民訴界實務與學界菁英作者群。歷年來有許多台灣民事訴訟領域的專家學者相繼加入,對於推動台灣民事程序法研究之進展及革新,貢獻匪淺。
本書對大陸民事訴訟領域的學術發展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並對即將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理論有一定的參考。
3、《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
《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講課時隨堂所發講義的一本書。
4、《民事訴訟法》
是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民事訴訟法》在修訂中吸收了民事訴訟法教學科研的最新成果,強調了程序法的理論,並更加突出了其教學適用性
5、《民事訴訟法》
張衛平著法律類圖書,以現行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為根據,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民事訴訟各種制度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民事訴訟法》概念清晰、准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明確,體系結構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學界最新研究成果,關注了民事訴訟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注意民事訴訟制度的實際運作。《民事訴訟法》有助於讀者正確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訴訟理論和各種制度的動作機理。
⑻ 楊榮馨的代表性成果
著作類成果
《太平天國》(合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簡明中國近代史知識手冊》(合著),中華書局1976年版;
《民事訴訟法講義》(撰稿),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民事訴訟法基本知識》(合著),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釋義》(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民事訴訟法教程》(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民事訴訟法試行問題探討》(合著),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民事訴訟法學習指導書》(主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中國民事訴訟法簡介》(獨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破產法基本知識》(合著),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民事訴訟法學》(合著),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公證與調解法律制度》,(主編及)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人民調解學概論》(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律師理論與實務》(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民事訴訟法教程》(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新民事訴訟法釋義》(主編),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中國司法大詞典》(分科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新民事訴訟法知識問答》,(主編)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
《民事訴訟法學新編》(合著),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民事訴訟法》(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民事訴訟法學》(主編),中央電大出版社1995年版;
《依法治國論》(合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仲裁法理論與適用》(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版;
《破產法及配套規定新釋新解》(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若干基本問屬》(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民事訴訟原理》(主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仲裁法學案例教程》(主編),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版;
《強制執行立法的探索與構建中國強制執行法(試擬稿)條文與釋義》(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楊榮馨法學文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專家意見稿)立法理由與立法意義》,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論文類成果
《談談民事訴訟法的中國特色》,載《政法論壇》1982年第3期;
《企業應當實行破產制度》,載《法苑》1986年第10期;
《把握機遇 迎接挑戰 進一步加強法制在改革開放中的作用》,載《經濟與法律》1992年第5期;
《論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完善》,載《政法論壇》1993年第1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執行法(專家建議稿)》即將提出》,載《政法論壇》2003年第5期;
《審執分立——修改民事訴訟法必作的大動作》,載《法學家》2004年第3期;
《標本兼治,解決「執行難」——民事強制執行法專家建議稿起草問題研究》,載《政法論壇》2004年第4期;
《《民事訴訟法》修改若干問題之探討》,載《中國司法》2005年第2期;
《構建和諧社會呼喚調解法》,載《法制日報》2005年3月3日版;
《物權流轉需要公證制度》,載《法制日報》2005年8月9日版;
《民事訴訟不能全部實行三審終審》,載《檢察日報》2005年8月15日版;
《物權法應該引入公證制度》,載《中國公證》2005年第9期;
《審執分立:改革與完善司法制度的宏觀思考》,載《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
《略論公證在建設市場信用體系中的作用》,載《法學家》2006年第2期;
《略論董必武對我國民事程序法制建設的重大貢獻》,載《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
《懸賞執行應當完善相關制度》,載《法制日報》2006年7月12日版;
《高效是強制執行的靈魂》,載《法制日報》2007年6月15日版;
《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強制執行法的制定》,載《中國社會科學學報》2009年12月17日版
《略論強制執行的檢察監督》,載《人民檢察》2007年第13期;
《董必武的法制思想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載《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
《學習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觀 推進我國的司法改革》,載《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
《民事執行檢察監督的探索與爭鳴》,載《中國檢察官》2009年第1期;
《檢察機關「應當」而不是「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進行監督》,載《人民檢察》2009年第1期;
《民事訴訟法的修改與強制執行法的制定》,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2月17日版;
《司法能動主義與我國民事司法審判的規范與創新》,載《政法論叢》2010年第6期;
《論我國民事證據收集對象》,載《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關於民事訴訟訴答程序,訴答程序的探討》,載《民事訴訟法修改重要問題研究·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11年卷)》。
⑼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實務指南》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實務指南》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FipdB6Zy1saqVhbIxdjKqQ
簡介:本書根據2015年2月4日發布並實施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編寫,對該司法解釋552條的全部內容進行逐條釋義,對其修改要點、修改理由進行重點解讀。並從司法實務的角度,對該司法解釋適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容易引起混淆和誤解的問題進行了盡可能全面和客觀的適用指引,尤其對修改條文附錄了典型案例,採用舊案新說的方式進行分析。同時將該司法解釋條文涉及到的有關的其他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條文加以鏈接。
⑽ 解答民事訴訟法
你問的問題很典型,也是民事訴訟法學界的熱點和司法實務中的難點問題。
1、農村集體組織與其組織成員之間因財產關系的糾紛屬於人民法院的手按范圍。但是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糾紛提起的訴訟,各地法院就是否受理有著不同的做法。有的地方受理之後引起大量此類案件,因此實踐中很多地方的法院乾脆不受理。
2、以事實為依據的「事實」並不是指你所說的糾紛,而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提供的證據以及法院自行調查取得的證據所能證明的事實。因此有打官司就是打證據的說法。
3、至於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圍,除了民事訴訟法第三條的規定外,很多是散見於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最高院通過司法解釋規定了一些應該受理以及不受理的案件類型。
4、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人民法院對上訴民事裁定案件,沒有開庭審理,也沒有詢問當事人而做出裁定,屬於程序上違法。對此可以向法院以及檢察院申訴,申請再審
5、農村集體組織與其組織成員之間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當然如果鎮政府主持了分配方案,並且有強制力,而你對方案不滿,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鎮政府。村委會在一般情況下不可以成為行政訴訟的被告,村委會性質上屬於村民自治組織,不是行政機關。
另外,從你的問題上看,你應該不是很懂法律,你或者你的周圍的人似乎遇到了關於農村土地徵收款分配的糾紛,最好能夠把案情貼出來,論壇上法律專家很多,你可以得到更直接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