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保護的對象
1. 勞動保護的對象是誰
什麼是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是指國家和單位為保護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立法和組織、技術措施的總稱。
從這個簡短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勞動保護的對象很明確,是保護從事勞動生產的勞動者。勞動保護的另一個涵義是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採取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來消除勞動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條件和行為,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病危害,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一門綜合性科學。
勞動保護的基本任務
1、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使不安全的、有害健康的作業安全化、無害化,使繁重的體力勞動機械化、自動化,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2、規定法定工時和休假制度,限制加班加點,保證勞動者有適當的休息時間和休假日數。
3、根據婦女勞動者生理特點,實行特殊保護。
勞動保護的內容
勞動保護不包括員工其他勞動權利和勞動報酬等方面的保護,也不包括生活中的衛生保健和傷病醫療工作。另外,在勞動過程中還有一些因素對勞動者的安全健康也有影響。例如:勞動時間過長、勞動強度過大,會造成過度疲勞,積勞成疾,並且容易發生工傷事故;女工和未成年工從事過於繁重的或有害婦女生理的勞動,也會給他們的健康造成危害。
勞動保護包括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兩個方面。
1、勞動安全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防止中毒、車禍、觸電、塌陷、爆炸、火災、墜落、機械外傷等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
2、勞動衛生是指對勞動過程中的不良勞動條件和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的防範,或者是防範職業病的發生。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事故,減少職業危害;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對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專門培訓。
2. 勞動法保護對象年齡是多少歲
法律分析: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年滿16周歲,男不超過60,女不超過50(管理崗位不超過55)為勞動合同法保護的年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五條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3. 勞動法保護對象
法律分析:勞動法保護對象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但是主要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但是對於勞動者一般是處於中國境內的行為人,因為勞動法是適用於中國境內的社會法,如果是用人單位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勞動法就要求單位必須對勞動者進行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4. 勞動法調整的對象是
法律分析:主要是勞動關系。作為勞動法調整對象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用人單位)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提供勞動報酬的社會關系。勞動關系的特點是人身性與財產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財產性和實質上的人身屬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5. 勞動法保護的對象應該偏向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
由於傳統認識上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目前的勞動合同法明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應該說是向勞動者傾斜的。
勞資雙方的博弈將長期存在,勞動法律應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6. 勞動法保護對象年齡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有關勞動對象的規定可以知道,勞動法保護的對象的最低年齡為16周歲,對於男性來說,保護的最高年齡為60周歲,對於普通女性來說,保護的最高年齡為50周歲,對於管理崗位女性來說,保護的最高年齡為55歲。需要注意的是,禁止用人單位招錄未滿十六歲的未成年人,因此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受勞動法保護。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
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7. 勞動保護的對象首先是保護什麼
勞動保護的對象首先是保護從事生產的勞動者。
勞動保護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依靠技術進步和科學管理,採取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條件和行為,防止事故和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其內容包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女工保護、未成年工保護、工作時間與休假制度。
勞動保護的目的是為勞動者創造安全、衛生、舒適的勞動工作條件,消除和預防勞動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傷亡、職業病和急性職業中毒,保障勞動者以健康的勞動力參加社會生產,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第五條 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第六條 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第七條 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8. 我國勞動法特殊保護對象是
未滿十六歲的童工,未滿十八的未成年工,因公傷殘軍人,少數民族,殘疾人,聾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任何單位都應當制定和組織保護。
勞動保護針對的是勞動法規定的勞動人民,一般是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勞動保護的對象是從事勞動的所有職工。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與用人單位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或者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職工,都是勞動保護的對象。對的對象是屬於從事勞動的所有職工,勞動者必須是要從事勞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十一條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下列事項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一)用人單位制定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情況;
(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情況;
(三)用人單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情況;
(四)用人單位遵守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的情況;
(五)用人單位遵守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的情況;
(六)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
(七)用人單位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
(八)職業介紹機構、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遵守國家有關職業介紹、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的規定的情況;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保障監察事項。
9. 勞動法適用對象
法律分析:勞動保護針對的是勞動法規定的勞動人民,一般是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勞動保護的對象是從事勞動的所有職工。只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與用人單位通過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或者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職工,都是勞動保護的對象。所以,他針對的對象是屬於從事勞動的所有職工,勞動者必須是要從事勞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