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勞動法的改制
『壹』 國有企業改制身份置換補償金分5年發放違反勞動法嗎
應該屬於經濟補償金,應該是一次性發放
勞部發〔1994〕481號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第二條 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貳』 新勞動法關於國有企業改制職工補償規定
在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是根據國家的行政政策規定給予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法內頒布後根據勞動容合同法的規定給予經濟補償金,頒布前的工齡或參照執行。
財企[2002]313號文件精神,"企業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規定標準的,按照規定執行;沒有規定標準的,按照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標准執行"。盡管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經濟補償標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其主要規定還是參考了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的有關規定。
勞部發[1994]481號文件規定的具體標准為,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員工月平均工資低於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員工月平均工資高於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或3倍以上的,可按不高於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的標准計發。企業經營者也應按照上述辦法執行。
『叄』 如果公司的規章制度跟新勞動法有沖突怎麼辦
如果公司的規章制度不是依法建立,其內容與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沖突的專,本身就是違法的,當屬然以《勞動法》為准。這樣的規章制度,勞動者可以不執行,勞動執法部門還應責令其廢止或修正。
根據《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並規定企業制定規章制度的原則:一是通過民主程序;二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三是已向勞動者公示。
(3)違背勞動法的改制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等處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決予以撤銷。
對於追索勞動報酬、養老金、醫療費以及工傷保險待遇、經濟補償金、培訓費及其他相關費用等案件,給付數額不當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變更。
『肆』 思南縣人民政府對國企改制制訂的地方政策違背了中央政策和勞動法,導致職工利益受損,職工應該怎麼辦
去當地勞動局申請,勞動局應該有個稽查大隊之類的,你把問題反映過去他們馬上就會做出反映,現在在保障員工利益這塊勞動局還是做得挺好的!
『伍』 勞動法實施後,國有企業實行內退,是否違反規定,如違反,我們又將怎樣維權.
勞動法實施後,國有企業實行內退,不違反規定。
內退,全稱「內部退養」或「內退內養」或「離崗退養」,「這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辦理了退休手續,只是在單位內部的一種近似退休待遇的辦法。
辦理內退的人員可不在單位工作,但每月可從單位領取一定數額的內退費,不過這些人的社會保險並沒有終止,而是由單位繼續在社保中心繳納,一直到到達退休年齡條件後正式辦理退休。
單位一般也對內退設置一定的年齡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內等等)。所以,這實際上是一種保留勞動關系但又無須在崗的情形,一般在國企較多,主要是對一些無法安排合適崗位但又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老員工的過渡性辦法。
(5)違背勞動法的改制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
第九條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由企業發給生活費。
已經實行退休費用統籌的地方,企業和退出工作崗位休養的職工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手續。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期間視為工齡,與其以前的工齡合並計算。
第十條職工可以申請辭職。經企業批准辭職的職工,在辦理辭職手續時,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一次性生活補助費。
『陸』 單位違反勞動法怎麼辦
1、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在最近一個勞動合同期滿,應當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是對你勞動權益的保障。
2、未繳納的社會保險,應當要求公司補繳。
3、同事被趕回去,找勞動仲裁部門處理無果,可以考慮起訴,或者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相關法條: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柒』 海爾公司改制,這樣做違反勞動法嗎
「領導要求我來們簽份個源人自願辭職申請,將以前的合同解除,再與新公司簽訂新合同。對員工沒有任何補償,在公司領導的威逼利誘下絕大部分員工都簽訂了新合同。」
這只能怪你們自己,為什麼要簽訂這樣的合同?
自己的權益不維護,還有誰能幫助你們?
這種官司是不能打贏的,自己寫個人自願辭職申請,哪來的經濟補償金?
不要相信不良律師的:這個有補償金。簡直是放P!!!!
只能跟公司調解。可以仲裁年假、保險賠償的或者加班費什麼的。
『捌』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辦,如何補償
法律分析:1、按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你可以公司拖欠加班工資及不購買社會保險為理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2、可按照勞動合同法要求賠償。3、這些公司扣押的費用,你們有證據證明的可以追討。4、平時加班的工資是1.5倍,周末加班是2倍。5、可以要求公司補買社保。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第一次入廠起算)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醫療期後和培訓後不能勝任工作)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玖』 怎麼告公司違反勞動法
想要告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需要去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由其來進行處理,也可以申請仲裁,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加班不支付加班費、剋扣員工工資的行為,都屬於違反了國家制定的勞動法的規定。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當事人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 和第四十條 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拾』 企業將工齡工資改制為崗位工資,違反勞動法嗎
關於內退的法律規定
"內退"是"在企業內部退出崗位休養"的簡稱。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內退",無論是條件還是程序,都是由相應的法規規定的。如不符合規定的條件,不履行規定的程序,用人單位無權擅自決定安排職工"內退"。因內退問題在現實中產生的許多法律糾紛,很多內退的職工或企業都很關心內退的一些法律上的規定,筆者作為勞動法方面的專業律師,經常會接觸相關的案例,現結合辦理過案件所適用的相關法律規定,對內退問題的法律依據及規定作以總結。
1、國務院1993年《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國發[1993]111號令)》第九條明確規定:「職工距退休年齡不到五年的,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可見,「內退「有三個條件即男到達55周歲、女到達50周歲以上,經本人申請,企業領導批准。
2、 勞動部對於企業職工內退同樣有明確的規定。勞部發[1994]259號《勞動部關於嚴格按照國家規定辦理職工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對距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職工...方可辦理退出工作崗位休養。...堅決制止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做法。今後對企業的此類行為要及時糾正,並嚴肅處理。勞動部的規定是對《國有企業富餘職工安置規定》的再次重申,嚴禁剝奪勞動者正當權利。勞動社會保障部(勞社發[1999]8號文)《勞動社會保障部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有同樣的規定。
3、 1992年7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這一條例名義上為「工業企業「實質上其原則適用於所有全民性質的企業,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企業化改制的原國有事業單位。因此,現在國企改革中發生的所有「內退「糾紛均應使用該條例。
從以上的法律規定及政策規章可知,執行國務院法規中的「內退「是有嚴格條件的,違反了上述法律政策規章辦理的「內退「不會受到仲裁委和法院的支持。
企業職工內退相關政策法規解析: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企業職工內退必須同時達到以下幾個法律要件方可辦理,缺一不可
1、企業富餘職工
所謂富餘職工是指企業因生產經營發生困難不能正常生產,而無法安置工作崗位的這部分職工
2、法定的內退條件
國務院1993年第111號令規定法定的內退條件是:「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國家法定退休年齡是:男60歲女55歲。法定內退條件即男55歲、女50歲
3、職工本人自願
4、企業領導同意
5、勞動部門備案
在內退程序上,除了當事人雙方的認可和協商一致,辦理大面積內退期間,應當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同意,應當在工會的監督下進行。
解讀:國家出台內退政策的目的是,達到內退條件的職工因大部分存在年老、體弱、多病的情況,考慮到這部分職工的具體情況,結合到企業減員增效發展生產的目的,針對有富餘人員情況的企業,經職工本人自願,可以辦理內退。因此國家出台了有關企業職工內退的政策規定,並強調嚴禁企業超出國務院規定辦理內退的行為。
在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中,任何涉及員工安置、分流富餘人員等廣大職工切身利益的事項,都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國有企業的改制前提是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
職工內退達5年後應該辦理正式退休結束企業內退狀態,
距法定退休5年以內或工齡滿30年以上的職工,經與企業協商一致,可實行內部退養辦法。內退期間由企業逐月為其發放生活費,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生活費標准根據企業支付能力由企業與內退人員協商確定,但最低不得低於當地下崗職工第一年的生活費標准,即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的120%。
在企業改制時,內退人員也可一次性領取生活費,企業為其一次性預繳應繳社會保險費,解除勞動關系。對改為非國有企業的,經改制前後企業協商一致,可將內退人員所需資金一次性劃撥給改制後企業,由改制後企業按月為其發生活費,繳納社會保險費。